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来自大洋彼岸的电子邮件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久英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昨天收到你的那份关于着装和品位的邮件了。你猜得很对——作为一名初中生,你对于外表的讲究程度的确让我感到吃惊。不过转念想想,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我们成长在不同的环境和年代。

就像我跟你讲过的那样,我的确很愿意尝试着去理解你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偏好名牌衣装并且追求流行款式的原因。你喜欢这些东西,是不是因为它们让你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甚至高人一等呢?如果是这样的动机的话,也没有什么怪异的。现在,在中国,不少成年人都持有这样的消费态度: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了以后,不少人都会转向炫耀性消费。比如说,我在北京和上海的高档一些的商务楼和住宅楼里,看到电梯里面播放的关于汽车电视的广告,大都会含有“尊贵”“与众不同”“品位不凡”等字眼。刚接触到这类广告词的时候,觉得有些驴头不对马嘴,转念一想,才意识到是我自己的思想出了问题:你可以试着到美国或者西欧发达国家给同样的汽车做类似的广告,看看有消费者理你么?当然没有人会理你,因为他们买车不是冲着这些东西来的。但是,那是在发达的经济体内发生的事情。在中国,汽车对于车主而言发挥着不同的功用。

如果不少成年人都这么想问题的话,那么,你作为一个孩子,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愧疚的。

不过,我仍然建议你去想想看,一个举止野蛮、谈吐粗俗、思想浮浅的亿万富翁,因为他开着一辆保时捷,你就会觉得他顷刻间化身为一个温文儒雅、思想深刻的绅士了吗?

如果你的同学朋友都以名牌衣装和追赶潮流为荣的话,那么你有类似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人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的群体中,而不是在真空中。既然如此,一个人的举止行为太过脱离群体习惯的话,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压力,甚至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我刚念本科的时候,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加上本来我的钱包就很瘪,我对穿衣打扮缺乏最起码的兴趣。衣服只要保证不要穿反了,纽扣只要保证不要扣锗了,并且,洗得干干净净的,对我来说,外表方面我就非常满足啦。后来回想起来,这种不在乎外表的行为,尽管没有让当时的我失去什么重要的机会,也没有造成什么巨大的遗憾,不过,的确是有那么一次,给我带来了一点小小的教训。

有一次课间的时候,我跑到讲台上,想和那位教我们统计学的女老师讨论一下刚才课上的一道不大明白的问题。那个女老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很奇怪地上下打量了我一遍,不屑地对我半笑道:“你知道吗,白裤子和黑上衣是不可以搭配的。你这样穿衣服,简直就像‘半吊子’。”我当时的性格非常的桀骜,远不像今天这般低调和宽容。我记得我当时马上反唇相讥道:“老师,我到这里是来求学的,不是来选美的。”当然,我为了图一时口快而付出的代价也是很明显的啦:那位女老师不高兴我的反应,自然以后也就不会再理我;我的成绩单上唯一一个八十分的烂成绩是这个老师给的。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别人跟我讲,我都很难相信。一眨眼,快十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这位老师说话时带着的那种高傲的面容和鄙夷的眼神。

这位老师做的也不是不能理解的。如果你需要打交道的对象只能够通过你的外表和衣装来衡量你的价值和能力的话,那么,理性的策略自然是去花适当的精力来打造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

你现在对衣服的口味、颜色的取舍以及潮流的把握和名牌的拥有,已经让我丝毫不用担心你会因为这些表象的东西而像我以前一样被人鄙夷。我担心的是,你目前展现出来的兴趣和能力完全有可能领导你那个小圈子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你,这些东西,对于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来说,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用来装盛一颗稀世少见的大珍珠的雅致木盒而已。这颗大珍珠可以用任何盒子来装,但是木盒的价值却取决于它里面所装的东西。

如果你想长久地做到木秀于林,华丽的衣装和漂亮的外表都无法帮你实现这一点。因为,有一天,当你随着你所生活的时代一起远去,化做遥远的过去中黯淡的一块薄云,没有人会在乎你长什么样,没有人会在乎你怎么打扮自己。如果有人能够知道你,愿意更多地了解你,那必定是因为你活着的时候曾经给这个世界留下过什么东西:瑰丽的建筑、巨大的发现、创新的产品、杰出的篇章、醒世的教诲、卓绝的才能,等等。

再昂贵的衣服,总是可以用金钱买到;再倾国的容颜,总是可以用整形得到。这样的话,这些东西来得实在太容易了——几乎每个能够挣点小钱的人都有能力给世界创造一个华丽惊人的表象。再说,一件衣服再漂亮,用不了三年,就会过时;一张面孔再迷人,用不了百年,便会化作枯骨。一个表象,无论它多么艳压群芳,它始终没有办法给你和你所在的群体带来持久的价值。

真正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持久地散发出迷人气息的,是一个人的德行和知识。这些东西,却需要你用一生朝夕不舍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P55-58

后记

凡凡(我的小外甥)的妈妈,我姐姐,比我年长八岁,在我生命中,是和我的父母一样重要的人。是她教我数第一串数字,是她教我写第一个汉字,是她给我讲第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么多年来,她在我心里,一直扮演着一个强大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话一般的角色。

我经常忍不住去想,假如不是因为姐姐,我会不会也和我的很多小学和中学时候的同学一样,在各个工厂车间和工地上颠沛流离地打着零工,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谋生。我不认为我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更聪明。相反,我自小就是一个智力上很普通的小孩——既没有惊人的天分,也没有倒霉的智障。但是,今天,我和他们走的路,看的世界,想的未来,却又有着这样的天壤之别。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勤奋、自信、自律、坚忍……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熟悉我的人几乎都会认为,能和我的品格沾上一点点边。

可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很多人看起来类似清教徒的生活方式呢?我想,那是因为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已经上大学的姐姐常常启发我去畅想未来,鼓励我去规划前程。此外,她也成功地启发了我对于知识本身和对于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

这样想来,我的那些旧时同学缺的不是智商,不是品格,而是一个这样的姐姐。可是,又有多少小孩子有机会有这样一个姐姐呢?

我欠姐姐的情,这是最大的一宗,一生难以偿还。这么多年以来,姐姐却从来不曾向我要求过什么回报。即使是很小很小的请求,她也从来不曾跟我提起过。然而,凡凡上了初中以后,我终于有机会为姐姐做一点事情了。

凡凡今年十三岁,读初二,和其他的“小皇帝”“小公主”一样,生活自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淘气,叛逆,不能吃苦,不思奋斗……这些都成了他妈妈三天两头给我发邮件的话题。

我决心给凡凡写这些邮件,因为,我相信,小姨作为过来人的某些见解,对他的成长必定会有一些帮助。依循同样的逻辑,我开始相信,发表这些电子邮件,让更多的孩子分享这。份爱,的确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真心希望它对孩子们真正有所帮助!

目录

自序

一月

 生命的意义

 天道酬勘

 学习是一种终身习惯

二月

 以史为鉴

 多找内因

 光辉的榜样

三月

 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四月

 为什么我建议你广泛地阅读

 为什么我建议你把英语学好

 为什么我建议你不要过分看重外表

五月

 为什么我建议你考虑到北美读大学

 为什么要进入一流大学

 我的朋友蔷薇

六月

 关于锻炼身体

 关于课外实践

 关于英语学习的一点经验

七月

 保持一颗开放的心

 不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同学的尺度

 趁着年轻,看一看海外风光

八月

 积累型的娱乐和放松

 关于零散时间的利用

 关于周末睡懒觉

九月

 胸怀远大的抱负

 选择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和职业

 承受屈辱的能力

 用理性指导生活

十月

 制订短期的生活计划

 训练自己的意志力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十一月

 大卫·罗默二三事

 海因里希·施里曼的故事

 我所知道的肯·索科洛夫

十二月

 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失败

 在困境中历练和成长

 做事要有恒心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终点也是起点

后记

序言

这本小集子里收录的大部分文章来自过去一年我给我的小外甥写的电子邮件。

我的小外甥十三岁,贪玩,学习成绩一般,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心情好的时候,对他父母的话全当耳边风,吹过就算了;心情不好的时候,振振有词地反顶几句回去,他妈妈血压立马升到一百八。

全家人里面,只有我的话对他还稍微有一点点正面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能来自于某些客观事实(比如说,我的学历略微高一些,我到过的地方稍稍多一些,我给他讲的海外的故事或许更有趣一些),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像他外公一样溺爱他,总是忍不住给他买任何他感兴趣的洋货。哪一种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我不是很清楚。

应她母亲,也就是我姐姐的恳求,我决定要开始“滥用”自己的这种影响力,希望能够在这个孩子进入社会以前,给他的思想体系中灌输一些最基本的“自强”意识:比如说自我奋斗、锲而不舍、越挫越勇、豁达宽容、爱惜时间等等。我一向认为,一个人怎么做,取决于他怎么想。所以,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应该先改变他的观念。因此,在过去一年,我尽量每个周五晚上抽点时间给我的小外甥写一份电子邮件,主要是期望帮助他的父母向他疏导一些我们认为“好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现在这一工作基本上告一段落。我在一系列正面反馈中方才意识到,如果把这些邮件内容整理出版了,也许对更多的孩子会有一点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因为我自己的思想也还处于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中。书中所表达的只是我过去一年写这些邮件的时候我对某些事物和某些话题的个别看法。这些认识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部分对的,还有可能是荒谬的。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们带着批判的态度去阅读这本小书。

谨以此书,献给全天下望子成龙的家长,以及对人生、对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孩子们。

久英

于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小城

2010年11月

内容推荐

《来自大洋彼岸的电子邮件》由久英所著。

《来自大洋彼岸的电子邮件》里收录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过去一年她给她的小外甥写的电子邮件。包括“生命的意义”、“学习是一种终身习惯”、“光辉的榜样”、“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为什么要进入一流大学”、“关于锻炼身体”、“关于英语学习的一点经验”、“保持一颗开放的心”、“胸怀远大的抱负”、“制订短期的生活计划”、“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失败”等。

希望本书能给全天下望子成龙的家长,以及对人生、对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孩子们带来帮助。

编辑推荐

一个人怎么做,取决于他怎么想,思想不同,人生的轨迹就会不同。谨以久英的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电子邮件》,献给全天下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以及对人生、对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孩子们,立志,从少年始。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