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荣格谈心灵之路/人文经典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荣格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荣格,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毕生致力于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在世界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评价,是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荣格一生的智慧经典。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的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极富有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情怀的思想家的心灵之路。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价值理念,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录

第一章 潜在的意识

 一、灵魂与信仰

 二、潜意识中的过去与未来

第二章 梦的象征

 一、梦的意象

 二、梦的解析

第三章 人类心灵

 一、第一次心理分析

 二、联想试验

 三、病人的故事

 四、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五、心理医生的自我分析

 六、潜意识

 七、宗教情操

 八、医生与病人

第四章 弗洛伊德

 一、泥泞的黑潮

 二、鸿沟渐形成

 三、决裂征兆出现

 四、友谊结束

第五章 无意识世界

 一、幻象如浪汹涌

 二、进入梦境

 三、寻求自救之道

 四、拨云见日

第六章 性质的同异

 一、梦境象征主义中的原型

 二、心灵与意识

 三、人类的灵魂

 四、象征的角色

 五、治疗人类与其心灵之间的裂痕

第七章 神话与现实

 一、英雄与英雄的创造者

 二、英雄神话

 三、成年礼的原型

第八章 美女与野兽

 一、奥费斯和耶稣基督

 二、超越的象征

第九章 对象化过程

 一、和潜意识的第一步接触

 二、“阴邪面”的具体化

第十章 刚柔特质

 一、心灵中的阴性部分

 二、男人的阳性特质

第十一章 象征的整体性

 一、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

 二、和“自己”的关系

 三、“自己”的社会面

第十二章 成功的象征物

 一、最初的梦

 二、对潜意识的恐惧

 三、圣人和娼妓

 四、分析的演变

 五、神论的梦

 六、面对非理性

 七、最后的梦

第十三章 人生之路

 一、没有历史就没有心理学

 二、探讨基督教领域

 三、继续摸索

 四、诠释自己

 五、死亡边缘

 六、确认命运之路

第十四章 神秘的东方

 一、泰姬玛哈陵与商奇浮图

 二、亚裔妇女性格

 三、信仰的嬗变

第十五章 印度的圣者

 一、生命中“自我”与“自己”的矛盾

 二、因修行而形成的人格状态

 三、东洋传统的借鉴

第十六章 冥想与心理

 一、《观无量寿经》的冥想

 二、自己催眠,主动想象

第十七章 与佛同质

 一、瑜伽的根本精神

 二、各种意象的象征体系及其意义

 三、探求无意识时面临的难题

 四、超越个人的无意识领域

第十八章 变与中国特质

 一、占卜之为物

 二、偶然的一致之意义——同时性

 三、请教《易经》

 四、《易经》答语之意义

 五、我的解释的立场

 六、坎与并

 七、让读者判断

第十九章 关于同时性

 一、超感官知觉与灵力

 二、占星术的意义

 三、巧合与预定和谐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潜在的意识

人类利用说话和文字来表达他想传达的意义。这些语言不仅充满象征,而且往往运用一些并非精密的符号或意象来表示,有些是缩写成一串字首,诸如UN(联合国)、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ESCO(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还有些则是熟悉的商标、专利药品、标记或徽章的名字,等等。虽然这些本身并没有什么象征,但通过共同的用法或约定俗成,就会产生一个可辨识的意义,这种东西不再是象征,而是符号,用来表示它们代表的特体。

我们所谓的象征是个名词、名字,甚至是个日常生活熟悉的景象,可是在其传统和表面的意义下,还含有特殊的内涵。这意味着象征含有模糊而未知的东西,而且隐而不见。举例来说,许多克利特岛的纪念碑上留下一些用双手斧刻下的图案。这古迹我们都知道,但并不了解它所象征的意义。在一些古老的礼拜堂里发现鹰、狮子和公牛,却不知道这些动物是四福音作者的象征,可在《旧约》的以西结书中查得,它是与埃及太阳神赫拉斯和他四个儿子的神话故事类似。此外,还有像轮子和十字架等,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东西,但在某种情况下,却有象征的意义。

因此,当一个字或一个意象所隐含的东西超过显而易见和直接的意义时,就可以说具有象征性,而且它有个广泛的“潜意识”层面,谁也没法替代这层面下正确的定义,也没法作充分的说明。在沉思和探讨象征时,思想会使用一些超出理性范围之外的观念。车轮可能令我们想到“神性”的太阳的概念,但这时理性一定认为这想法不适当——人类没法界定“神性”的存在。当我们称某物为“神性”的时候,只是赋予某物一个名字,也许是基于某个信条,但绝非基于确实的证据。

因为有无数事情超出人类理解范围之外,所以不断使用象征的名词来代表我们没法给出的定义,或者不能理解的概念。这是所有宗教运用象征的语言或意象的一大因素。但这种有意识地使用象征,只是心理学事实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人类也会潜意识地或自然地制造象征——以梦的形式。

这一点不易了解,但如果想知道有关人类思想产生作用的方法,就非得了解这点不可。人类从来未曾充分地认知任何事,或者完全地了解任何事,只要你细思片刻就会相信我所言不假。人能看、听、触摸、尝昧,但无论看得多远,听得多清楚,凭触摸所告诉他的,以及尝试的是什么,完全要看他的感官特性而定,这限制了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用科学仪器,固然可以弥补部分感官的缺憾。例如,他可以用望远镜增长视阈,或用电子助听器加强听觉,但即使最精致的仪器,也只能把远处或微细的东西收入他眼底,或令微弱的声音较为清晰可闻。但无论他使用什么仪器,就某点而言,他只能达到确实性的边缘,至于凌驾其上的境地,则非意识的知识所能超越的了。

此外,我们的实际知觉还有潜意识界。事实上,当我们的感官对真实的现象、景物、声音起作用时,它们会从现实领域里被转送到精神里,而在精神里,它们变成心灵事件,其最终性质并不可知。因此,每一个经验包含数目不定的不可知因素。每个具体的物象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大都是不可知的,因为我们无法知道“物自身”的本质。

这样说来,一定有某些事件我们并没有有意识地注意到,换句话说,这些事件已发生过,但它们被潜在意识吸引,留在意识阈下我们一点也没察觉而已。我们只有在直观的刹那或一连串的苦思中,才会逐渐注意这类事件,而且最后知道它们一定已发生过——也许起先忽视它们对情绪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但事后会从潜意识中涌出,成为一种回想。

举例来说,它可能以梦的形式出现。一般而言,任何事件的潜意识面都在梦中向我们显现,当然,显现出来的并非理性的思考,而是象征的意象。从历史来看,是先有梦的研究,心理学家才能探究意识的心灵事件的潜意识面。  根据上述的证明,有些心理学家推论人有潜意识心灵的存在——虽然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否认它的存在。他们天真地反驳这种推论含意有两个“本体”的存在,或者在同一个体里有两种性格。但这正说明那推理的意含一点也没错,而且这是现代人所讨厌的,因为有许多人为这种人格分裂所苦。但它绝不是病理的症状,而是一个寻常的事实,可以从任何时间和任何场合观察出来。人格分裂并不单是精神变态——右手不知道左手在做什么。这种状态是一般潜意识的症状,是全人类所难以逃避的共同悲剧。

人类发展意识的过程既缓慢又煞费苦心,要达到文明的境地,非得历经长年累月不可,从发明文字到今天科学发达的社会,这种进化距离真、善、美还很远,因为人类精神的大部分领域仍然笼罩在黑暗之中。我们所谓的“心灵”与意识和它的内容截然不同。

不论谁否认潜意识说的存在,其实都是推论我们现在的心灵知识是完整的。很明显,这种说法的错误,就像推论完全知道有关自然宇宙内我们该知道的事一样。我们的心灵是自然的一部分,它的谜层出不穷,永远也没法完全解开。因此,我们不能界定心灵或自然。只能叙述我们认为它们本来是怎样的,而且尽所能说明它们如何产生作用。撇开医学所累积的研究证据不谈,我们还有强而有力的逻辑根据,反对像“没有潜意识”这类的述辞。怀有这种想法的人,只不过代表了世世代代的“厌新创”——害怕新的和未知的东西而已。

这里有几个历史上的理由,反对人类心灵的不可知部分的观念。意识是最新的自然获得物,仍然在“试验”的阶段中。意识很脆弱,被一些特殊的危险胁迫,而且很容易受到伤害。正如人类学家指出,在未开化的人间最普遍发生的精神错乱,是所谓的“丧失灵魂”——其意义和名字一样清楚,是一种显著的意识崩溃。

在这类人中,他们的意识与我们的发展阶段不同,他们认为灵魂(或心灵)并非是个单位。许多未开化的人推论人有一个不亚于他自身的“丛林灵魂”,这灵魂化身在野生动物或树木上,借着这种关系,人类个体有种心灵同一性。这是著名的法国民族学家鲁臣所谓的“神秘参与”。他后来在恶评的压力下不再用此名词,不过我们认为批评他的人不对,其实,“神秘参与”是个众所周知的心理事实,个体与某人或某物也许有这种潜意识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在未开化的人中有许多变化形式。如果丛林灵魂是动物,这只动物就被认为是该人的兄弟。举例来说,有个人的兄弟是鳄鱼,那他在鳄鱼经常出没的河流中游泳,也不会受到伤害。

……

P1-4

序言

荣格,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毕生致力于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在世界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评价,是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他的一生著述浩繁,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研究学贯穿中西。他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不仅在心理治疗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而且对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教育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荣格的目的论原则是指:人的精神生活不仅受过去原则影响,还受对未来所希望的目的支配。精神现象虽有本质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它们有追求平衡的目的。而精神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人和环境化为一体。他认为,研究心理不仅要追溯过去,而且要注意生活的目的的方向。并且认为,对病人的症状和梦的分析要注意其下意识中的目的,因为这些症状和象征是病人在下意识中达到目的的手段。

荣格的“心力论”是指:把精神生活的原动力看作一种生命力或心力。有时也叫作生命能,它的表现就是心理能,是通过一个人的意志、希望、情感、注意和奋力的表现看出这些心理活动的实际力量。此外,如能力、素质、态度倾向和趋势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能。他认为所有这些能分配在一机体身上组成一个系统,它表露于外,受外界影响而发生相互作用。

荣格类型学说,把人的类型分为性格类型和思维类型两大类。性格类型来源于本能。由于人人都有一股生命力,它分化出个体生存本能和性生殖本能,并在个体内得到平衡发展。这两种本能在人身上表现为求权意志和性爱冲动。有求权意志的人,精神集中在自己,其性格为内向型。内向的人好思考,爱怡静,多愁善感,不好社交。外向的人好活动,易受感情支配,乐观开朗,善于社交。还有两种倾向兼有的人,称作两面型的人。此外,荣格还有著名的“集体无意识学说”。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对集体无意识的发现有着重大意义,这使得他成为本世纪最卓越的学者之一,也因此而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储藏所,它储藏着所有那些通常被荣格称之为原始意象的潜在意象。原始指的是最初或本源,原始意象。涉及心理最初的发展。人从自己祖先那儿继承了这些意象,它们是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采取与自己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例如,人对蛇和黑暗的恐惧,我们之所以具有怕蛇和怕黑暗的先天倾向,是因为我们的原始祖先对这些恐惧有着千万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深深地刻在人的大脑之中。我们之所以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知觉到某些东西并对之作出反应,正是因为这些东西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

荣格学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荣格的理论首次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对后来的罗杰斯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颇有影响。尽管如此,荣格学说也有很多局限性,其中一些观点是值得大家探讨的,甚至有的还是反科学的。例如,他把信仰和生活的目的归结为是在原始意象中产生的,等等。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编译的这本《荣格谈心灵之路》其内容可以说集中了荣格一生的思想精华和人生。在编译的过程中,为了符合读者的要求,我们对本书个别篇幅较长的原稿内容,按其层次添加了部分标题,使读者读起来更易于理解,但由于水平所限,所拟的标题不一定贴切,望读者见谅!

最后尚需说明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荣格个人的偏见,本书一些作品中的唯心主义和唯意识论表现比较明显,有些观点和论述显然是错误的,请读者在阅读中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