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的湄公河(中国境内段称澜沧江)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倡议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简称GMS)经济合作机制,以加强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是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次区域合作,也是我国参与的第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国家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是我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重点对象。刘稚主编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系统介绍和研究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点、热点问题,分析和展望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对新形势下我国进一步推进次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刘稚主编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从三个层面系统介绍和研究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点、热点问题,分析和展望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对新形势下我国进一步推进次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报告”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总体层面,对次区域合作的进程和前景、中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成效与趋势以及次区域合作的相关机制进行深度分析和展望。第二部分“专题篇”按照次区域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贸易与投资、交通与通信、资源开发与环境、重点产业和非传统安全合作、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经济走廊建设等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部分“区域篇”则是从区域的层面,介绍相关各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概况、规划和政策措施,分析相关各国政局、经济、外交对次区域合作的影响。
Ⅰ 总报告
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综述与展望(1992~2010)
Ⅱ 专题篇
2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相关机制概述
3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贸易与投资合作
4 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与通信合作
5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资源开发与环保合作
6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产业合作
7 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8 大湄公河次区域非传统安全合作
9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和中国的参与
Ⅲ 区域篇
10 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进展、挑战与建议
11 云南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
12 广西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
13 柬埔寨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
14 老挝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
15 缅甸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
16 泰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
17 越南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