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在手,尽查历法知识,详解周易养生,祛病延年长寿!
一本指导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养生保健,百科全书式的万年历宝典!
《周易》是部什么书?它与《易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一提到易经八卦总联想到迷信,街头行骗的江湖术士?《周易》跟万年历又有什么关系?《周易》也能养生吗?《周易》和中医有何渊源?翻开本书,您将了解到你想要知道的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周易养生万年历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石有林 |
出版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书在手,尽查历法知识,详解周易养生,祛病延年长寿! 一本指导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养生保健,百科全书式的万年历宝典! 《周易》是部什么书?它与《易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一提到易经八卦总联想到迷信,街头行骗的江湖术士?《周易》跟万年历又有什么关系?《周易》也能养生吗?《周易》和中医有何渊源?翻开本书,您将了解到你想要知道的答案! 内容推荐 《周易》经过几千年的演绎,汇集成了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从最初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发展到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周易》中的阴阳八卦理论也被应用到历法之中,人们根据五行理论来推测未来的吉凶变化,从而指导自己的活动。《周易》更是一部指导人们养生的理想用书,中国历代名医大多同时也是易学大师,他们很多时候都用《周易》理论指导施药,医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扁鹊、张仲景、华佗都同时是易学大师,药王孙思邈总结一生行医经历时发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结论。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可解决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困难。不要再相信街头路边的算命先生,他们其实不懂周易,只是拿着易经八卦的招牌来蒙人钱财,读完本书也许您比他们更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周易》。 目录 第一部分 《周易》和历法 一、《周易》中的天文天象 1.宇宙的形成 2.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3.朔望两弦 4.太阳与太阴 5.日食和月食 二、《周易》中的五行八卦 1.阴阳学说 2.阴阳对立与互生 3.阴阳消长与互转 4.五行特性 5.五行与中医 6.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7.五行与季节、时辰 8.《易经》与八卦 9.八卦与方位 10.六十四卦 11.八卦中原始崇拜 12.八卦与身体卦象 13.八卦与饮食 14.八卦与心理健康 15.八卦与数学 16.八卦与人体气血 17.八卦与人体脏腑 18.八卦与经络 三、《周易》中的阴历阳历 1.阴历的由来 2.阳历的计算 3.阴阳合历 4.四季的划分 5.时辰的算法 6.闰月与闰年 7.正月与腊月 8.三伏与数九 9.年月日的来历 10.公元、世纪、年代 11.公元元年是怎样确定的 12.星期的由来 13.漏刻、一刻钟 四、《周易》中的节气农时 1.节气的由来 2.二十四节气 3.二十四节气物候农时 4.七十二候 5.二十四番花信风 6.二十四节气农谚歌、对联 7.十二个月气象歌 五、《周易》中的天干地支 1.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2.十干配四时方位 3.十干配人体 4.十二支配十二时辰 5.十二支与四时方位 6.十二支配月建 7.十二支的相冲与相害 8.六十甲子 9.甲子纳音 10.干支怎样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11.十二生肖的由来 12.十二生肖的排序 13.出生年代与生肖对照表 第二部分 《周易》与万年历 1900~2040年历法详表 第三部分 《周易》和健康 一、医易相通 1.关于损刚益柔,抑阳益阴 2.关于顺应自然盛衰规律与中医摄生 3.关于术数与七损八益 二、医易与现代科学 1.恒动观 2.系统论 3.气化论 4.时空观 三、八卦的生命类象 1.乾卦的生命类象 2.坤卦的生命类象 3.震卦的生命类象 4.巽卦的生命类象 5.坎卦的生命类象 6.离卦的生命类象 7.艮卦的生命类象 8.兑卦的生命类象 四、六十四卦与健康 1.乾卦刚健积极 自强不息 2.坤卦 气势弘阔 安静柔顺 3.屯卦 草木萌生 烦恼艰难 4.蒙卦 幼稚蒙昧 启蒙教化 5.需卦 等待时机 忍耐克制 6.讼卦 争讼裁诀 避免争辩 7.师卦 群体集团 领导之道 8.比卦 亲比和睦 人际交往 9.小畜卦 稍事停留 蓄积能量 10.履卦 履行执礼 待人处事 11.泰卦 通泰安详 对立统一 12.否卦 闭塞否定 韬晦避难 13.同人卦 志同道合 广交朋友 14.大有卦 红日高照 健康向上 15.谦卦 廉逊虚心 发挥成就 16.豫卦 悦乐安逸 适可而止 17.随卦 顺从天时择善随和 18.蛊卦 惑乱腐败 多事多难 19.临卦 真诚亲近 把握时机 20.观卦 观察凝视 高瞻远瞩 21.噬嗑卦 细细咀嚼 咬合受阻 22.贲卦 花纹装饰 打扮化妆 23.剥卦 剥落侵蚀 剥有床象 24.复卦 往复归复 一阳来复 25.无妄卦 预期不到 顺应自然 26.大畜卦 蓄积丰硕 贮存能量 27.颐卦 咀嚼饮食 养颐之道 28.大过卦 大为过甚 极不平衡 29.习坎卦 重重险难 洪水激流 30.离卦 燃烧之物 火势盛大 31.咸卦 沟通感觉 男女相恋 32.恒卦 恒守常理 婚姻常久 33.遁卦 逃遁退后 隐退避世 34.大壮卦 阳气壮盛 非常壮大 35.晋卦 日出大地 自昭明德 36.明夷卦 韬光养晦 慎治痰伤 37.家人卦 家庭生活 居家安全 38.睽卦 睽违不合 姑嫂矛盾 39.蹇卦 行动不便 遇险而止 40.解卦 物情舒缓 不可懈怠 41.损卦 减损克制 惩忿窒欲 42.益卦 增多受益 补益身体 43.央卦 快乐高兴 心情舒畅 44.始卦 意外邂逅 男女婚媾 45.萃卦 众人妄聚 谨防意外 46.升卦 伸展上升 顺势发展 47.困卦 穷困压抑 妨碍伸展 48.井卦 井田水井 木桶汲水 49.革卦 皮革加工 改革变革 50.鼎卦 烹饪器具 三足鼎立 51.震卦 惊雷威震 雷声相继 52.艮卦 动静有常 抑止邪欲 53.渐卦 缓慢前进 循序渐进 54.归妹卦 少女出嫁 老少畸恋 55.丰卦 丰美硕大 丰不忘衰 56.旅卦 旅游羁旅 旅行之道 57.巽卦 两风相重 知风则健 58.兑卦 快乐笑谈 欣悦喜乐 59.涣卦 风吹水动 流水冲洗 60.节卦 节制控制 自我调节 61.中孚卦 心怀诚信 至诚为本 62.小过卦 稍有过失 防微杜渐 63.既济卦 事已成功 忧患意识 64.未济卦 事未成功 审慎进取 五、临床八卦诊法 1.面部形色八卦诊的临床应用 2.身形八卦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3.舌象八卦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4.目形八卦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5.手掌八卦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6.脉形八卦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六、药物八卦治法 1.药物的八卦归类 2.太极混元治病法 3.太乙八卦治病法 4.乾元治病法 5.坤元治疗法 6.乾坤两仪治病法 7.坎离水火既济治病法 8.山泽通气治病法 9.龙雷震巽治病法 10.清离定巽治病法 11.重卦治病法 七、《伤寒论》与《周易》汇通 1.《伤寒论》中的易道观 2.《伤寒论》体现了《周易》六爻象 3.《伤寒论》中的《易经》思想 试读章节 1.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具有相关性,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即相关的基础上的。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如:以天而言,则昼为阳,夜为阴。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阴阳还具有普遍性,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如:水与火、动与静。 阴阳学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就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划分 人体所有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可以划分为阴阳两部分。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病,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若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即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总之,人体组织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对立统一。 (2)人体生理功能的阴阳统一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物质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3)人体病理变化的阴阳失调 疾病发生是因“阴阳失调”。如“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等病症,并且病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4)疾病诊断的阴阳属性 中医在诊治时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病情,如以色泽、声音、呼吸、气息来分辨阴阳,还可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寸为阳,尺为阴,浮大洪泽为阳,沉小细涩为阴等。在辩证方面,阴阳是八纲辩证的总纲。在临床中首先要分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大到整个病证,小到一个脉证;同样外科分类、诊断也可用阴阳来分:如疖、痛、丹毒、脓肿等多为阳证,感染性结核、肿瘤等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隐痛等阴证。总之,疾病的诊断要以分辨阴阳为首务,只有掌握阴阳的属性,才能在临床中正确运用。 (5)疾病治疗的阴阳调整 中医认为,治疗疾病时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阴阳偏胜的邪气有余之实证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阳胜则热,宜用寒药制其阳,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则泻热,阴盛者湿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回归于平衡的正常状态。 治疗使用药物时,要归纳药物的主要性能。药物的性能主要依据其气(性)味和升降沉浮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学沉,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主要指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 2.阴阳对立与互生 阴阳对立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表现出阴强则阳弱、阳胜则阴退的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这就是阴阳互根。 P6-7 序言 《周易》是部什么书?它与《易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一提到易经八卦总联想到迷信,街头行骗的江湖术士?《周易》跟万年历又有什么关系?《周易》也能养生吗?《周易》和中医有何渊源?为什么最近又很多用《周易》预测疾病、诊断疾病,甚至立卦开方的说法,可信吗? 要想揭开谜底,我们就要刨根问底,《周易》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我们要谈到《易经》,传说《易经》是人类祖先英雄伏羲所创,伏羲为帮助人们认识天文地理,了解气候变化,以利耕种收获,推演出八卦,其实是假托名人,真正的作者是集人民大众思想的无名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把对宇宙、人生、世事变化的规律总结汇集于该书,内容不断充实,但有些杂乱。到商朝末期,殷纣王囚周文王于羡里,文王将自己多年对《易经》的认识和知识的积累重新归纳、整理、总结,进行分类,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为纪念周文王的贡献,后人把《易经》又称为《周易》。到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又对这部书产生的极大的兴趣,穷其后半生之经历对该书编撰整理,成语“韦编三绝”讲的就是孔子勤读《易经》,编撰《易经》的故事,孔子在原书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内容。 《周易》中有许多关于气象和历法的记录和论述,据初步统计,专门论及气象方面的信息,达二十四卦之多。如“坤卦”:“履霜,坚冰至。”“鼎卦”:“方雨亏悔,终吉。”《丰·象》:“雷电皆至,丰。”“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震卦”:“震来■■,笑言哑哑。”当时的古人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了解天地和气候的变化,借此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古人用《周易》指导生活与农事,从而形成了最初的历法。万年历就是在《周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当时的历法以八卦与五行相配合,将天干、地支纳入《易经》八卦体系,并以此来计年、计月、计日。以十二支配五行,形成一个新的属性和方位图。并以十二地支来计算月份和时间。所以我国有十二节令,并根据这十二节令指导农时。历法还将四季进行了划分,配合相应的农事活动。此外,《周易》中的阴阳八卦理论也被应用到历法之中,人们根据五行理论来推测未来的吉凶变化,从而指导自己的活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民俗活动,都和《周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今我们随口说出的“否极泰来”“阴阳怪气”等成语,其实都来自《周易》中的八卦理论。 《周易》经过几千年的演绎,汇集成了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从最初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发展到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结婚时都爱挑一个吉日,这也是《周易》对生活影响的体现,可见《周易》早已成为深入人们心底的一种心理诉求,只要人们还有追求吉祥美好的心愿,《周易》就仍然有其长久的影响。用《周易》理论来重新诠释万年历,对于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让《周易》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窗口。据说数学就是从《周易》中推演出来的,历法的产生离不开《周易》的推演。中医的产生与《周易》更是密不可分,医易同源,中国历代名医大多同时也是易学大师,他们很多时候都用《周易》理论指导施药,医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扁鹊、张仲景、华佗都同时是易学大师,药王孙思邈总结一生行医经历时发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结论。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的代表巨著《本草纲目》中蕴含着极深的易理,很多中草药的运用,都是以易理辩证施治。 在当今社会里,《周易》更是得以深度的推广和运用。著名学府之一——清华大学就是以《周易》八卦的第一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校训来号召学众。还有很多高校把《周易》知识作为哲学课与同学研究。现代的周易大师邵伟华、张延生先生均能以病人的衣着、声音、外貌而立卦断病。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杨力教授更是以自己的力作《周易与中医学》而名动天下,不仅获得国际金奖的声誉,同时也引起了海内外同胞的对《周易》的重视和研究。近来栾加芹博士著的《打开疾病黑盒子》与《用易经开方》两部畅销著作揭秘患者出生日期和疾病个性的奇妙联系,笔者也曾在周易治病的临床第一线工作长达30年之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是把六爻卦的组卦方式加以改造了创新,以病人的出生日期和求治时间来立卦断病,其准确率在90%以上。1997年曾在郑州举办的“国际周易与中医”学术交流会上发表的题为《六爻卦在医学上的实际价值》论文,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巨大轰动,并获二等奖。 《周易》也是一部指导人们养生的理想用书,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可解决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困难。不要再相信街头路边的算命先生,他们其实不懂周易,只是拿着易经八卦的招牌来蒙人钱财,读完本书也许您比他们更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周易》。 本书内容丰富有趣,一书在手,让您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文历法、阴阳八卦、天干地支、节气农时、养生保健等多方面的知识,希望本书能为您的生活带来便利。 编者 2009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