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文学语言理论”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私人感觉的生命本体论意义、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实质辨析、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哲学目的与论证方法、文学言语的对话性特征等内容。
引论
一、语言的失落:文学语言修辞学建构
二、语言的自觉:文学语言学学科建构
三、语言的生命回归之旅:文学言语私有性研究宗旨
第一章 语言境域中的“文学是人学”
第一节 主体的焦虑:文学语言修辞学研究中的“人”
第二节 主体的迷惘:文学语言形式主义研究中的“人”
第三节 主体的回归:文学语言生命本体论研究中的“人”
第二章 私人感觉与私人语言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哲学目的与论证方法
第二节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实质辨析
第三章 私人感觉与个人化表达
第一节 私人感觉的生命本体论意义
第二节 私人感觉:文学言语活动的渊薮
第三节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特征: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
第四章 私人感觉与文学言语
第一节 文学言语与生命的内在同一性
第二节 文学言语的对话性特征
第三节 “自我”的完善: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审美后效
第五章 文学的突围: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话语衍生
第一节 “立象尽意”——内在情感的自我赋形
第二节 “言外之意”——内在情感私密性的保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