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文集集中评论中国医改。本书的重点还是基于可观察经验事实的分析和解释。倒不是说,这几年关于医改的讨论和辩论,对本系列评论的写作没有什么影响。不是的。无论同意还是不同意,医改辩论中的判断、见解、论点和论据,经常就是“刺激”作者展开论述的直接推动力。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序:真理总是具体的
一、真是“市场化”惹的祸?
这算哪门子“市场化”?
医疗服务的资源动员
“政府主导”恰是问题所在
令人尴尬的“公立医院”
医院甚于“招待所”
天价医药费损害他人吗?
医疗服务是开放最差的部门
价格管制的重负
“红包”是与非
药的问题在哪里?
国家药监局的教训
相对价格至关紧要
二、全盘公医历史梦
全盘“公医”是个梦
不尽如人意的全盘公医
解读赤脚医生
从赤医到乡医
历史上的乡村医生
农民缺医少药的原因
批评里的教益
重乡岂能轻城乎?
摆不平的城与乡
不开放焉能兼顾城乡
“中医不姓中”的原因
中医与西医的分叉
行医资格的国家管制
法外行医的空间
需求膨胀与供给障碍
三、宿迂的启示
也谈宿迁医改(上)
也谈宿迁医改(下)
管办合一是症结所在
宿迁医改的普遍意义
公共卫生是政府首要责任
“公用品”的正面与反面
宿迁的医院改制
医院本位论
医院改制不容回避
营利医院和非营利医院
医疗服务的品质考核
非营利医院以民办为优
四、谨防事与愿违
“包而不办”是严重问题
——以“英国医疗模式”为例
恻隐之心的经济学
社保的初衷
错得离谱的测算
“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限制条件
医改的唯一关键是坚持改革
附录:对世界卫生组织《和谐社会与健康:构建惠及全民的中国卫生保健体制》的评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