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故事,正说其缘。
《说曹操》为曹操的杰出人生提供历史大家的解读。王仲荦先生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说曹操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仲荦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曹操故事,正说其缘。 《说曹操》为曹操的杰出人生提供历史大家的解读。王仲荦先生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内容推荐 王仲荦先生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王仲荦先生拥有一个历史学家最朴实的人文关怀,对生存在动荡时代的底层民众给予了深刻的同情。 目录 第一章 崩溃中的东汉帝国:曹操出生的时代 1. 帝国的危机 2. 农民的流亡与起义 3. 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4. 宦官集团的覆灭与董卓入京 5. 军阀混战 第二章 争夺兖州的统治权 1. 曹操的出身 2. 参加西园新军统帅部与退出洛阳 3. 起兵陈留与取得兖州的领导权 4. 进攻陶谦、残破徐州 5. 与吕布争夺兖州统治权 第三章 统一北方之基础 1. 拉拢强宗豪族 2. 勾结士族 3. 迎汉帝都许 4. 兴置屯田 第四章 统一北方与天下三分 1. 进攻张绣 2. 取徐州战官渡的战略方针 3. 取徐州、擒吕布 4. 官渡之战 5. 灭袁绍诸子取河北 6. 对三郡乌桓的胜利 7. 进取荆州与赤壁之战 8. 破韩遂、走马超 9. 进取汉中与得而复失 10. 利用孙权消灭关羽 11. 进击乌桓、降服鲜卑 第五章 “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之死及其在历史上的评价 1. 曹操之死 2. 曹操生平轶事 3. 对曹操的历史评价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崩溃中的东汉帝国:曹操出生的时代 4.宦官集团的覆灭与董卓入京 当黄巾大起义爆发时,东汉政府想组织一支新军,来加强拱卫首都的力量,在“西园”成立统帅部,因此这一支新军称为西园八校尉。以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连大将军也都得受他指挥,实际上成为全国的最高统帅。这一支新军中,又有“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士夫地主集团核心人物袁绍任中军校尉,也就是副统帅。当时士夫地主集团中特出人物很多,其所以叫袁绍来担任这一角色,是由于袁氏曾和宦官袁赦攀过本家,和宦官集团比较靠拢的缘故。 灵帝死后,外戚何进(少帝舅)任政,袁绍说何进,诛宦官。进杀蹇硕,取得了西园八校尉的指挥权,又想彻底消灭宦官集团,而进姊何太后不答应。进乃召董卓于并州,准备在董卓军队开进洛阳之后,立即解决宦官。宦官段珪等先发制人,杀何进,劫少帝出走。袁绍勒兵反攻,悉诛宦官凡二千余人。 宦官的势力虽彻底消灭,董卓的军队却开进了洛阳。这样,东汉帝国的大权又落进董卓的手里去了。 董卓是西北国防军的首脑,他的军队构成成分,除了汉人以外,还杂有羌胡族的雇佣兵,纪律非常坏。进入洛阳之后,他的兵士“淫略妇女,剽虏资物”。有一次派兵去阳城(河南登封县),正是春季祭社的日子,卓军突然把人民包围起来,男子头全数割下,挂在车辕和车轴上,载妇女财物,歌呼回到洛阳,声称击“贼”大胜。 董卓擅政之后,杀何太后,废何太后子少帝,立少帝弟协为皇帝(献帝),自称相国。 董卓对拉拢士夫地主的工作也做得非常不好,以致失去了他们的支持。当时袁氏的势力,“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消灭宦官时,袁绍又出了大力。可是董卓与袁绍发生了摩擦,逼得袁绍逃出洛阳,投奔河北。卓又尽诛袁氏家属,于是关东(潼关以东)州郡,纷纷起兵,推袁绍为盟主,共同声讨董卓。 董卓看着洛阳受到关东军威胁,而黄巾余部郭太这时又起义于西河之白波谷(在山西临汾县),人数已发展到十多万,有渡河截断董卓后路的可能。于是他匆忙地挟了汉献帝退至西北军的根据地长安。卓人关之后,“又稍诛关中旧族,陷以叛逆”,更弄得统治阶级内部上下离心,人人自危。司徒王允联络董卓部将吕布等共杀卓,并其宗族。卓死后,卓部将李傕、郭汜等,收集残部,攻破长安,杀王允,关中大乱。 5.军阀混战 西北军与关东军混战的过程中,董卓撤出洛阳时,火烧洛阳三日不绝,“城内扫地殆尽”,洛阳周围数百里内城市村庄,都被烧得精光。卓驱洛阳人口数百万人关中,这数百万人民,在路上,饥饿困顿,积尸满路。 卓退至长安时,长安几百里内,尚有人口数十万。卓死后,卓部将李傕、郭汜攻破长安,接着傕、汜又互相攻击,纵兵掠夺四十余天,长安成为空城。谷一斛,价至五十万文,豆麦一斛,价至二十万文。史称:“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关中全境,遭到这次灾难,人民死亡逃散,二三年间,“无复人迹”。 关东州牧守相,起兵讨董卓,军于荥阳,纵兵抄掠人民,人民死伤很多。后来又互相攻击起来,正如《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中所说:“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大抵当时最富庶的地方,也就是战争最激烈的地方,如陈留、颍川两郡,《续汉书·郡国志》:陈留户十七万七千,口八十六万九千;颍川户二十六万三千,口百四十三万六千,都被杀掠一空。颍川郡属县鄢陵(河南鄢陵县),旧有民户五、六万家,经过战火浩劫之后,只剩下数百民户,古代世界人口集中的黄河流域,造成了“千里无人烟”与“白骨蔽平原”的悲惨世界。 随着东汉帝国崩溃而来的,是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生产组织也被破坏无余,这样,就自然地招致了人为的饥荒。“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赢,民人相食,州里萧条”(《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刘备在广陵,“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曹操军“乏食,(东阿人程)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三国志·魏志·程昱传》注引《世语》)。军队有武力可仗,犹乏粮食,一般人民的饥饿死亡,更可想而知了。 人民以锋镝余生,逃走之四方,青徐人民流徙入幽州者,百余万口。关陇人民流徙入荆州者,十余万家;流徙至益州者数万家;流徙至汉中者又数万家。京洛之民流徙东出,至徐州者十余万口;南阳之民,亦多流入益州;荆州之民,又移诣冀州;皖北苏北人民,东渡长江,一次就有十余万户之多。此外如避难辽东,或远至交州,又以成千成万计算。 自公元二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就已流行一种凶猛的疠疫,至此疫势更加猖獗,人民在兵乱流徙之外,还要受到疠疫可怕的侵袭。“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续汉书·五行志》注引魏陈思王说疫气语),这又增加人民死亡的数字。 大流徙、大死丧的结果,中原户口,十不存一。曹魏景初中(237—239)蒋济上疏称:“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后汉桓帝永寿二年(156)时,全国有户一千万以上,人口五千万以上。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得户二百四十五万余户,一千六百六十万余口。经过了一百多年,人口反而减少,只剩下三分之一。 P22-2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