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安的诗朴素、浑厚,有一种直击心灵的美。在他的笔下,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事物都得到恰当、巧妙的安置,放在每一个有效的位置,赋予它们饱满的形象和丰富的层次。吕德安的诗让人见了第一次就信任,似乎某种诚挚的声音在不断盘旋,他的诗温和,带着原生的魅力,仿佛能随时引领读者走进他的世界。吕德安似乎一直想表达:诗因质朴而获得天然之力,诗因诚挚而获得信任,诗应追求实质的美而非形式的美。《适得其所》是吕德安精选近十来年的满意之作,从中可见其非凡特色。
“千高原诗系”展示了中国当代诗歌一方写作的最新活力与最新创作成果,同时也部分呈现了新世纪初期中国新诗的一种纯正、典雅、内蕴与意象灵动丰富多变的诗歌审美与创作趋向。
《适得其所》是“千高原诗系”的其中一册。
《适得其所》集合了诗人吕德安的百余首力作,撑起了诗人整体的轮廓。诗人固执地认为,这部诗集“讲”出了他的观点:诗歌永远是一部分人的事情,有人读懂,有人读不懂。如果一位诗人对语言有贡献,自然会找到自己的诗歌位置。每个人、每个阶段的写作都在寻找抒情的方式,叙事也是一种抒情,一种抒情的方式
《适得其所》的某个章节,十年前曾在《大家》上正式发表,之后在全篇多次改动中,略有不同了。但对我自己而言,不仅如此,而是整首诗都面目全非了。这是一次摸索,叫我兴奋又不安。高兴是的,“刘丽安诗歌奖”的主持人刘丽安女士慷慨赞助,促使我对这首长诗做再次调整;不安的是,今后也许还需调整。不管怎样,这次是要端出来出版成书的一个机会,我衷心感谢刘丽安。这部诗集附上“纽约诗抄”——一些在纽约写的短诗,目的在于对这首“本土”的长诗,有个主题和写作风格的比较,从而表示我对诗歌创作的想法: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诗歌。而就具体的写作,我仍旧相信,一首诗的语调是一个诗人对待事物的基本态度,而如何看待诗艺——一首诗的趣味问题。同样意味着个人的现实。同样的重要。
吕德安
2008年10月28日
只有道,没圈子;只有人,没有江湖;只有诗,没有诗坛
这可能是吕德安的最好写照。
——《新京报》(名家近作——清谈吕德安)
吕德安,中国式弗洛斯特
——《时代人物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