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大干世界中的一粒微尘,世界没有了我,还是一样的精彩;我没有了我,还能剩下什么呢?
我们习惯于穿梭在都市丛林里,稳坐在富丽堂皇的钢筋水泥建筑中,满腔热情地寻找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从不去想自己吸入的空气当中有多少有害气体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我们习惯于用快餐来匆匆填饱肚子,而从不去顾及自己那日渐憔悴的肠胃。
我们习惯于用下巴夹着电话,一边讲话一边忙手头的工作,而从不去考虑自己身体真正能够承受的负荷。
我们习惯于拎着公文包行色匆匆地赶公交,而从不去注意沿途的风景。
我们习惯于……
我们有太多太多不怎么健康的习惯,可是我们自己却没有察觉。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喜欢“忙”这个字眼儿,好像不忙就代表不努力,不忙就表示不得志。所以,不管是真忙还是假忙,当别人问起时,我们最喜欢说的三个字都是“我很忙”。
忙成了一切应该为而未为的最理直气壮的借口,成了为自己开脱的一个完美的理由。
因为忙,我们可以在该去看望父母的时候一个电话了之。
因为忙,我们可以忘记爱人的生日和应该送给他的祝福。
因为忙,我们可以无数次地对孩子食言,一次又一次地更改带孩子出游的计划。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忙”着,意义究竟何在呢?是为了钱吗?我们的生活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这样不顾一切地去赚钱,就真的能赚回幸福吗?如果身边没有了亲人的依偎与企盼,即使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我们是活在竞争与对比当中的一代人,同时又是活在各种媒体广告暗示里的一代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剧色彩。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规则要去遵守,真正活出自己风格的人不多。我们在注意别人一举一动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我们自己。
自从“亚健康”这个名词堂而皇之地闯进了我们的生活之后,我们才被动地想起要检查一下自己的状态。对比列出的那些不知道是不是科学的症状,我们发现,几乎人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于是我们不得不慌了,开始健身、理疗,甚至瑜伽,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内心疲惫的保健项目也因此而被炒得红红火火。于是,一个可能被某些商家利用了的“亚健康”名词,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把我们一网打尽。
P2-3
阳光灿烂,生活像一片霞。
“心想事成”是一句美妙的祝词。生活中满是欢笑与幸福,但同时却少不了坎坷与艰辛。穿越每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们就会有一次生命的彻悟。
再多的花草,都只是大自然的一件饰品,是大地的慷慨赠与,是给人类的一次惊喜。而人类最大的惊喜不是享受这大自然的赏赐,而是享受那有惊喜也有伤心、如花草般迷乱人眼的生活。
拥有生活,就拥有了一种现实。只有当我们融进生活的时候,才会感到活着的踏实。
生活是一杯酒,只有用心去喝、去品、去醉,才能尝到它的甘醇和芳香。心情不舒畅、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的要求太高、太苛刻;日子太平淡、太空虚,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过生活。不要太苛求永远的辉煌,一切琐碎加起来才是生活的全部。
在本书创作过程中,以下各位老师做了大量的协助编写工作,他们是:岳朗、谭智丹、卢志坤、孔令登、张小局、刘志海、刘宽、丁明拥、李婷婷、张帆、卢鸿佳、刘春光、李超、李鸣、张薇薇、王德祥。不能在封面上一一署名,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在创作过程中,撷取了一些精彩的短文,由于其来源广,有个别作者的地址不详,无法取得联系,所以希望作者能给予谅解,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凡认定自己是本书撷取短文的作者,敬请与我取得联系,只要情况属实,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本书在编辑整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足,真诚地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我们修正和完善,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什么是生活,我们又是在为谁生活?
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对将来有着种种假设,想象着自己在千百万人中脱颖而出,金钱,不是问题;名誉,不是问题:房子,不是问题;车子,不是问题……只要自己努力,一切都会有的。
可是,当我们踏上生活的快车,才发现生活根本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它充满了艰辛,充满了无奈。没有势力、没有背景的人,被那些”天生高贵”的人远远地甩在后面,无可奈何。钱,总是一分一分地去挣,花起来却像流水一样悄无声息。在别人轻蔑的眼神中我们明白了,社会是残酷的,竞争是残酷的,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残酷的。于是,我们不得不挣扎,不得不拼命,只为了能够心安理得地主宰自己的生活。
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和拼命,我们终于过上了自己梦想中的生活:安稳,富足。可是,为什么总觉得现在的生活过于平淡?
生活本来就是平淡如水的。像一杯茶也好,像一杯酒也罢,都是自己品出来的味儿。有多少轰轰烈烈,有多少似水柔情,有多少生离死别,有多少酸甜苦辣,还有多少动人,心魄,这些或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打动着、感染着我们。说实在的,你是愿意经历这些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还是愿意过自己波澜不惊、恬淡安乐的小日子?
大多数人想过的其实就是平静的生活、平淡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固然有些碌碌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也似乎有些单调,但是仔细想一想,谁说这样的日子不是已经很难得了呢?能够保持这样的日子、保持这样的心态,本身就是对生活最深刻的解读。
可能有些人会说,小富则安是一种不求上进的表现,是胸无大志。可毕竟这样的日子已经是经过奋斗得来的,已经是普通老百姓的期望值了。想得太多、想得太大,毕竟不是人人可为的事情;埋怨太多、牢骚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做一个小小的老百姓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脚踏实地地去生活,实实在在地过日子,这些大实话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得到的。钱没了又有了,丢了的又回来了,富的变穷了,穷的变富了,股票套牢了,基金挣少了……生活演绎着多少人间的沧桑故事,作为“胸无大志”的老百姓,只有咂舌的份儿,社会上、生活中总有我们看不懂的事情。 看着遛早的”银发族”,看着洋溢天伦之乐的百乐图,看着年轻的父母在接送孩子,看着莘莘学子在苦读,看着驾车的、等车的、挤车的、走路的人群,看着穿梭于乱哄哄的农贸市场或高档自选超市的人们,还有那忙忙碌碌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人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生活着、反思着、选择着。
现在所拥有的,就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安安全全、健健康康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大理想,小日子,这才是最惬意的生活。
对于开篇提出的那个问题,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吕维刚编著的《你到底在为谁生活》讲述了: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生命总是与时间、与妥协、与代价同步向前。最初那个朝气蓬勃、敢说敢做的人,最后可能变得精明世故甚至虚与委蛇,社会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最初的颜色。
我们无数次地问自己:这还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今后的生活又该如何继续?心灵的困窘让我们迷失在了黑暗的夜里。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来突破心灵和生活的困境,我们可以依靠的,唯有自己最真实的内心。阅读《你到底在为谁生活》,让我们了解生活的意义。
你在为谁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寻找自己的答案,过自己的生活!心灵需要洗礼,或许,只有深刻地思考才能帮助我们走出迷茫。生活没有尽头,或许,只有用心地品味才能帮助我们享受人生。生活,让我们变得聪慧,变得坚忍,变得成熟。阅读吕维刚编著的《你到底在为谁生活》,让我们了解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