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巨大的生态系统。你知道吗——海洋中的生物与陆地上的生物大不相同,有个体很小但数量极多的浮游植物,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也有哺乳动物中最大的蓝鲸。你知道吗——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所以,海洋未来将成为人类获取能量、营养、原料的重要来源。
人类在向海洋索取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破坏,反过来也受到了海洋的报复——台风、海啸、地震、赤潮……
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走进海洋生态,欣赏五颜六色的珊瑚,触摸可爱的鱼类,亲吻硕大的鲸鱼,也让我们好好地了解、好好地保护、好好地爱这人类未来的安身家园吧……
《在无线的蓝色世界中探寻(海洋生态揭秘)》是“科学就在你身边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由张伟华主编。
《在无线的蓝色世界中探寻(海洋生态揭秘)》是“科学就在你身边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由张伟华主编。
《在无线的蓝色世界中探寻(海洋生态揭秘)》内容丰富,图片清晰精美,文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读者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从而激励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探索!
美丽遥远的南海
南海地处热带、亚热带,面积350万平方千米。除大陆架区外,有面积约占30%的深海,平均水深1400米。南海北部有沿岸流和南海暖流两大流系。
浮游植物有104~260种,主要是硅藻和甲藻,优势种类是硅藻中的角毛藻类和根管藻类;浮游动物在南海北部沿岸已记录有130种,南海南部有250种,主要优势种类为挠足类。
底栖生物在广东河口区水域以低盐种类为主,具有种类少而数量大的特点,已记录有319种。粤东中西部和粤西沿岸水域底栖生物组成中多数是南亚热带高盐性种类和一些热带性种类,共有820种,优势种类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海南沿岸水域底栖生物组成大体上属热带性种类,共有755种,以珊瑚类和海藻类为主,其次为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广西沿岸水域底栖生物共有832种,优势种以棒锥螺为主,其次为毛蚶。在南海的西沙群岛,底栖生物共有135种,其中甲壳动物为主,占30.37%,其次为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
游泳生物在南海北部的鱼类已记录有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约100种,主要有蓝圆□、金色小沙丁鱼、日本鲐鱼、竹□鱼等;虾类有200多种,如对虾、赤虾、樱虾等,多为热带、亚热带种类。南海的南部有鱼类535种,以珊瑚礁鱼类和热带大洋性鱼类占优势;北部头足类有58种,其中常见经济种25种,如太平洋褶柔鱼、夏威夷双柔鱼、乌贼等。黑潮流域生态系统
黑潮是中国海陆架区毗邻的最大流系,其热量和水量对中国陆架区浅海都有重大影响,也是世界上的强海流之一。
黑潮生物主要类群的生态特点具有多样性,如浮游植物有高温高盐种,偏高温低盐种,偏低温高盐种和广温广盐种;浮游动物包括暖温带近岸类群和热带大洋类群;鱼类可分为上层鱼、中层鱼、下层鱼等。
由于黑潮的高温、高盐特性,也有它的指示种,特别是浮游生物指示种,如浮游植物中的热带戈斯藻、南方星纹藻、达氏角毛藻、双刺角甲藻、四齿双管藻等;浮游动物中的精致真刺水蚤、海洋真刺水蚤、芦氏拟真刺水蚤、肥胖箭虫、四叶小舌水母、宽假浮萤、柔巧磷虾等20余种。
P15-17
你知道吗——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巨大的生态系统。你知道吗——海洋中的生物与陆地上的生物大不相同,有个体很小但数量极多的浮游植物,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也有哺乳动物中最大的蓝鲸。你知道吗——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所以,海洋未来将成为人类获取能量、营养、原料的重要来源。
人类在向海洋索取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破坏,反过来也受到了海洋的报复——台风、海啸、地震、赤潮……
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走进海洋生态,欣赏五颜六色的珊瑚,触摸可爱的鱼类,亲吻硕大的鲸鱼,也让我们好好地了解、好好地保护、好好地爱这人类未来的安身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