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云的颠覆智慧/蓝狮子企业家智慧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快刀洪七//冯玉麟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马云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不断的颠覆和层出不穷的创新。但正如马云自己所说,如果重新来一遍的话。他和他的团队未必能有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团,一切除了坚持之外,还有几分幸运。那么,除了幸运,还有什么是必然?还有什么是我们能从中窥破成功天机的呢?《马云的颠覆智慧》就是这样一本书,马云是一个懂得颠覆既往的人,我希望以“颠覆式”的思维来解读马云,第一次去思考“颠覆”是怎样的一种能力,是怎样的一种智慧。

为方便读者,本书分为三大部分来解读马云的颠覆智慧,分别是“思想篇”、“行动篇”和“境界篇”。

内容推荐

他自称完全不懂网络,却打造了阿里巴巴帝国,颠覆了中国互联网生态:他演讲激情澎湃,不走寻常路,成为一名孜孜不倦的布道者;他宣称在阿里巴巴,股东的地位在顾客、员工之后,股东却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他如何以颠覆完成超越?

本书正是从分析马云异于常人的企业运营智慧和理念出发,用清晰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展现其以颠覆完成超越的独到智慧。

目录

前言 一个懂得颠覆既往的人/001

第一部分 思想篇

 第一章 颠覆是一种思想/006

什么是颠覆/006

案例1·懒人创造历史/1308

案例2·小马趟过互联网这条河/010

案例3·3小时卖205辆奔驰/015

本章启示独立思考,善用常识/017

 第二章 颠覆的动机是梦想/021

把梦想变成蓝图/021

案例1·激情燃烧的岁月/025

案例2·马云不是一个缺钱的人/029

案例3·老想钱成不了大事/037

案例4·价值观照耀下的马云梦想/044

本章启示梦想的四个启示/051

 第三章 颠覆是思维上的洞察/057

马云教我们赚钱/057

寨例1·远离忽悠,爱惜生命/058

案例2·大淘宝解围/065

案例3·封杀和开放/069

本章启示马云只做对了一件事/075

第二部分 行动篇

 第四章 颠覆的手段是创新/085

创新是一朵颠覆之花/1385

案例1·马云拍电影/087

案例2·做不一样的淘宝天下/089

案例3·就是要进军美国/195

本章启示明月照大江/099

 第五章 颠覆需要高效的执行力/106

执行力是怎么变得稀缺的?/106

案例1·有了想法就要执行/n0

案例2·个人品牌决定马云的执行力/115

案例3·山不就我我就山/122

案例4·坚持下来的财富/126

本章启示马云为什么那么强调文化?/130

第三部分 境界篇

 第六章 颠覆需要有一种危机意识/143

如影随形的危机感/143

案例1·危机来了,去花钱!!去消费!!!/146

案例2·如影随形的危机/148

案例3·随时准备把支付宝献给国家/151

本章启示谁是你的敌人?/153

 第七章 颠覆的最高境界——自我颠覆/158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158

案例1·大撤退/160

案例2·这次我真的有压力了/171

案例3·比马云更彻底的自我颠覆/180

本章启示学会看见自己的错/183

后记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192

试读章节

《左传》曾经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王阖间为检验孙武这个“学院派”军事家的水平,让孙武训练100名由吴王的宠姬、宫女组成的娘子军。但这群娘子军根本不把孙武放在眼里,不听号令。于是孙武当即以违反军法的罪名斩杀吴王的两名宠姬。结果,这群娘子军再也不敢拿军法当儿戏,对孙武唯命是从,成为训练有素的军人。正是印证了那句古话:兵不斩不齐,将不斩不勇。

在一个企业中,领导者有时甚至经常会遇到与孙武同样的问题,政策、制度制定出来了,却难以贯彻执行。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讲,这就是执行力的问题。理念、政策、制度再先进,如难以贯彻执行,也只能成为一纸空文,结果往往是一流理念、三流执行、下流业绩。正如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所说:“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我们中国人常常喜欢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固然深层次反映了一种国民心态、一种官民关系,又何尝没有反映源远流长的“执行力”缺失呢。

马云与孙正义曾经探讨过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结果两人得出一致答案: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水平。显然,优秀的领导者更注重执行能力。,马云就曾将阿里巴巴称之为“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他将执行力提高到核心竞争力的高度。马云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有时去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比优柔寡断没有决定好,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你可以发现和改正错误。

显然,优秀的领导者更注重执行能力。马云就曾将阿里巴巴称之为“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他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有时去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比优柔寡断没有决定好,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你可以发现和改正错误;一个决定有90%的人认为正确的时候,你就应将它扔到垃圾箱里去;如果一个决定让一半的人争吵不休,那么这件事就颇有一试的味道了。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

马云回忆当年创业的日子时说:“湖畔花园那段时间,我们争论的东西太多了。有的时候争论过了头,个人情绪化的问题都爆发了出来。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价值观叫做:简易。要非常简单。我对你有意见,我就应该找你,找到门口,谈两个小时,要么打一场,要么闹一场,我们俩把问题解决掉。如果你对我有意见,你不来找我,而是去找第三方的话,你就应该退出这个团队。”

马云还说过:“因为我不懂技术细节,而我的同事们都是世界级的互联网顶尖高手,所以我尊重他们,我很听他们的。他们说该这样做,我说好,你就这样去做吧。试想一下,如果我很懂技术,我就很可能说:那样没有这样好。.我会天天跟他吵架,吵技术问题,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发展问题。”最聪明的人永远相信别人比自己聪明,聪明的人是智慧的天敌,自认为很聪明的人,很难成为智者。

对于马云来说,执行力还有更重要的意义,他做的事情很大,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想明白怎么做。所以,如果等马云把一切都想明白了,黄花菜都凉了。但马云做的事情不能等,否则他也不会放弃外经贸,放弃高薪带着团队毅然重新创业,因为他看到时不我待,他很像是大导演王家卫,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没有脚本,但他知道方向在哪里,怎么依据登场人物的临场反应来安排,虽然所有的演员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演什么……这种“云中漫步”式的导演手法恐怕跟马云有点像,但马云的团队比王家卫的演员好一些,他们知道他们是在做一件大事。马云自己带着他的团队一起在摸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现在好像在建一个大楼,今天是装一个水管,明天是安一个马桶,所有的事情都是乱七八糟的,而且经常改来改去。现在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马云北上时,从中国黄页公司挑选了8个伙伴一起出发,在他的印象中最值得自豪的是两年后这8个人一个都不少地又跟着他从北京回到了杭州。除了马云是个人的创业冲动驱使之外,另外8个人必须要克服的因素在旁人看来几乎是无法克服的。他们必须越过类似新浪雅虎的高薪诱惑、继续在外经贸部干下去的前景诱惑和跟马云回来前途迷茫的恐惧这样的障碍。而从这里,我们已经看出作为一个团队,北京之行以外,未来阿里巴巴公司的核心已经形成。而在北京的这段日子里,他们几乎结识了所有在中国互联网中后来有所作为的人物,而且在对方心目中都留下了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云就是一个教父,但他不是邪教的教父,也不是一个施用迷魂大法的巫师。他是一个伟大理想的布道者,是一个辉煌梦想的鼓吹者。人们都知道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今天随着阿里巴巴的声名远播,愈来愈多的人知道了马云的“I have a dream”:做一个中国人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做一个世界10大网站之一,做一个102年的企业!

执行力是最体现马云颠覆智慧的一部分,也是马云最为人称道和精华的部分。所以,在这一章,我要狠狠地写,他怎么颠覆的,他的团队、他的文化和价值观、他的六脉神剑、他的个人品牌、他的“山不就我我就山”的变通。他能坚持,对于他认定的东西,他一直狠狠地坚持着。P107-109

序言

一个懂得颠覆既往的人

今天是一个颠覆的时代。

地球是平的,世界是反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通过互联网颠覆了美国,这~结果在之后几年内一直是热门话题。

从微软,到Google,到twitter,一个又一个让我们觉得刺目的时代巨头被颠覆,在这个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的过程中,产业的生态被颠覆,审美的标准被颠覆,传统的观念被颠覆。

在这样一个颠覆的时代,如果你循规蹈矩,做一个好孩子,那么注定要默默无闻。一个颠覆的时代,就要用颠覆的手段去赶超。

马云是一个坏小子,从他跟人打架打得缝了13针,我们就知道。所以,他不惮于颠覆既往,就像他从一本《人生》顿悟,从而改头换面,似乎成了“好孩子”认真备考一样。

马云本来是有机会成为中国雅虎的,不光是杨致远当年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当雅虎中国的总经理,而在当年,如果他真的能说服别人把内容搬到他的网站上,说不定马云就成了中国的雅虎了,那就没有新浪、网易、搜狐什么事了。

但是,拒绝和没有变成中国雅虎未必是坏事。虽然在之后的若干年里,马云只有眼睁睁看着中国互联网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互联网成为一个八卦、娱乐、流行的大舞台。

在马云之前,甚至直到现在,我们买电脑的理由跟我们实际的用途往往是背离的。我们的理由是电脑用于工作,能干很多事,结果我们买来电脑主要是玩游戏、看碟,哪怕用上了搜索之后,也只是用来搜搜小道消息和网络红人。比如我们搜2010年国庆刚出炉的号称超越凤姐的“小月月”,可以达到100万条结果,而搜李开复,却只有6万条结果。

有无数的时代英雄大喊: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结果,我们在家里只是看到,互联网改变了娱乐。

幸亏马云不懂电脑,否则他肯定先用电脑上黄色网站,事实上后来几乎没有哪台电脑里没有几个有颜色的,幸运的是马云啥也不会,于是他用他做生意的大脑想出了让商人在网上聊天。这个现在看起来很傻的主意,实际上是给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个互联网的新可能,那就是电脑除了可以玩游戏以外,还可以赚钱。

马云对于中国互联网‘的价值,对于中国的价值,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许正是这一点,一度让那些比杭州要大好多倍的大城市的众多高官纳闷:为什么我们这儿出不了马云呢?

调查显示,乔布斯是美国青年最崇拜的人,而马云则是中国青年最崇拜的人。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完美而又极端,他们都以完美的创新颠覆着他们身边的世界。乔布斯改变了消费电子的游戏规则;而马云呢,则是教会中国人正确使用互联网的第一人。

马云是一位造梦大师,他能把他天才的想法植入他的团队,变成他团队的血液和生命。他本人对很多技术和执行的不懂不会,跟他团队的高效执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吸引很多人研究他和他的团队的原因,人们希望找到梦境构造的诀窍。

事实上,研究马云的人和书都非常多,而对马云的研究,再多可能也不为过。因为,无论在哪个层面,我们似乎都可以看到马云及其团队令人惊羡的颠覆与创新,就像千山万水踏遍之后,“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

马云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不断的颠覆和层出不穷的创新。但正如马云自己所说,如果重新来一遍的话。他和他的团队未必能有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团,一切除了坚持之外,还有几分幸运。

那么,除了幸运,还有什么是必然?还有什么是我们能从中窥破成功天机的呢?《马云的颠覆智慧》就是这样一本书,马云是一个懂得颠覆既往的人,我希望以“颠覆式”的思维来解读马云,第一次去思考“颠覆”是怎样的一种能力,是怎样的一种智慧。

为方便读者,本书分为三大部‘分来解读马云的颠覆智慧,分别是“思想篇”、“行动篇”和“境界篇”。

在“思想篇”,我们有三个章节。在第一章“颠覆是一种能力”中,我们解读了什么是颠覆,以及颠覆的威力。

很多人钦佩马云的颠覆能力,很多人说马云是奇迹,我倒不_这么认为,他只是一个有常识的人,一个没有被惯性天花板束缚的人。因为英语老师马老师早年就接触了国外的东西,发现了某些国内外的不同,这使他能独立思考,并具有了国际视野,他的颠覆其实顺理成章。颠覆其实是他恢复了“常识”的能力,不被人云亦云的各种表象和宣传所迷惑。

在今日中国,这种常识能力尤为可贵,如果你可以独立思考,你也能成功。颠覆是一种能力,常识是一种能力。

在第二章“颠覆的动机是梦想”中,我们其实对很多人认为马云的成功源于他的梦想,做出了一个新的解读。很多人说马云成功源于他有梦想,并不停地去忽悠,变成现实。

梦想是什么?其实换一个角度,我们发现,我们都误读了“梦想”,梦幻空间谁没有,梦想谁没有,为什么马云的梦想就成功了,就能变成现实,而大多数人的却没有,还在梦幻空间呢?

我认为,那不是梦想,只是一种平常心。如果非要去夸大,说成是执着也好,但这是内心真实地认为可以实现的“梦想”,可以去做的事。因为在马云心里,以及很多成功者那里,对未来的描绘,看上去充满激情,其实与激情无关,而是他们真心地这么认为——只要做了,自然就水到渠成,这不是成功学,而是平常学。因为这种“梦想”,不是演出来的。

马云的“梦想”其实不复杂,如果我来说,我更愿意把这描绘成“工程的蓝图”,即便这个蓝图经常会修改,它也仍然是蓝图,正因为是蓝图,早晚有一天会变成广厦。千万别以为,激情和梦想能让你成功,只有蓝图能让你成功,哪怕最简陋的蓝图。

在第三章“颠覆需要敏锐的洞察”中,我们分析了马云颠覆智慧的关键,也是他的情报分析系统。大家都同意,马云很能发现机会,中国黄页、阿里巴巴B2B、淘宝C2C,甚至是在最高潮期抢点上市。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马云是务实的,他观察网站,他观察生意的本质,能够披沙见金,因为他本质就是个商人,他知道商人的需求,他能洞穿,能放下,能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他的洞察。当然,他还有他的一套高明的信息情报系统,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与高人打交道。

在第二部分“行动篇”,有两个章节。第一章“颠覆的手段是创新”,主要谈了马云通过创新实现颠覆;而在第二章“颠覆需要高效的执行力”中,则分析了马云及其团队高效执行力的原因。凡大事业,都不是一个人成就的。自古以来,执行的关键就是团队,就是用人。马云本人不懂技术,不懂执行,不懂细节,但是他却可以通过团队去执行,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思想。真正的执行力,在于实现的力量,执行力在于团队。而团队作为马云的实现系统,其所坚持的原则、信条、价值观就非常之重要,这也是马云为什么强调价值观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部分是“境界篇”。主要有两个章节,分别讲了“马云的危机意识”和“马云的自我颠覆”。

在光荣出品的《三国志》、《英杰传》等三国系列游戏里,每个角色都有一种参数,叫政治力,政治力高的人,办事的效率和成果会高很多。危机感可以算是一种政治能力。

我们看动物世界,环境能力其实是动物生存的必备本领,越是大型的食肉动物,这种意识就越强烈,狮子、狼群都有自己的领地,随时巡视,并感觉是否有外敌入侵,判断是否能力敌,还是智取,或是逃跑,决定了这些食肉动物的生与死。对马云来说,这种危机意识,其实是很现实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马云的成功。而他在每次决策前,都是征求各方的意见,即便是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他也会坚持自己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他比别人高明,也不意味着他不重视别人的意见,恰恰相反,在这种征求意见中,他看到了另外一面,这让他看问题更加全面一些,让他更有敬畏感。马云多次表达这种观点:如果重新再来一次,他承认不会重复成功,今天的成功,只是幸运。

更可贵的是,他常常能够颠覆自我。正是这种不断地颠覆自我,让马云能站在更全面的角度理解他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既然有了平常心和洞察本质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反对自己呢?如果自己是错的话,反对自己,只会让自己得益,又有何不可?

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金庸的小说中,常常有这样的故事,那些武功高手,往往最难攻破的,就是自己的心魔,有的是好胜心,有的是情关,有的是仇恨,而这些心魔是最终导致他走火入魔,: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战胜不了自己,最终将战胜不了任何人。

颠覆的最高境界,就是颠覆自我,酷爱武位的马云不怕颠覆自我,甚至还想等他淡出“江湖”之际出一本书,叫《阿里巴巴和一千零一个错误》,“以做效尤”。

被称为狂人的马云是一个超级有底气的人,这个底气来自于哪里?让天人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底气来自哪里?颠覆沃尔玛,这个底气来自哪里?

把生意做到美国去,做到全世界去。这个想法马云从来没有放弃。马云在阿里巴巴创建的时候就频频到美国宣传电子商务。马云一得到孙正义的2∞0万美元,第二个月就飞到海外去了,要把红旗插到全世界。在金融危机的时候,马云逆向投入3000万美元在美国市场做推广宣传。如果马云真的如他所说,颠覆沃尔玛,并打造出真正的让中国人扬眉的阿里巴巴,这就是中国互联网乃至中国企业史上最大的颠覆和最大的创新,我们拭目以待。

快刀洪七

后记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在今天的中国,马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样本。

从一个“阿甘”般的傻少年到一个“妙语连珠”的创业导师,从大洋彼岸意外“触网”到电子商务“教父”,他用18罗汉凑起来50万元艰难打造出一个震撼世界的互联网商务王国,演绎了一段犹如好莱坞大片一样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

一直以来写马云的有很多,诠释和阐述马云的角度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我们不认为激情和梦想是最重要的,相反,马云早年形成的独立思考,以及他对商业的常识,对他的帮助最大。在我们看来,与其说是梦想,不如说是马云的蓝图更为妥帖一些。因为激情和梦想都不持久,只有实践的理智和商业的判断,只有在一线的亲身实战,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才能让马云在最低潮的时候仍然能够坚信成功,在马云无数的光环后面,去看看真正支持他成功的那些核心要素。

我的伙伴快刀洪七先生,对马云并不陌生,尤其是马云所从事的电子商务这个行业。早在2000年,他就在北京创业,承包了清华大学一个研究中心的营销工作,做销售软件以及版权授权,卖过教育软件的版权给当时的连邦软件。那个时候,他注册了阿里巴巴,几乎每天都泡在“以商会友”,网友都称他为“青稞”老师。至今,阿里还为他留着那个账号。后来他又加入了百度广州分公司,并在运营中心担任高级运营经理。当时正值百度从代理制向直销转型期,广州是一个试点,而百度自己的运营团队,也刚刚开始扩张。在百度,快刀洪七先生接触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马云阿里巴巴的客户群体,跟百度的非常类似,销售模式也几乎一模一样。他先后在263、百度、宣亚国际待过,也有过两次创业的经验,这让他对马云的创业经历又多了一重感受。特别是马云在北京所受的冷遇,恰恰跟他的遭遇、彼情彼景几乎是一模一样。作为一个曾经的创业者,他的观点和感受,使得本书有与前人不同的解读,为本书增色不少。

同时,我从事电子商务的政策研究和数据研究已经有些年头了,先后在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交易投资博览会组委会工作过,长期和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淘宝卖家、拍拍卖家以及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级政府交流,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从整个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去看马云。

写作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虽然我们不怵写字,但是要想系统性地观照马云,信息量非常之大,整整一个月时间,我们都泡在马云的世界里,仿佛是在“参禅”。“参禅”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在你苦思不得的时候特别痛苦,在你顿悟的时候特别痛快。写作此书对于我俩来说收获颇大,记得完稿之时洪七对我说:“这次的写作体验很特别,之所以特别,因为它给了我一次自我发现的机会,一次愉快的、多年未体验过的自我发现的历程。”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如果我们的读者,通过看这本书,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马云,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业有所启悟,学习马云尊重常识、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断地颠覆自我,从而绽放自己的创新商业之花,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公开的报纸和杂志资料,尤其是网上的资料,也参考了此前已经出版的关于马云的书籍。综合和分析了许多文章及评论的观点,以及来自网上许多网友的独到见地。限于篇幅,我不能一一提及,借此表示我们内心诚挚的感谢。

其次,我们要特别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王留全先生,没有他的策划、统筹和辛勤劳动,不会有本书的问世;同时也非常感谢英鹏兰德的林军、岑峰、华夏,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研究马云的机会。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和不在身边的她,谢谢他们一直支持着我。

冯玉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