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既源于《资本论》这个源头,又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发展。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最集中的表现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在我国保持了它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说到底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与时俱进的科学本质。这同时也是防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的根本途径。
第一部分 《资本论》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简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启示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
广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尚有待于创造”广义的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
从《资本论》研究对象视角探寻马克思的科学发展观
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论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从《资本论》的研究性质及方法论说起
第二部分 《资本论》的范畴和理论研究
价值范畴动态演化与价值定律的拓展研究
马克思企业管理理论与当代管理劳动探讨
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基本逻辑及其分析框架的一般化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考虑老年人口消费的社会再生产拓展模型研究
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和农民工工资
考虑奢侈品生产的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资本收入性质的再解析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我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见解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若干问题
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公有制理论在中国创新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意义
经济人假设的复归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架构下的职业安全规制问题研究
正确处理官民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农民失地”问题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的几个视角
土地资本化条件下我国土地制度选择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基础
自然资源价值辨析——兼评劳动价值论不能说明自然资源价值说
不可再生资源定价机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集群经济竞争力的源泉:马克思企业演化理论视角
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一个历史视角的分析
第四部分 《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
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和亟待改进的思考
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发展问题——再谈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根本改进《资本论》的教学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重新学习《资本论》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亟待解决
的若干问题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