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博礼仪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徐波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不重视礼仪的,任何一种文化或社会都会形成相关严格的礼仪标准。这些礼仪标准既是一种生活艺术,又是一个文明人在当今社会安身立命的重要前提,是一种存在的方式。

本书旨在通过介绍一些举止言行的世博礼仪知识,使我们对国际上通行的公共礼仪有所了解,从而将这些公共礼仪自觉地运用到世博会的外事接待中。

内容推荐

礼仪不是小事情,因为人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懂不懂得礼仪往往是使得对方形成自己是否受到尊重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根据。如果对方感到受到尊重,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反之则会出现很多麻烦。

读者们通过阅读《世博礼仪》一书,一定会增长有关礼仪方面的知识,不仅会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更好地尽到东道主的义务,而且会提高个人的素养,这对于读者本人、读者未来的事业以及国家和世界都是有好处的。

目录

礼仪,让生活更美好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第一章 礼仪是一种存在方式

 第一节 举止

一、如何打招呼

二、如何称呼

三、如何握手

四、如何拥抱和亲吻

五、如何递名片

六、如何行走

七、如何入座

 第二节 言谈

一、如何介绍

二、如何交谈

三、如何掌握说话艺术

四、如何学会在外事场合致辞

 第三节 如何着装

一、外事着装的要领

二、穿西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要搞清楚与着装有关的几组关系

四、与着装相关的装饰

 第四节 如何使用香水

一、有关香水的分类

二、使用香水的礼仪

三、香水的使用方法

 第五节 如何赠礼

一、礼品的选择

二、如何赠礼

三、如何受礼

四、要适当了解不同文化的不同馈赠常识

第二章 世博会园区内的各种礼仪

 第一节 园区参观礼仪

一、排队礼仪

二、参观展馆时的礼仪

 第二节 观看园区内各种演出的礼仪

一、观看室内演出的礼仪

二、观看巡游活动的礼仪

三、观看露天主题秀的礼仪

 第三节 园区餐厅就餐时的礼仪

一、在参展方展馆内的餐馆就餐礼仪

二、公共商业区餐饮美食街的就餐礼仪

三、食用外卖食品的礼仪

 第四节 园区工作人员日常礼宾接待

一、园区外宾接待

二、陪同外宾参观

三、邀请参展方出席组织者有关活动

 第五节 参展方馆日活动礼仪

一、迎接

二、升旗

三、出席馆日国文艺演出

四、巡馆

五、馆日活动的其他礼仪组织工作

 第六节 出席各种宴请的礼仪

一、世博会东道国欢迎午宴

二、东道国领导举行的晚宴

三、出席参展方答谢招待会

四、出席参展方展区总代表的工作餐

五、出席参展方展区总代表夫人的茶会

六、出席参展方展馆内的招待会

 第七节 园区内外事场合礼宾顺序的确定

一、参展各国展区总代表和各国驻东道国使节礼宾顺序问题

二、出席东道国馆日活动

三、出席BIE日活动

 第八节 有关论坛活动的礼仪

一、论坛的组织工作

二、论坛的礼宾顺序

 第九节 举办新闻发布会

一、事先准备

二、时机选择

三、地点落实

四、媒体邀请

 第十节 园区志愿者礼仪

一、文明礼貌的榜样

二、团结协作的楷模

三、崇高的思想境界

四、志愿者礼仪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世博礼仪进万家

 第一节 迎接礼仪

一、机场接机

二、饭店迎接

 第二节 公共场所的相关礼仪

一、乘电梯和自动扶梯的礼仪

二、乘坐汽车、公交车和地铁的礼仪

 第三节 参观游览的礼仪

一、制订参观计划

二、认真落实,抓好细节

三、注意交通安全

四、认真做好讲解工作

 第四节 家庭聚会的礼仪

一、出席外宾家宴的礼仪

二、要懂得餐桌上的礼仪

三、要了解一些外国酒文化知识

四、如何做一个有品位的宴会来宾

五、邀请外宾出席自己家宴的礼仪

六、餐桌的摆台艺术

七、注意用餐的个人卫生

八、做一位称职的主人

 第五节 参与社区各种文体活动的礼仪

一、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二、观看各种体育比赛

三、举办社区舞会

四、举办卡拉OK晚会

 第六节 邀请外宾共度中国传统节日

一、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主要节日

二、邀请外宾共度佳节

 第七节 与外宾一起喝咖啡

一、喝咖啡的礼仪

二、喝咖啡的注意事项

三、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咖啡文化知识

 第八节 加强家庭礼仪教育

一、家庭是学习世博礼仪的最好学校

二、从中国和世界的家教文化中学习礼仪知识

三、将世博礼仪教育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

第四章 如何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世博人

 第一节 如何学习礼仪知识

一、礼仪到底有没有规则

二、“对等、平衡、惯例”的外事礼仪三条“金规则

 第二节 外事礼仪的衡量尺度

一、自信、适度和舒适的三C原则

二、做到彬彬有礼的三R原则

三、做到风度翩翩的四E原则

 第三节 利用上海世博会历史契机,让我们人人成为讲礼仪的世博人

一、世博会对东道国人民的礼仪要求

二、通过世博会,让高雅的礼仪回归中国

附录 世界部分国家礼仪禁忌介绍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礼仪是一种存在方式

第一节 举止

【举止对一个人很重要,它不仅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更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属性。好的举止会给人一种风度翩翩的感觉,而不良的举止则会给人留下粗俗、没有教养的印象。】

一、如何打招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我国工作、学习、旅游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如今,在我们每个人所在的城市,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每天遇到“洋面孔”已不足为奇。

2010年上海要举办世博会,数万名国际参展方的办博人员和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将来到世博园区和上海的大街小巷。作为上海市民或在上海生活的每个中国人,与这些外国朋友在街头巷尾相遇,与他们打招呼在所难免。

读者朋友也许会问,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长辈们就让我们学习如何打招呼、称呼人。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谁都免不了要与家人、同事、邻居打招呼,难道我们还需要重新学习打招呼吗?

事实上,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中外打招呼的礼仪是不同的。比如,大多数人喜欢与熟悉的人见面打招呼,不熟悉的人之间打招呼较少,就是同住一个楼,同乘一部电梯,只要不是认识的熟人,一般就不会寒暄。在国外,人们只要碰到一起,不管认识不认识,总喜欢道声“您好”。如果对方反应积极,还可能聊上几句。

在社交活动的待人接物中,人们将打招呼看作礼仪中的首要环节,打招呼的方法正确与否将给人留下是否热情、有修养的第一印象。一般说来,在外事场合打招呼要注意的问题有:

(一)打招呼要积极主动。面对外宾朋友,不管你认识不认识,都要主动上前说一声“您好”。如果是第一次见面,还要加上一句“欢迎来到中国”的问候,如果他们是专程来参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就要加上“欢迎来到上海世博会”等问候语。要从热情的招呼中体现世博会东道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二)打招呼应该是外宾所习惯接受的方式,而不是中国式的问候语,如“您吃了没有?”,这会让外宾莫名其妙的。

(三)如果出席正式活动,要按外宾职务大小依次与他们打招呼。不按礼宾顺序的打招呼方式是不礼貌的。

(四)出席家宴时,打招呼一定要从主人开始。如果有女主人,应该首先向女主人打招呼,然后是按来宾身份高低依次打招呼。

(五)女士优先意味着在相同情况下,打招呼首先要从女性开始。但与女士打招呼时既要主动,又要彬彬有礼,掌握好分寸。对不熟悉、相互不了解的女士不能一见面就滔滔不绝,显得过分热情。

(六)向初次见面的外宾打招呼时要做自我介绍,说一些见到对方如何荣幸之类的客套话,要给人留下彬彬有礼的印象。对熟悉的老朋友打招呼时则要学会嘘寒问暖,给人一种亲近感。

二、如何称呼

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现在许多年轻人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

在北京,人们过去很长时间习惯将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时称为同志,后来又叫师傅。也有不少人喜欢按年龄叫对方大叔、大婶的,从而显得亲切和礼貌。但现在称呼对方为先生、女士则已成为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在服务性行业,人们对不熟悉的客户还喜欢称之为“老板”,仿佛只有这样称呼才能体现出对客人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尊重。有趣的是,在上海,人们对初次见面的人打招呼时喜欢叫他(她)老师,以表达对对方的敬意。然而,这种打招呼方式让上海文化以外的人感到诧异。人家明明不是教师,怎么能将老师的称呼随便安在一个陌生人身上?

的确,称呼是有许多学问的,外事场合更是如此。称呼对了,被称呼人感到舒服。称呼不对头,不伦不类、过于简单、过于亲密或言之过激都会让来宾如坐针毡。在外事场合,称呼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按官衔称呼

国外正式场合喜欢正式称谓,如总统、部长、大使等。对总统、部长、大使还可以冠之以“阁下”的称谓。但注意,是否称对方“阁下”要按国际上的习惯,例如,我们不能称呼市长为“阁下”。对是否称作“阁下”应按国际上通行的规则。

由于代表国家元首,不管其在本国的行政级别高低,大使在国际场合一律被称作“阁下”,而总领事作为外交部长的代表,在任何场合下是不能称作“阁下”的(个别大使兼总领事除外)。

此外,国际上称呼国王为陛下,亲王和王子称殿下,总理、首相、部长称阁下。港澳台地区喜欢把一些有身份的人士称之为“阁下”,这在外事交往中是不足取的。

(二)按学历和专业成就称呼

在欧美国家,教授、博士、院士等社会地位很高,称其教授、博士、院士等,对方会很爱听的。如美国尼克松总统时期的国务卿基辛格,他无疑是个叱咤风云的世界级人物,头衔很多,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人们称呼他基辛格博士。

此外,对艺术家,如导演、音乐指挥等,你也可称呼其职业,或对他们当中世界级知名者直接称“大师(Master)”。

要注意的是,西方人一般不直接将画家、音乐家、摄影师、作家的职业作为一种称呼。在这种情况下,叫先生或女士就比较妥帖。

(三)对熟悉的朋友要直唤其名

在社交场合,如果是遇到老朋友,直唤其名比较好,如保罗、马丁、彼得。如果你不这样做,一味叫官衔,会让双方感觉很不放松,拉开了交流的距离。在西方社会,小到家庭,大到企业、政府机关,熟悉的朋友之间叫名字是很正常的。中国人出席西方人家宴,发现孩子们直唤爷爷、奶奶名字感到很惊讶。殊不知,这在西方是很普遍的。

P1-4

序言

礼宾工作的新手要为徐波同志的《世博礼仪》一书作序很难,但能有机会直接服务世博会并对作者表示钦佩,我想谈点感受。

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周朝时即建立礼制,民间深受影响。春秋时期,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不学礼,无以立;礼乃天地之序也。”先贤们对国家朝政和民间都提出了礼制和以礼相待的希望。两千年来,礼在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1949年10月1日以来,中国对内对外致力于和谐、和平,丰富了本国的礼仪文化,再次赢得世界尊敬。

如果称2008年是奥运年、2009年是建国60周年和国际金融危机年,2010年可称世博年。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184天中迎接192个国家,50个国际组织的参展人员,参观者预计可达7 000万人,这将是全世界的盛会。

徐波是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和筹备者之一,在世博园向世界开启前,本书将读者率先引入世博园,引入这座最具独特魅力的城市——上海。

今年4月、8月,我两次进入世博园建设工地现场,强烈感到世博会凝聚着全世界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回赠世界人民的一份“礼”。为此,我认为《世博礼仪》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礼仪的一本导读书。

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张昆生

2009年国庆前夕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