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笑语》由唐时雍所著,啼笑皆非成功学,最好只多走半步,为自己活着,人都有两张脸:真脸和假脸,性、爱情和婚姻,艺术本没有高雅和庸俗之分,做块应试教育的敲门砖,敲门砖实例:升学考数学满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甲子笑语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唐时雍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甲子笑语》由唐时雍所著,啼笑皆非成功学,最好只多走半步,为自己活着,人都有两张脸:真脸和假脸,性、爱情和婚姻,艺术本没有高雅和庸俗之分,做块应试教育的敲门砖,敲门砖实例:升学考数学满分。 内容推荐 《甲子笑语》由唐时雍所著,“甲子”源于中国古人天干地支的组合,60年循环一次,也就是命理学中的一个轮回。世界上极少有人能活到两个轮回,大多数人的人生主要部分都在第一个轮回中演绎。 现年60岁左右的人,出生前后正逢中国社会新纪元开始,有机会和新的社会同龄成长,新人新舞台上演了整整一个“甲子”。活着时看看自己的和别人的“剧照”——人间喜剧的瞬间,会勾起许多有趣的回忆。 目录 自序 社会篇 人都有两张脸:真脸和假脸/1 美丽的东西很脆弱/5 艺术本没有高雅和庸俗之分/8 传统和铜绿/13 性、爱情和婚姻/17 相信又不相信/24 姓氏和祖宗/28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0 三颗枣子减肥/34 “大话”历史/39 老年人看明星/43 社会事件的不可重复性/46 一个字有多重/49 黄土悲歌/52 “网恋”将是恋爱的主要途径/58 俗人参悟“佛在心中”/62 国民素质的“关键少数”/66 “孝图”新版序/70 教育篇 应试教育的长期和无奈/74 做块应试教育的敲门砖/77 敲门砖实例:升学考作文事先写好/80 敲门砖实例:升学考数学满分/85 “洋泾浜”英语/90 “代沟”是社会一大进步/93 纯洁美丽的早恋/99 学会一种技能/102 宝宝的化学课/105 让孩子们玩吧/108 教育环境比教育本身更重要/113 让树和人自然生长/117 人生篇 人和人差不多/120 人生少有大事/124 幸福与生活的复杂程度成反比/127 啼笑皆非成功学/131 遗嘱和坟墓/136 快乐地生活在过程中/139 基因和天命/143 为自己活着/147 最好只多走半步/151 不公平社会中的公平法则/155 困难时找谁帮助你/159 正常的世事和烦恼的思维/162 年轻人起步时的困惑/166 “有为”和“无为”/173 不要忙着克服缺点/178 朋友是给予而不是索取/181 痛苦长寿不如快乐短命/184 失眠心理学/187 做人三忌/190 解脱/192 懂得坚持,学会放弃/195 海内外 世界三大峡谷/197 滑铁卢古战场的绿草地/201 皇家啤酒馆的中国歌/204 中国结和日本结/207 蓝天大不同/212 古国和古董/215 瑞士的美和苦/221 莫斯科朝圣/225 从安检的变化看世界/231 空姐、空嫂和空奶奶/235 站在好望角/238 星光大道和拉什莫尔山雕塑/242 黄龙九寨甲桂林/245 如厕世界/248 桑巴和探戈的故乡/252 自作多情和爱国主义/259 试读章节 动物只有一张脸,真脸;人有两张脸:真脸和假脸。 手里拿着准备杀人的刀子,藏在身后,却满脸堆笑,边走近,边信誓旦旦地说:“咱俩铁哥们,友谊牢不可破。”这肯定是人类,不会是动物。 看到美丽姑娘垂涎三尺,想一把拉来压在身下,明明是下体欲望,嘴上却献媚说,你的高贵气质俘虏了我的心,硬要把毫不搭界的心捧出来,显然也只有人才有这个本事。动物为了生存,不管是吃喝还是繁殖,都只是一张脸,直奔主题。雄孑L雀开屏时,雌性决不会误解对方是舞台亮相,时装发布摆POsE,而不是为了求爱交配。 真脸是人的本能人的天性,假脸是面具,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戴上的。人出生时,只有一张脸,真脸。婴儿不需要掩盖什么,也不会掩盖,饿了,不舒服了就哭,就闹;饱了,舒服了就睡,就安静地观察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渐渐长大了,他们一步一步学会了说谎,学会了假哭假笑,不管是恶意的谎言还是善意的谎言,开始都是大人们教的。 例如,爷爷病人膏肓,父母已在准备后事,但当着爷爷的面则必须说要安心养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如果那个不识相的孙子说,爷爷你什么时候死?爸爸妈妈已经替你把棺材买好了。虽然这是实话,但肯定会遭父母训斥。多数父母在和孩子去医院看望爷爷前,早就把谎话教给了孩子。如果孩子太小,还得在家里把善意的谎话练几遍。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孩子慢慢懂得,什么时候应该讲真话,什么时候必须说谎话;什么场合应该显露出悲伤的表情,什么时候要面带微笑。搞错了则要吃苦头,不信你到追悼会上笑笑看?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诚实,理性上也都是这样在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少有父母不想让子女生存下去的,而要生存就要适应环境。人类社会不是动物世界,光凭本能和天性就能存活。父母亲属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孩子灌输着生存的本领,其中当然也包括人际关系,要孩子学会怎样和亲属和周围的孩子们相处。 最初,是父母们帮孩子做面具坯子,以后则由孩子自己做,自己上彩绘,并不断完善。面具一直在改进,直到老死才终止。 职位越高,假脸使用的频率也越高,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别人就很难再看到他的真脸了,除了极个别的时候和极个别的人。 据报道,国外某儿童研究所试验,孩子从2岁开始,有两成学会了蒙人,到4岁时,会说谎的已经占到90%,而且学会说谎越早,长大后有出息的可能性越大。反过来说就是,没有从小开始学习,以后日趋完善,最后驾轻就熟的谎话本事,要出人头地是十分困难的。 P1-2 序言 “甲子”源于中国古人天干地支的组合,60年循环一次,也就是命理学中的一个轮回。世界上极少有人能活到两个轮回,大多数人的人生主要部分都在第一个轮回中演绎。 现年60岁左右的人,出生前后正逢中国社会新纪元开始,有机会和新的社会同龄成长,新人新舞台上演了整整一个“甲子”。活着时看看自己的和别人的“剧照”——人间喜剧的瞬间,会勾起许多有趣的回忆。 中国老百姓送给读书人一个雅号,叫“书呆子”。翻开历史,看看众多读书人的经历和命运,一个“呆”字,把读书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人不得不钦佩中国老百姓的智慧。这个“书呆子”,除了迂腐、愚蠢等贬义外,也包含有耿直、单纯、天真的可爱之处。老百姓不排斥读书人,他们敬重和喜爱知识分子,“书呆子”的称呼,实际上是有点恨铁不成钢。 读书人之所以会读书读到发“呆”,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伟大成果”。传统教育最闪耀的亮点是奴化,能有效地把受教育者变成奴才,变成傻瓜,就是所谓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了这种教育,中国的封建社会才得以绵延两千多年。 封建社会需要的是驯服了的奴才。造反时,要利用有知识者,一旦掌权治国时,都会拿起棍棒在读书人头上敲几下,“给我老实点”,从焚书坑儒到历代文字狱,不一而足。开始时,读书人还很清高,桀骜不驯,两千年“敲”下来,到清代,在皇帝面前,不少读书人的智慧就只剩下一口一声地“皇上圣明,奴才明白”了。 我们这代人有时候会感叹,黄金年龄段在蹉跎岁月中度过。但是,这个60年,跌宕起伏,大起大落,能够亲临其境,经历千年历史的浓缩版,实在是一大幸事,虽然有时候有点无奈。 年轻时,“剧照”上的我们经常傻笑,苦中作乐。即使以后有所觉悟了,大多也只是会心一笑,绝对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以后又遇上改革开放的好年代,尽管变革中还有许多不如意之处,但是毕竟社会和生活都前进了一大步。 改革开放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千年禁锢的思想不过开了一个口子,如今,国家的发展就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可见中国人蕴藏的潜力有多大。 同样,环顾周围与新社会同龄一起成长的人中,但凡能跟上时代,将自己头脑中原来被“绑定”的设置解开的,个人生活都大为改观,特别是精神上快乐许多。 现代青年不会也不应该再像上一代那样生活,但是了解他们上一辈的经历和思想,对自己适应社会不无好处。 不少父母,以前子女被责令要与他们划清界限,以后却一个个又成了子女们的楷模。山还是那座山,父母还是那个父母,人没有变,社会变了。 时尚是经常变化的,聪明的子女不会悔恨投胎对象的错误,悔恨无用,也不会盲目崇拜,崇拜无益。他们会进行研究,而父母一辈,不管是好是坏,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都是子女步入社会的第一个研究对象。 在社会舞台上我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作为演员,即使跑龙套,一招一式也要有板有眼,让人赏心悦目;作为观众,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应该多点宽容,多点笑容。哭着来到人间,笑着离开世界。 生活在继续,社会舞台的连续剧不会中断。 笑看人生,我们的生活可能会简单而快乐一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