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基于知识计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精选出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加工而成的学术专著。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著作中通过一幅幅知识图谱或表格的解读,形象地展示出某一门学科的学术前沿、代表人物和演化图景。本书具有学科前沿性,数据完整性,方法先进性,内容创新性的特点。
本书适合学术界的广大研究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对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有兴趣的读者。
第0章 巨人的肩膀:踩还是不踩/1
0.1 我还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1
0.2 一场旷日持久的激光专利战/3
0.2.1 汤斯和肖洛的研发/4
0.2.2 梅曼的激光器/6
0.2.3 戈登·古尔德的激光专利/8
0.3 专利制度——“踩”规则/10
0.4 结论/13
第1章 专利制度的现状/14
1.1 专利制度的理论争鸣/18
1.2 关于专利竞争优势/19
1.3 专利信息与专利计量的应用/21
1.4 国外研究成果带来的启示/24
1.5 国内研究现状/25
第2章 专利制度及其功能/29
2.1 专利制度概述/29
2.2 专利制度的功能/41
2.3 专利制度功能的延伸/44
第2章 专利制度及其功能/29
2.1 专利制度概述/29
2.1.1 专利制度的由来/30
2.1.2 专利制度的基本构成/31
2.1.3 专利制度中的行为主体/34
2.1.4 专利(权)/36
2.1.5 专利文献/38
2.2 专利制度的功能/41
2.2.1 权利保护/42
2.2.2 信息公开/43
2.3 专利制度功能的延伸/44
2.3.1 权利保护带来创新激励/44
2.3.2 “专利竞赛”提升竞争力/46
2.3.3 信息公开促进知识的共享与扩散/49
2.3.4 专利文献作为专利情报被应用/51
第3章 专利计量/54
3.1 专利计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55
3.1.1 专利引用及相关分析/56
3.1.2 专利引用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59
3.1.3 exCITEr——专利引用分析的基本工具/61
3.2 专利制度功能分析的计量学需求/65
3.2.1 现实依据/65
3.2.2 文献依据/67
3.3 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制度功能分析框架/69
3.3.1 专利制度功能与专利计量的契合关系/69
3.3.2 专利制度功能计量分析的内在逻辑/71
第4章 专利产出分析/73
4.1 专利保护水平与专利产出的互动/73
4.1.1 专利申请决策模型/74
4.1.2 专利保护水平评价指标体系/76
4.1.3 我国专利产出与保护水平的互动关系/79
4.2 专利保护水平与有效专利数量/82
4.2.1 专利持有时间模型/83
4.2.2 世界范围有效专利数量比较/85
4.3 提高我国专利产出水平的几点建议/87
4.3.1 提高专利保护水平/87
4.3.2 加速专利审查过程/89
4.3.3完善专利转化渠道/91
第5章 知识共享与扩散/95
5.1 专利合作过程中的知识共享与扩散/96
5.1.1 专利合作研究的文献基础/96
5.1.2 纳米专利发明合作研究的必要性/97
5.1.3 美国纳米专利发明合作分析/98
5.1.4 德温特数据库纳米专利发明合作分析/102
5.2 专利引用过程中的知识共享与扩散/110
5.2.1 一项专利的前向引用分析/110
5.2.2 基于专利引用指标的知识扩散测度/111
5.2.3 非专利文献的引用/115
第6章 竞争力评价与战略决策/119
6.1 国际专利竞争形势分析/120
6.1.1 我国近年来面临的专利纠纷/120
6.1.2 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影响因素分析/121
6.2 基于专利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126
6.2.1 专利质量与企业竞争优势/126
6.2.2 企业技术活动计量指标/127
6.2.3 基于专利计量的技术人力资源管理/129
6.2.4 专利计量辅助的企业研发投资决策/131
6.3 国家技术实力与竞争力评价/132
6.3.1 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132
6.3.2 多国技术实力和竞争力比较/134
6.3.3 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139
6.4 制定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战略,助推专利制度功能的全面实现/141
6.4.1 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国际背景/141
6.4.2 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43
6.4.3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组织和人才保障/145
第7章 结语/149
参考文献/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