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力推荐《女心理师》作者的又一力作!
她出生于新疆,曾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她就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她的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本书收录了她的经典中篇小说,包括《藏红花》、《女人之约》和《君子于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女人之约(毕淑敏精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毕淑敏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鼎力推荐《女心理师》作者的又一力作! 她出生于新疆,曾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她就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她的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本书收录了她的经典中篇小说,包括《藏红花》、《女人之约》和《君子于役》。 内容推荐 她出生于新疆,曾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她就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她的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本书收录了毕淑敏的经典中篇小说,包括《藏红花》、《女人之约》和《君子于役》。 目录 藏红花 藏红花 翻浆 悠长的铃声 苹果核 精品水 走过来 女人之约 女人之约 赶考的女人 妈妈福尔摩斯 硕士今天答辩 天衣无缝 君子于役 捉刀 不会变形的金刚 猫头鹰行动 跳级 梦坊 紫色人形 斜视 编后记 让快乐滋养我们的心 试读章节 未定国界在图纸上,是空心的断续的点,和已定国界坚定明晰的黑线不同,含着模糊的历史和隐蔽的硝烟。班长高羔子和战士田久麦,走在高原上这条虚拟的线中,积雪被军大衣的下摆扫出竹枝样的印痕。 那边是那个国家。这边是这个国家。田久麦入伍一年,刚从机关卫生科下到哨所,这是第一次巡逻。他问高羔子:“你见……过吗?”缺氧好像一块白毛巾,把他的话堵得断断续续。 “谁?野牦牛?獭兔?人?”高羔子问,明显地带着对田久麦的嘲笑。高羔子身板瘦小,眼睛、鼻子和耳朵等附件,也都是小小的,很节省皮肤。 田久麦不好意思地说:“他们。”他本想把头扭向山峦的那一边,以姿势助说话,但厚厚的衣领和笨重的羊剪绒皮帽子使他的脖颈转动困难,只能让眼光从雪镜的一侧射出去。高羔子不屑地说:“几次吧。他们人也不多。这么长的线,他走,咱也走。就像林子里的两条蛇,不容易撞到的。” 高羔子是南方人,所以说蛇。田久麦从来没有见过蛇,家乡的土壤燥得像香灰。田久麦以为当上兵,就可以看到蛇这样的新鲜东西,到了这里,却连蚯蚓都看不到了。冰天雪地里谈蛇,让人有一种滑腻的温热感。田久麦原以为,一条蛇是很容易碰到另一条蛇的。班长为什么这么说?可能每一条蛇都有自己的领地,从不乱窜。 田久麦说:“见到了,会怎样?” 高羔子说:“就像没见到一样。” 田久麦有些憧憬,说:“会挥手吗?”田久麦记得小时看过一个电影,边防军人在国境上遇到了,会有这种举动。 高羔子让田久麦在前边开道,田久麦瞠起的雪雾呛进了他的喉咙。他吐着雪沫子说:“挥手?从来没有过。要挥,也是左手。右手一直扣在板机上。” 田久麦感觉到了高羔子对自己的不客气。但是高羔子的军龄长,这是军中辈分,爷爷对孙子说话,怎么都有理。再说田久麦是从机关下来的,这更矮了一头。军队是最讲究资历的。现在最高指示都说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新来的机关兵田久麦当然应该吃点苦头了。高羔子这样想着,就把自己的干粮袋取下来,对田久麦说:“给你。” 田久麦以为班长怕自己的干粮不够吃,感激地说:“我……有。你留着……” 高羔子说:“美的你!背着。” 田久麦明白了,这是班长要考验自己,就乖乖地把高羔子的干粮袋背到了自己的身上。干粮袋一上肩,田久麦就想到了老娘说过的一句话——布不加丝,面不加枣。那时他小,趴着炕沿问老娘,干吗面不加枣呢?加上枣多好吃啊。 老娘说,面一加了枣,面就发大了,锅里就蒸不下了。一幅布,加上一根丝,看着没多少,布可就宽多了。 这和田久麦此刻有什么关系呢?田久麦不知道。田久麦知道的是,干粮袋把肩膀压下去了二指深。隔着绒衣、棉衣和皮大衣,田久麦清楚地感受到了每一颗米粒的棱角。 田久麦很生自己的气。班长让自己背着他的干粮袋,这是班长信任自己。要是不信任自己,你想背还不让你背呢。要知道,干粮是军人的生命线啊。田久麦这样对自己说完,他的头脑就通了,但是他的肩膀不通。田久麦便不再理会自己的肩膀,故意看周围的风景。 巡逻路线沿着山谷行进。山谷里壅满了雪,山顶上的雪忍受不了那里的孤寂,自愿地钻进风的行囊,迁徒到了谷底。太阳在半天空,迸射出的每一根光线都蓬松粗壮,绞结成巨大的白色链条,由于雪原的渗入和折射,凝成了炫目的光墙,遮天蔽日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如果你胆敢直视高原正午的阳光,它就毫不留情地把你的双目变成紫蓝色的洞穴。拐过山口,积雪已经没腰,两个行走的边防哨兵,像两只笨拙的牦牛,把倾斜的雪原犁出深壕。田久麦走在前,高羔子轻松地跟在田久麦身后,如同在一条小胡同里散步。 高羔子很愉快,愉快的结果就是他觉得热了。在高原上感觉到热,是一种很罕有的幸福。为了充分享受这种幸福,高羔子对田久麦说:“停下。” 田久麦没有听见,还在往前走。因为吃力,他把所有的血液和氧气都逼到自己的双腿和肩膀上了,这样他的耳朵就因为没有氧气的支持变聋。当高羔子第三次不耐烦地大叫时,田久麦才停了下来。他不是听见了高羔子的命令,而是感觉到了。高羔子的喊叫震动了高原稀薄的空气,空气把震动传达给了田久麦,田久麦就困难地回过头来。 高羔子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卷成一个婴儿的模样,对田久麦说:“拿着!” 田久麦这一次很快明白了班长的不怀好意,他默默地接过了高羔子的大衣。现在,他有两件大衣,这在严寒的午夜当然是绝好的事情了,可现在是高原的正午。一种短暂而强烈的炎热炙烤着雪原,让人有不可思议的燃烧之感。田久麦默不做声地把身上的武器和干粮袋、红十字箱等物品堆积在地上,然后也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他也变得和高羔子一样的轻捷利落了。高羔子有些惊奇,这个新兵,难道敢不服安排吗? 田久麦把高羔子的大衣内外倒转,将挂着一缕缕污浊羊毛串的里子翻在外面。大衣比田久麦的身躯要小很多,但毕竟是大衣,翻转过来之后就有余地,田久麦接着把自己塞了进去,可惜袖子很短,只到田久麦胳膊肘下方。田久麦接着把自己的装备一件件披挂起来。想象中,一个人穿着两件皮大衣是很狼狈的事情,但田久麦把它们搭配得很好,羊毛相搓,并没有占据更多的体积。 臃肿的田久麦步履蹒跚,好像一块有犄角的军绿色岩石。高羔子在田久麦身后跳跃前行,如同灵敏的猴子。高羔子大声问:“听说机关来了野战医院的医疗队?” “嗯啊。”田久麦短促地回答。 “听说有女的?”高羔子更大声音问。 “嗯。”田久麦更短促地回答。 高羔子不满足,这样重要的问题,怎么能如此草率地就回答完了? 可他不能批评田久麦,他找不到理由。如果田久麦一不高兴,拒绝回答他以后的问题,他就亏大了。从机关下来的人,在一段时间内会很受欢迎,新鲜的消息是他们的财产。 “几个?”高羔子问。 田久麦知道高羔子问的是什么,可他故意说:“10个。” 高羔子惊得一下冲开了雪障,从田久麦身后跳到了田久麦身前,兴奋地说:“那么多?” 田久麦说:“是啊。队长副队长主任副主任……” 高羔子狐疑地说:“都是女的?” 田久麦一脸无辜地说:“不是啊。只有护士是女的。” 高羔子咬牙切齿地说:“好。你耍我。” 田久麦知道自己惹了祸,赶快说:“我没。3个女的。” 高羔子憋住气,他要把这个新兵知道的东西都诈出来之后,再慢慢地收拾他。高羔子假装不在意地说:“你小子,总跟她们说话吧?” 田久麦很谨慎地回答:“没。轮不上我。” 高羔子仿佛随口问道:“怎么样?” 这一次,田久麦是真的吃不准班长问的是什么了。他小心翼翼地问:“什么呢?” 高羔子说:“长得?” 田久麦很快回答道:“差不多。” 高羔子不满足地说:“怎么能差不多?这山和那山都不一样,更何况人?” 田久麦调整了一下背上的干粮袋和红十字箱的位置,绕过一道雪棱,说:“她们都长得差不多。” 高羔子叹了口气。看来这个娃子真是不通人事,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了。太阳在两道雪峰之间疾速移动着光芒,高原上的正午非常短暂,有一些薄冰融化了,挂在山腰,形成轻云。也许是由于缺氧,田久麦的大脑一下子短路,微蓝色的雪雾……田久麦想到了小柔。 小柔住在落梳庄。传说王母娘娘正梳头呢,梳子的齿突然断了,王母娘娘生气了,把梳子丢到大地上。梳子是黄杨木的。落地之后,杨也没了,木也没了,只剩下黄。黄的土梁,一道道的,朝天龇着,那是断了齿的梳子。断梳子的缝隙里,埋藏着低矮的窑洞,这就是小柔的家了。 小柔是个乖女子,身条也像梳齿似的,细弱而笔直。小柔和田久麦同在远处的大村上学,要在梳脊上走很远的山路。小柔和田久麦就这样走着,从小孩子走成了小伙子大姑娘。田久麦虽然肚里有了点墨水,可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田久麦的爹早就死了,姐姐是傻子,还有一个病老娘,谁嫁了田久麦,谁就落到沸水锅里了。虽说两人有感情,小柔也嫁不了他。小柔家死不同意,指望独生女嫁给一个城里人,他们的老年,才有靠头。小柔拗不过她家。恰在这时,征兵的来了。高原部队专门选了这里,看中的是这里的苦寒。说从这儿征的兵到了高原适应快,不会叫苦叫累。乡下人不知道高原是怎么回事,认定天下最苦的地方就是落梳庄了。只要能从落梳庄走出去,走到哪里都比落梳庄好。 小伙子踊跃报名,体检过后,脸就都垮下来。山里人营养不良,骨头是弯的,脚板是平的,口里吹的气太弱,腔子里的心跳得太快……反正啊,差不多每个人都有毛病。只有田久麦,这个从小连糖球都没吃过的苦孩子,居然各项检查都合格。这一下子惊动了山村,有适龄女子的人家,都到田久麦家走动。田久麦的疯老娘此刻也不疯了,喜滋滋地吃着各家送来的吃食。 P3-7 序言 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 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而且她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是同样的好。(总算找到了一个喜欢也学得好数学的同行了,王蒙大悦焉!)她的开始写作源起于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院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有几个作家老老实实地这样学过文学?)再说,她同时是或者更加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儿头反骨、不敬父母(而且还要审父)、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世难谐、大话爆破、呻吟颤抖,充满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独、哲人的憔悴、冲锋队员的血性暴烈或者安定医院住院病人的忧郁兼躁狂的伟人——怪物。 毕淑敏则不是这样。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而在我们国家,常常是杀人之论火爆易红,救人之论黯然无光;大而无当之文如日中天,诚实本分之作视若草芥;凶猛抡砍之风时赢喝彩,娓娓动人之章叨陪末座。一句话,乖戾之气冲击文坛久矣,恨比爱强健,斗比和勇敢,骂比分析痛快,绝望比清明时髦,狂妄比谦虚现代,乌眼鸡驱逐掉了百灵与夜莺,厮杀的呐喊遮盖了万籁,而与人为恶的文风正在取代与人为善的旧俗…… 所以就更显得毕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安静乃至循规蹈矩的难能可贵。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时刻跟随着毕淑敏的笔端。惟其冷静才能公正,惟其公正才能好心,惟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于使自己使读者使国家使社会陷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里。也许她缺少了应有的批评与憎恨,但至少无愧于、其实是远远优于那些缺少应有的爱心与好意的志士。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如《紫色人形》,如《预约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她宁愿忏悔自己的多疑与戒备太过,歌颂普通劳动者的人性(《翻浆》),而与泛恶论的诅咒与煽动迥异其趣。至于她的散文就更加明澈见底了。 她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好医生,她会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医生的身份与心术,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觉,使她成为文学圈内的一个新起的、别有特色的和谐与健康的因子。 而另外的多得多的天才作家的另一面,实在是文学界的病友。我尊敬与同情我的病友,我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有病,他们太痛苦了,他们因痛苦而益发伟大了。但同时我也赞美与感谢大夫,为了全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我祝愿在大夫与病友的比例上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失调。有病人也有医生,这才是世界,这才有各种写不完的故事。 不知道这是我的幸还是不幸,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被误解与被攻击的原因之一。我既觉得病人之可哀可叹,又觉得医生之可亲可信,特别是当我给一个比我年轻的作家作序写评的时候,我承认每一片树叶的价值。当然,我宁愿多称赞一点祥和与理性,但我也许又发放了太多的苦口的良药,真对不起。 后记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得到两次策划并编辑毕淑敏作品的机会。作为一个编辑,最大的享受和幸运在于,她享有职业给予的天时地利,能把自己爱读的、有价值的书推荐给读者,就像美食家把美食通过媒体与众人分享一样。 也许这个比喻并不贴切,因为更多的时候,你面对这些文字的时候,会觉得你是置身于生机盎然的百花园中,这里有芳香馥郁的玫瑰,有清凉坚定的芦荟,有淡雅忧伤的丁香,有平和低调的薰衣草…… 《谁是你的重要他人》《翡翠菩提》是我们最先推出的两本书,以后我们还会有更精彩的图书陆续推出。这套书的最大特色,不但在于有趣、新颖的故事性,对心灵探索的价值及给人以启迪的哲理;也不只限于它广博的知识与细致迷人的行文,它最大的功用在于——它能帮助你活得更轻松、更快乐、更聪明、更善良,更有价值。这是编辑的根本用意所在,也是她能献给读者的最大礼物。 王蒙先生对毕淑敏的才情与人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理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思维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如果我有亲戚朋友,我有孩子,我有孩子的朋友和老师,如果他们都是普通而正常的人员,我都会向他们推荐……” 20多年过去了,毕淑敏的长篇小说《红处方》《拯救乳房》《血玲珑》《昆仑殇》《女心理医生》等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关注的目光,她的散文,特别是心理散文在当今文坛更是独树一帜。 毕淑敏是在世界屋脊当兵11年,当医生20多年之后,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的。这使她的作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角与内容。特别是心理学博士课程的学习,使她的心理散文更是具有现代意识,一种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韵味和洞察万事的真知灼见洋溢在字里行间。 有人说,读毕淑敏的散文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因为她的散文有诗的灵性、美的气质。 在《造心》一文中,她这样写道: 造心的时候,可以有很多讲究和设计。 比如预埋下一处心灵的生长点,像一株植物,具有自动修复、自我养护的神奇功能。心受了创伤,它会挺身而出,引导心的休养生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心整旧如新。 比如高高竖起心灵的避雷针,以便在危急时刻,将毁灭性的灾难导入地下,耐心等待雨过天晴。 比如添加防震防爆的性能,在心灵遭受短时间高强度的残酷打击下,举重若轻,镇定地维持蓬勃稳定。 再如,她歌颂母亲的一段话: 母亲于是成了一种象征。她是低垂的五谷,她是无尽的蚕丝,她是冬天的羽毛、夏天的流萤。她是河岸的绿柳依依,她是麦田的白雪皑皑。她是永不熄灭的炉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标杆……(《当我们想家的时候》) 这些精彩如虹的排比,令人耳目一新的佳句,读后使人如饮甘泉,如啜醇醪,使我们不但领略了行文的节奏美、音乐美,更看到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女作家,立足于现实的开阔胸襟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此外,叫人过目不忘的是她独出心裁的妙喻。她的笔尖饱含琼浆玉液,在字里行间尽情挥洒,既绘声绘色又轻松幽默。 甚至她连写自己的病痛也是那样妙趣横生: 以后若干年里,疼痛像一只忠实的小狗,亦步亦趋伴随左右。陪我上高山,下平原。宠辱不惊,休戚与共……面对每年都是正常的体检单,我认为疼痛是一幅精神的海市蜃楼。但那个不计名利的家伙,不理睬书面上对它置若罔闻,以相当稳定的节奏骚扰我,兢兢业业风雨无阻。果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它也像熟练的老仆,越发殚精竭虑服务周到了。伴随症状也渐渐多了起来,好像老仆嫌自己孤单,特带了孙男弟女集体拜访……(《无胆之人》) 这些妙不可言的比喻,充溢在行文的字里行间,俯拾即是。 毕淑敏是位勤于思索、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作家。她以独特的审美经验、文化心理和思想素养,将寻常事物的真谛、将人生与命运的主旋律、将人内心深处的渴求,挖掘出来,表现出来。因此,她的散文总能给人一些新鲜的独特的东西。她驾驭自己的如椽巨笔,或写景、或状物、或言理、或抒情,如行云流水一般气象万千,鲜活又自然,一抹白云,一泓碧水,一声蝉鸣,一只彩蝶,在毕淑敏的笔下,都或浓或淡地蕴涵着温馨而又绚烂的哲理。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讲哲理有水到渠成的精妙,无令人生厌的说教,使很多人产生心灵的撞击与共鸣。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愿这些文字能给繁忙、迷茫的你以抚慰,疲惫无助的你以力量,紧张、自卑的你以信心,孤独、苦闷的你以快乐! 亲爱的读者,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但五味杂陈就是生活。但愿我们都能携一颗宽容快乐的心上路,去把握生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于胭梅 2008年12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时刻跟随着毕淑敏的笔端…… 它减轻你的痛苦,它开阔你的心胸…… 她竭力教给你活得好一点,快乐一点, 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 ——王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