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健康与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60%取决于生活方式;15%为遗传因素;l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因素。由此看来,我们能左右自己健康与否的可改变因素竟占六成,也可以说,“生命在自己手中,健康由自己掌控”。
本套书汇集了数十位国内顶级医学专家、博士导师、心理学家的几十年行医经验,针对国人的体质、健康状况等,浅显易懂地从保健、养生、医疗等方面,引导人们关注健康,从小处入手,排除错误观念,真正做自己的医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医生的忠告(怎样不得病养生篇)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刘克玲//陶金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的健康与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60%取决于生活方式;15%为遗传因素;l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因素。由此看来,我们能左右自己健康与否的可改变因素竟占六成,也可以说,“生命在自己手中,健康由自己掌控”。 本套书汇集了数十位国内顶级医学专家、博士导师、心理学家的几十年行医经验,针对国人的体质、健康状况等,浅显易懂地从保健、养生、医疗等方面,引导人们关注健康,从小处入手,排除错误观念,真正做自己的医生。 内容推荐 有—条毛主席语录,并没有印进语录本里,也是老人家说的,他说的是自己的养生保健经验:“基本吃素,坚持走路,遇事少怒,劳逸适度。”后面还有一句话:“平时注意饮食、阳光、空气;病时主要靠药物治疗。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医生最后也要死。”老人家说得对极了。 本套书汇集了数十位国内顶级医学专家、博士导师、心理学家的几十年行医经验,针对国人的体质、健康状况等,浅显易懂地从保健、养生、医疗等方面,引导人们关注健康,从小处入手,排除错误观念,真正做自己的医生。 目录 一、养生篇 1.体育者,养生之道;用脑者,长寿之道 2.不活九十多就是您的错 3.细节决定活百岁 4.养生其实很简单 二、防病篇 1.病分三类,医分三种 2.有胸痛上医院 3.三分之一的癌症诊断有误 4.预防癌症关键理念:四点八分王 5.五个“一点”,远离糖尿病 6.男人三大病 7.最适宜的减肥方法 总语:健康全靠你自己 试读章节 我跟我爱人都是研究健康学的,健康学就是从宏观多学科研究人的健康的科学,我们又称之为生命管理科学。一个人什么都要管,但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的健康,管好自己的生命,要把健康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健康是政府、人民、家庭交给每个人的重要任务,健康就是战斗力,健康就是生产力,健康就是金钱,健康就是效益,健康就是GDP。健康是当代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关心的重大科学。大家都想健康、都想长寿、都在追求、都在实践,但如何做到健康?不仅做到身体健康,还要做到心理健康,怎么做?如何对待只有一次的生命?什么都有两次,惟有生命只有一次,如何把生命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大家都在探索、实践,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理论上准确回答,从行动上完全做到的。对待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一样,态度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结果完全不一样。 如何提高生命质量,是个系统工程,不能靠一方面。你锻炼身体很好,一回家就跟老婆生气吵架,你一样得癌症。所以要全方位,综合治理,要懂得科学养生,科学养老。想健康长寿,必须做到五方面。广大群众说,这是通往健康长寿大门的五把金钥匙。通过20年的实践检验,已成为千百万人的健身理论。 第一把金钥匙:积极锻炼身体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首要途径 1.动则不衰——生命在于运动 人是高级动物,动物就得动,要活就得动。很简单的道理。一定要懂得科学的动,懂得适当的动,一定要终身的动,世界上从古到今都主张运动,当然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不能偏离的。古人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动则不衰。”现代人讲,“生命在于运动”。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颜习斋讲过运动的重要性,他说:“一人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世界动则世界强。”我们国家解放以前是“东亚病夫”,深受人家的欺侮,而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很注重健康。毛泽东同志很重视锻炼,他有理论,有实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早就讲“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他对年轻人讲“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无德智也”。给学生讲三好,身体好是第一好,没有身体好没有一切。所以一定要重视并懂得锻炼身体。锻炼对人体各个系统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都有好处,对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预防富贵病都有好处。 现在美国人64%以上参加体育锻炼,我到美国去,星期六、星期天想买点吃的东西,到街上一看,没有一家开门,全部关门,干什么去了?锻炼去了,旅游去了。日本70%的人参加锻炼,到了星期六、星期天全家人出去锻炼成了自觉的行为。新加坡40%的人锻炼身体。我们与这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几年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根据最近对我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发现,16岁以上的体育人口(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活动不低于30分钟)达18.3%,虽然比1996年增加了2.8%,但年龄结构上没有变化,仍是“马鞍形”,低、高年龄明显高于青、壮年。调查显示:年龄在16~25岁的体育人口,占该年龄段总数的33.4%,而年龄在26~4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最小,占该年龄段的15%以下。不少人到了这个年龄段,由于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负担,放弃了体育锻炼,但中年是患病率和发病死亡率最高的人群,如何动员这部分人群参加体育锻炼是关键。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锻炼,珍惜生命,情况有所改变。 2.运动——保护好你的生命线 一个健康人的标准,首先是心脏循环系统功能良好,所以千万要锻炼心脏和血管。一个人安静的时候,一平方厘米的肌肉微血管仅张开约80条,很多微血管是封闭的,一旦活动可以张开约1000条到2000条,整个循环代谢旺盛,很多微血管都相通了,缺血缺氧都会改善,可以大量吸收营养,大量吸收氧气,细胞质量就高,生命力就强,心血管病就少。 坚持每天锻炼,坚持每天走路,半年以后心脏功能要增加50%,经常锻炼的人心率每分钟跳60~70次,不爱运动的人每分钟跳80—90次。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都是这样。有一次我碰到一位大款,38岁,赚了几千万,叼个烟卷,胖得很,还美得不得了。听说我是搞健康教育的教授,劝大家不抽烟,少喝酒,少吃肉,他说那是不会享受。“你看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想抽什么就抽什么,我生活就很好。”他38岁,那年我62岁,本来是儿子辈的,我叫他老弟,我说:“老弟,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你现在不一定有我健康,你将来不一定有我活得长,不信咱俩就测一个指标,生命指标,我们互相摸摸脉,看看有什么不同。”结果他的脉搏,是玄脉,粗大而强,蹦、蹦、蹦,硬化了,38岁,一分钟心跳89次。而我的脉,一分钟心跳52次,而且弹性较好。当然我们到这个年龄还是有点轻度硬化,但我的血管弹性非常好,超过一般不锻炼的中年人。科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心脏一生要工作25亿次,不要说我52次,他89次,就是我一分钟跳55次,他一分钟跳75次,我比他一分钟少跳20次,我的心脏比他多活20年。我52次,他89次,我比他少跳37次,所以我能比他多活30年。 某部队机关抗洪后查体发现,领导和机关干部普遍肝脏不太好,心血管不太好,我便忠告他们,你们将来要抗自己的“洪”啊,心脏和血管你不保护它,你不爱惜它,到时候也会像长江、黄河一样堵塞,一样要破裂。长江6300公里长,黄河5464公里长,我们身上大血管、小血管、毛细血管、微血管共1O万公里长,最小的微血管只有3微米,一根头发的1/20,只能通过一个红细胞。 心血管是生命线,怎样保护生命线,怎么不损害生命线,怎样锻炼生命线呢?现在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甚至在糟蹋、在损害自己的生命线。能活长吗?我从小喜欢锻炼,小时候我就喜欢爬树,下江河游泳,上中学时是体操队员,上大学的时候,我参加了校足球队、篮球队、手球队、田径队。我踢足球踢到40岁。我从中年到老年一直坚持锻炼,再忙也要坚持锻炼。我曾经带领40个中老年人,跑步跑到临潼,还曾经带领10个人都是我们第四军医大学的教授和领导干部,从西安出发,行程13天,每天骑车300里,骑车到北京。P5-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