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投资基金组织治理效率问题为核心,以新制度经济学及相关的经济学前沿理论为基础,围绕影响治理效率的三大治理要素及其功能释放条件展开,对投资基金组织治理和主要的制度安排进行规范研究并作实证分析,借鉴国际上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模式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搭建了我国投资基金组织治理体系的一般模式,设计了一套投资基金组织治理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书可供投资基金投资者和相关管理、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问题一直困扰着金融理论界和实业界,如何彻底解决因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而客观存在的治理效率问题,成为经济学家和金融实业家孜孜不倦的追求。
本书以投资基金组织治理效率问题为核心,以新制度经济学及相关的经济学前沿理论为基础,围绕影响治理效率的三大治理要素(组织形式、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及其功能释放条件展开,对投资基金组织治理和主要的制度安排进行规范研究并作实证分析,借鉴国际上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模式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搭建了我国投资基金组织治理体系的一般模式,设计了一套投资基金组织治理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完善我国投资基金组织治理体系的建设,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和基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可供投资基金投资者和相关管理、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当前中国基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公司治理理论的总体研究状况
1.2.2 国内外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研究状况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创新观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观点与学术地位
2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要素及效率函数分析
2.1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要素构成
2.1.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设计要旨
2.1.2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要素构成
2.2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要素分析
2.2.1 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分析
2.2.2 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分析
2.2.3 投资基金治理机制分析
2.3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效率函数和优化路径
2.3.1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效率函数
2.3.2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优化路径
3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的要素功能与协调性分析
3.1 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功能释放
3.1.1 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功能效率的影响因素
3.1.2 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的效率分析
3.1.3 公司制投资基金的效率分析
3.1.4 信托(契约)制投资基金的效率分析
3.2 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的功能释放
3.2.1 投资基金的董事会制度分析
3.2.2 投资基金独立董事的职责及其功能分析.
3.2.3 当前投资基金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3.3 投资基金治理机制的功能释放
3.3.1 投资基金用人机制分析
3.3.2 投资基金激励机制分析
3.3.3 中国投资基金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考
3.4 组织形式、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协调分析
3.4.1 要素功能发挥的博弈过程
3.4.2 组织形式、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间的协调过程
4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要素与社会环境间的协调性分析
4.1 投资基金的政府与法规监管分析
4.1.1 政府与法规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4.1.2 政府与法规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
4.1.3 中国的政府与法规监管模式再造分析
4.2 投资基金信息适度披露制度分析
4.2.1 信息披露制度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4.2.2 信息适度披露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4.2.3 中国现行信息披露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4.3 投资基金托管人制度分析
4.3.1 基金托管人制度概述
4.3.2 基金托管人地位辨析
4.3.3 基金托管人职责分析
4.3.4 中国托管人制度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5 中国投资基金组织治理体系设计
5.1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5.1.1 组织治理体系相关理论简述
5.1.2 组织治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最优组织形式——公司合伙制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初步构想与分析
5.2.1 在有限合伙制中引入公司机制
5.2.2 为合伙企业引进公司机制提供法律保障
5.2.3 将有限合伙制机理引进公司制
5.3 中国投资基金组织治理体系的框架设计
5.3.1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体系框架
5.3.2 对上述体系框架的说明和分析
5.4 投资基金组织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4.1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简介
5.4.2 关于中国投资基金组织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思路
5.4.3 中国投资基金组织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