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海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
为什么英帕尔会战被评价为“日本历史上在陆战中遭到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为什么“胜利”之后笼罩在日本大本营陆、海军部高官头上的却是凝重的阴云?为什么栗田舰队遭受重大损失后抵达莱特湾却突然调头北上让种种努力付之东流?本书将为您揭晓战争疑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莱特湾大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张越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莱特湾海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 为什么英帕尔会战被评价为“日本历史上在陆战中遭到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为什么“胜利”之后笼罩在日本大本营陆、海军部高官头上的却是凝重的阴云?为什么栗田舰队遭受重大损失后抵达莱特湾却突然调头北上让种种努力付之东流?本书将为您揭晓战争疑云。 内容推荐 莱特湾大海战——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 1944年10月10日,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揭开序幕。进攻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开始在新几内亚集结。盟军的岸基航空兵从新几内亚、比特岛、摩罗泰岛等地的机场起飞,空袭日军在南方的航空兵基地。哈尔西率领第三舰队的航母编队长驱北上,压制日军在北方的奄美大岛、冲绳岛、久米岛、宫古岛等地的航空兵基地…… 目录 第一章 日本陆战大惨败 1.不能遗忘的战役——英帕尔战役 2.惨烈的战斗,日军攻击 3.科希马之战,胜利的曙光 4.战役的结局,日军陆战惨败 第二章 战争方向 1.1944年的战局 2.来自美军的空袭,“第二个珍珠港胜利” 3.“谎言”的背后 4.日军的计划——“捷”号作战 第三章 登陆莱特岛 1.麦克阿瑟与莱特岛 2.各自的“底牌” 3.莱特岛的战斗 4.战场转移!即将开始的大海战 第四章 “大海战” 1.开始!锡布延海海战 2.重创日军,美国飞机的反击 3.夜战苏里高海峡 4.圣贝纳迪诺海峡,美军护航航空母舰的苦战 第五章 莱特湾最后的战火 1.栗田健男的“退场” 2.恩加诺角海面之战,哈尔西将军的决定 3.日本“神风”特攻队 4.无法挽回的结局 试读章节 1.不能遗忘的战役——英帕尔战役 日本天皇手下的一名顾问于1944年6月15日得到塞班岛遭到攻击的消息后发出了这样的惊呼:“我们完了!” 在太平洋上所发生的一系列日军战败事仵,终于使头脑过度发热的日本人有所冷静。他们认识到自己不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了。日本领导者们的“智慧”也开始受到了怀疑。 自从中途岛一役战败以后,美国人开始在太平洋上占据了上风。随着日军失去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他们在北面的阿留申群岛的前哨阵地也不得不放弃。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己被美军占领。太平洋中部,由于在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的失败,日本在中太平洋防线已全面崩溃。 就在那天下午,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的B一29轰炸机从机场起飞,向日本列岛的南部岛屿九州发起第一次袭击。他们的轰炸目标是日本的钢铁生产中心八幡。美军飞机的炸弹偏离了目标,钢铁公司只遭到轻微破坏,而老百姓却遭到了重大伤亡。 一周以后,有消息称:日本联合舰队在菲律宾海战役中遭到了灾难性失败。接着,7月8日,日军在缅甸的第15军奉命放弃了“企图突破英军的英帕尔阵线”的作战,而日本的这次作战也的确是劳而无功。 英帕尔会战,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于1944年3至7月在印度英帕尔地区对英印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英帕尔是印度东部与缅甸交界地区的一座边境城市,位于吉大港(今属孟加拉)通往印度东部阿萨姆邦的交通干线上。该城周围是曼尼普尔山脉,近郊是长40英里,宽20英里的英帕尔平原。自从英军在缅甸兵败并撤退至此以后,英国人就把英帕尔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和后勤补给基地。 英帕尔平原上遍布着军营、医院、军械库、弹药库、军需库和工场以及军事基地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施,四通八达的沥青公路从基地中间穿过。此外,从1942年起就开始从原始丛林中辟建的一条宽阔的汽车公路,把英帕尔和转运军需物资的重要铁路终点站迪马普尔连接了起来。 “在英帕尔,一切井井有条,组织得相当完善,具有供未来反攻部队使用的基地所应具有的各种条件。”蒙巴顿来东南亚战区上任后,曾视察过这里并得到了这样的印象。而这也就成为了日军进攻印度首先选择英帕尔的原因。英帕尔的战略地位重要,总有一天,盟军将由此基地展开反攻。 1944年1月7日,日军大本营以“大陆指第1776号”的指令,下达了代号为“乌”号的英帕尔作战计划,企图占领英帕尔和科希马等要地,进而控制整个东印度地区。 日军担任进攻任务的是缅甸方面军第15军,由素有“小东条”之称的牟田口廉也中将指挥,辖有第15、第31和第33师团。英军驻守英帕尔和科希马等地区的是斯利姆将军指挥的第14集团军,下辖第4、第15和第33军。 1943年库尔斯克与瓜岛战役结束以后,轴心国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德国要求日军在印度发动一次大的攻势,打乱盟军的整体部署,获得一个重新扭转战局的机会,而日军大本营对此建议起初持反对态度。 因为,一些日军将领认为,如果在1942年的时候是可以轻取印度直取中东的,但当时德国却指出攻击印度会师中东会打乱德军的部署,现在,英军已经大大加强了印度方面的防御,并准备积极反攻,而日军由于太平洋前线吃紧,在缅甸的兵力有限,此时日军应该在缅甸进行防御准备,而不是出击进攻印度。所以,日军大本营起初并未理睬德军的要求。 积极主张发动这次战役的牟田口廉也中将,是日本陆军中著名的少壮派将领。在侵略缅甸初期,此人任日第18师团师团长,后因作战有功,接替饭田祥二郎中将升任日第15军军司令官。 牟田口廉也中将接任以来,极力主张进攻英帕尔,占领东印度的阿萨姆地区。他认为用大约3个师团的兵力以及足够3个星期食用的粮食轻装奇袭,可在短期内攻占英帕尔。 日军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和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考虑到后勤方面的问题,起初不大同意这一冒险计划。但是,他们架不住牟田口及其手下一批悍将的苦劝,于是便答应由南方军总司令部积极向东京大本营报请批准。 1943年底,寺内寿一大将派其副总参谋长绫部中将赴东京,提出了驻缅日军实施英帕尔作战的意见,并请大本营作出决断。 日军大本营鉴于整个太平洋战局对日本愈来愈不利,于是他们对英帕尔战役提出了令人感到疑虑的5个问题: 1.必须慎重考虑防备英印军在孟加拉湾方面和缅甸南部沿海一带的登陆作战,如果在实施“乌”号作战当中出现这种情况,能否采取相应的对策; 2.由于攻占了英帕尔平原,结果是否还需要增加兵力、是否会给防卫缅甸带来不利的后果; 3.我空军兵力处于极端劣势,对完成地面作战有无妨碍; 4.补给能否跟得上: 5.第15军的作战设想是否坚实可靠。 提出了这些问题之后,日军大本营向绫部中将征求了意见。 绫部与牟田口廉也中将同属少壮派将领,俩人私交也一直不错。绫部这次赴东京前,专程由南方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新加坡飞抵缅甸。牟田口廉也中将在曼德勒为他饯行,拜托他一定完成好晋京的使命。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