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迷恋记(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张新颖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求甚解却还长期迷恋,这是怎么回事?这迷恋是流动的,是一个接一个的?还是,其实迷恋的就是一种东西?

本书作者对外国文学便存在这种迷恋,书中收录作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笔记集,包括王尔德、阿赫玛托娃、纳博科夫、博尔赫斯、本雅明等等他所钟爱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有所涉及。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笔记集,包括王尔德、阿赫玛托娃、纳博科夫、博尔赫斯、本雅明等等他所钟爱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有所涉及。文字感性、贴切,张弛有致,娓娓道来,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情不加掩饰地寄托在评论文字中间,绝无文学评论家惯有的陈词滥调,体现了作者丰润的写作才情和谨严的学术品质。

目录

小引

没能成为的那个人

没语中的外国文学

作家们

为什么读经典

精神领域的自主性所遭受的围困

吸毒与语言实验

《枕草子》和《徒然草》

《世纪的孩子》

请别射击钢琴师

书简与照耀内心的光

收信人

空气和天空的变化

“不可能,花儿摆得那么美……”

俄国之恋——以赛亚·伯林与安娜·阿赫玛托娃

《菲雅尔塔的春天》

托马斯·曼的几篇艺术家小说

在定名之外

打开暗室之门

土星式英雄的迷失艺术

他被阅读的大雪覆盖得异常苍白

袜子的内容与形式

反对审美化

垃圾之歌

看爸爸妈妈谈恋爱

父亲坐在黑暗中

河的第三条岸在哪里

博尔赫斯三题

生命在梦想中流逝

想像的动物

真的天方夜谭的乐趣

读斯泰因自传时的迷离之感

《纽约客》的罗斯

献给爱丽丝的挽歌

“不论我说什么,我都崇爱着她”

爱情、艳遇和世界

简单说《无知》

明信片、电影、小说

鹅妈妈童谣

打开丛林这部书

《杨柳风》

为什么凝望星空觉得美好

试读章节

汉语中的外国文学

对具体翻译作品的说三道四给人以一种假象:似乎存在着最完美的翻译,只不过现在没达到罢了。其实翻译本身即不被信任,这才是根子上的问题。人们不知道把翻译作品放在哪儿才好。比如说汉译海明威作品,当然和海明威用英语写的原文不一样,南京的小说家朱文在把海明威作为目标盯了两年之后,才恍悟道:“我所了解的海明威从某种角度说毕竟是一个汉化的海明威,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汉语作家。”

按照比较文学里的一些看法,其实存在一个叫海明威的汉语作家,只不过顶着这个名字的不只是一具身体。海明威的汉语作品是由海明威和汉语译者共同创作的——对于这一点似乎没有多大的疑问,如果不考虑变为汉语作品之前的环节,只从成为汉语作品那一刻算起,那么在进入汉语环境的程序和形式上,就和一个汉语作家写的汉语作品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比较文学会说:汉语里的外国文学,是汉语文学的一部分。

这似乎为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找好了一个位置。人们通常是把翻译文学叫做外国文学的,当这种粗略的叫法被语言的根本性差异所质疑的时候,就只好再另外找个安置的地方——大概它两边都呆不舒服。

其实处在两者的中间地带有什么不好呢?不好不过是来自一些自以为是的俗见吧。要是一个人阅读翻译作品,他就得准备应对类似这样的劝告:一种劝你干脆放弃,还是回过头来读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写成的作品吧;另一种则建议你直接去读原文。

第二种意见似乎颇有道理,这个道理已经被重复了无数遍,总而言之翻译靠不住,翻译使原作失去了很多有价值的、独特的东西,文学尤其不能翻译,诗歌尤其尤其不能翻译……如此等等。直接去读原文当然是一个好方法,但我想来仍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方法:是不是要先变成一个外国人再去读外国文学,否则怎么能确保读原文就不失去什么呢?

聪明人说,诗就是翻译过程中失去的东西。翻译过来的诗歌似乎不值一看了。我读陈敬容、冯至等翻译的里尔克的诗,仍然觉得里尔克的伟大和光辉。我找不出哪一个汉语诗人可以取代他,好使我只读来路纯正的汉诗。这个经验到的普通事实,同时也可以用来答复第一种劝告。

如果指出具体翻译的错误而不是从根本上排斥翻译,当然没有什么话好说。但“正确”的翻译却未必好,却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徐梵澄译《苏鲁支语录》,“缀言”里说:“一个译本无疵可指,处处精确,仍然可能是坏译本,不堪读。正如为人,‘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仍往往是‘乡愿’,不是‘圣人’。”

而博尔赫斯说得更彻底,他认为伟大的作品根本就不会因为翻译而失去其伟大:“具有不朽的禀斌的作品却经得起印刷错误的考验,经得起近似的译本的考验,也经得起漫不经心的阅读和不理解,它不会失去其实质精神……《堂吉诃德》在其作者死后的战斗中战胜了它的译者,并且不管这些译本多么粗制滥造,它仍然保存了下来。”

一九九七年七月八日

作家们

朋友敞开办公室书柜的门,慷慨地让我随便挑。乱七八糟的一堆,可以想见主人对它们的兴趣有多少。我表示没有中意的。朋友有些歉意。我也为自己的直率有点不好意思,就用手翻弄,不意有了惊喜的发现。我马上又说:你舍得吗?我有点利用了朋友的慷慨和歉意,他不舍得也只能舍得了,就这样我终于拥有了一册心里渴念了好久的——《卡希人像摄影选集》。

P4-7

序言

我是中文系出身,毕业后教书和研究,也一直都没脱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话就不怎么敢说了。不过,如果说到读书,那可就没有什么专业意识,兴之所至,不知道跑野马会跑到哪里去。读得最多的,大概是外国文学,在其中穿行,游荡,低徊流连,沉迷不已。一转眼,已经二十多年。有意思的是,从来没想过要变成一个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就是自足于这样一种业余的状态,这样一种长期的爱好者的状态。不求甚解而能欣然会意,不是很奇妙吗?即使这会意只是自以为是,那也无妨。

不求甚解却还长期迷恋,这是怎么回事?这迷恋是流动的,是一个接一个的?还是,其实迷恋的就是一种东西?蜻蜒点水,每一次都是触水的瞬间,即刻飞离;可是紧接着就是再一次触水,一次连着一次,一连串的点水。我小时候看蜻蜓点水,常常看很长时间,这当然首先是蜻蜒点水常常时间很长,小孩子才有的看;再就是,蜻蜒点水的风致,其实很好看的。

偶尔写点相关的文字,时间久了,也积下了这么一些;编排在一起,就叫《迷恋记》吧。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日复旦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7: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