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华业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

本书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

内容推荐

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本书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

目录

第一章 奠基李家天下——高祖

 1.贵族出身:好风凭借力

 2.晋阳起兵:时逢乱世,英雄辈出

 3.拥立新君:师出有名,建李唐天下

 4.大一统:征战全国,力克群雄

 5.各色朝臣:容百家为李氏所用

 6.百废待兴:创业之初,万事开头难

 7.府兵制:亦农亦兵,利家利国

 8.太上皇帝: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二章 开盛世天朝——太宗

 1.悲歌玄武门:与其坐以待毙,弗如先发制人

 2.文官武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吏制改革:集思广益,避免专权

 4.修《氏族志》:纵观天下,唯李氏独尊

 5.贞观之治:得民心者得以稳坐高位

 6.贬佛抑道崇儒:因势利导,为我所用

 7.从谏如流:兼听明,偏信暗

 8.贤后长孙:相夫教子,母仪天下

 9.凌烟阁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10.侯君集谋反:成也太宗亡也太宗

 11.远交近攻:扬李唐国威,胁四海臣服

 12.金丹毁身:功大于过,瑕不掩瑜

第三章 守成之君——高宗

 1.太子之位: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2.平高阳谋反: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即出手

 3.启用罪臣:恩威并重,以求忠君之士

 4.以废后立威信:皇权初试,君临天下

 5.武后手段:为树威信,谋杀重臣

 6.司法与边事:文治武功,逞父遗风

 7.委政武后:君子不与命争

第四章 血雨腥风女皇路——武则天

 1.人选宫廷:缘起太宗,受宠高宗

 2.天后参政:初登政治舞台

 3.重订《姓氏录》:提高武姓地位

 4.数易太子:凭谁问“虎毒不食子”

 5.谅贤而用:视死如归的刘苑

 6.武周帝位:革唐命,竟是武家天下

 7.打击异己: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

 8.任用酷吏:以高压政策对决夫权社会

 9.内宠之乱:位高权倾,姑息养奸

 10.难议子嗣:于自家与夫家中取舍

 11.五王政变:还政李族,无奈的结局

第五章 孱弱天子——中宗、睿宗

 1.废立之间:任皇权摆布的棋子

 2.纵容韦后:后宫干政,朝纲大乱

 3.狠毒妻女:野心膨胀,为所欲为

 4.摇摆之间: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5.太平之死:为皇权,姑侄一争到底

第六章 高处不胜寒——玄宗

 1.外贬功臣:欲使其“悠闲自保”

 2.“友爱”兄弟:故作姿态难掩猜忌

 3.掌控禁军:以忠诚之仕确保帝王安危

 4.废后不立:控制内宫势力

 5.明皇手段:以俭治国,毁财树威

 6.一日诛三子:最难皇家骨肉情

 7.奸相当道:口蜜腹剑,试图扳倒太子

 8.宠遇杨氏:外戚专权,终招大祸

 9.马嵬兵变:贵妃既死,谁是主谋

 10.凄凉晚景:繁华盛世,过眼云烟

第七章 国难称王——肃宗

 1.忍辱负重:险象环生的太子生涯

 2.趁乱执政:不失时机,终成大事

 3.良娣弄权:江山残破,无心内宫

第八章 平叛天子——代宗

 1.宦官干政:内大臣的迅速崛起

 2.大乱之后:江河残破,帝王奈何

 3.异族频扰:无回天之术

第九章 力求革新——德宗、顺宗

 1.对待朝臣:用人当疑还是用人不疑

 2.姑息藩镇:凭谁问“藩岳坐镇,辅我京师”

 3.宦官典军:是无奈还是悲哀

 4.两税法:划时代的赋税改革

 5.重病即位:稳坐二十余载的皇太子

 6.二王八司马:有志革新,雄心未竞

第十章 中兴名君——宪宗

 1.内禅之谜:成大事者不拘小义

 2.大臣遇袭:天子脚下,为所欲为

 3.裁制藩镇:坚决用兵,英主伟志

 4.元和礼佛:人算不如天算

第十一章 短寿天子——穆宗、敬宗、文宗、武宗

 1.子以母贵:皇三子登基

 2.纵情享乐:万民之君,居之有愧

 3.无心政事:在其位不谋其事

 4.牛李党争:明争暗斗所为何来

 5.敬宗之乐:有其父必有其子

 6.文宗之道:同父所生,天渊之别

 7.甘露之变:不以成败论君王

 8.武宗所为: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9.内忧外患:李党贤相平定之功

 10.大举灭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十二章 唐末贤君——宣宗

 1.终结牛李党争:深藏不露,隐而待发

 2.科举选官:能者上,庸者下

 3.宰相和宦官:平衡内外,为我所用

 4.不怒自威:恭谨节俭,惠民爱物

 5.严律宗亲:家事不为,岂可治国

 6.仙丹误命:宿命如此,无法逃离

第十三章 骄奢之主——懿宗

 1.混沌继位:天子出自十六宅

 2.暴敛钱财:成由勤俭,败由奢

 3.怒杀御医:滥用皇权,天理难容

 4.镇压起义:官逼民反,强弩之末

 5.广建佛院:倒行逆施,佛不佑唐

第十四章 末世弭音——僖宗、昭宗、哀帝

 1.阿父掌权:山河裂变终归西

 2.企图治国:恶贼当道,回天乏术

 3.任人宰割:昨日黄花,东流之水

试读章节

公元617年7月,李渊父子誓师于野,准备进占关中。当时,除了正面的隋军外,李渊还面临左侧东路洛阳附近李密的几十万瓦岗大军的威胁。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李渊在进军途中多次致书李密,要求联合。

本来,李密的政治目的,也是入关,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但由于瓦岗军兵力集中在洛阳附近与隋军作战,所以无暇顾及入关之事。现在眼看李渊要捷足先登,李密很不甘心,他给李渊回信,自称为盟主,要求李渊亲自带兵,来河内郡面结盟约。

李渊接到信后,毫不犹豫地决定承认李密为盟主,先稳住李密,借他的力量牵制住洛阳的隋军,让他们不得西顾,李密在洛阳也无法脱身,这有利于晋阳义师集中全力,抢先占据关中。所以,表面上李渊故意低声下气,使李密自觉骄傲。在给李密的回信中,李渊一方面大肆吹捧李密,尊他为天下的救世主;另一方面称自己年老体衰,将来如能封王于唐,也就很满足了。同时李渊又以安辑汾晋地区为借口,隐蔽自己抢先进入关中的真正意图,并婉言拒绝去河内郡会盟。

李密收到李渊的信后,洋洋自得,从此对李渊进兵关中之事不闻不问,只专门对付隋军,李渊父子则长驱直入关中。结果李密在与隋军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只好投奔李渊。

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李渊热情地将前来长安投靠的李密迎进,常以兄弟相称,并且将表妹嫁给他。哪知李密降唐以后感觉李渊封给自己的官太小,他非常失望,从而产生了去河南寻找旧部,重新发兵起事的念头。李渊得知以后便想将他请入朝中问个清楚,李密自知事情不妙,本想强闹出城,但最终被唐廷军队围歼。

占据江淮地区的杜伏威于大业十三年进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总管,进用“士人”。武德元年(618年)移居丹阳(今江苏南京),上表隋越王杨侗,被任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唐军围攻丹阳,使人招降杜伏威,杜伏威降唐,被封为吴王,任江、淮以南安抚大使。刘黑闼兵败被杀后,杜伏威使部将辅公柘留守丹阳,自请入朝,被留在长安。武德六年(623年)秋,辅公柘率领江淮义军在丹阳反唐,自称宋帝,唐借故杀掉杜伏威。李渊又派大将军李孝恭、李靖、李世勋等分路进攻,武德七年(624年),辅公柘率军自丹阳出走,被地主武装捕获,送唐营处斩,江南、淮南从此也成为唐朝的辖区。

李渊以巩固关中为荡平群雄的战略出发点,紧接着平定了河陇与河东,稳固了李唐帝国的根基,继而进兵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及周边地区,到武德七年(624年),只有朔方的梁师都继续与唐为敌,其余各地基本实现了统一。梁师都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朔方起兵反隋,攻占雕阳、弘化、延安等郡,自称皇帝,国号梁,年号永隆,依附突厥贵族,受封为“解事天子”。贞观二年(628年),唐军最终消灭了梁师都。至此,李氏家族真正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渊的征战生涯中,除了他的儿子们,还有一位能干的女儿平阳公主,她的表现极为出色。平阳公主是李渊的第三个女儿,窦氏的爱女、李世民最亲近的妹妹。她是一位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平阳公主16岁时,李渊将她嫁给了柴绍,定居长安。李渊在遥远的山西边境驻守,远离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只有李世民与他相随。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反隋约柴绍到太原密谈。柴绍与平阳公主商量,考虑到如若二人一起离去,担心事情被发现。平阳公主不愧是李氏后代,巾帼英雄,她让柴绍一人离开而自己立刻动身回到鄂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变卖家产,招引山中亡命之徒数百人,起兵响应李渊。她又派家丁说服附近的“盗贼”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归顺于已。这支义军,军纪严明,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对她肃然起敬,时称“娘子军”,并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很多人投奔而来。平阳公主在军事上很有见地,她不但为李渊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而且当李世民转战渭北时,平阳公主的娘子军积极进行配合应战,使得李世民连克强敌。李渊进入关中后,派当时在李世民手下带兵的柴绍前去迎接平阳公主,夫妻会师渭河北岸,与李世民共同攻打长安。李渊登基后,逢年过节给这位军功赫赫的公主的赏赐都数倍于其他女儿。P10-11

序言

大唐王朝(618—907)是中华民族封建时期的中兴时代,它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唐高祖李渊起兵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李唐王朝得以建立,历经289年,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时期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大唐王朝一直向前蓬勃发展。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还是外交、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高祖李渊在隋末天下大乱中,力克群雄,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夺取了皇位。之后,为了一统天下,李渊率部先后与河北窦建德、领导瓦岗寨起义军的李密、刘武周、杜伏威等势力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在太宗李世民初期实现了天下统一。

太宗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尽管他的皇位是通过在“玄武门”兵变的刀光剑影中胜出而获得的,但是他登基后,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从各方面促进了唐朝的发展。在政治上,唐朝沿袭了隋制,并逐步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代替前朝的“三师”和“三公”,加强了皇帝的统治力。同时,更加完备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它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大臣的选用方面,太宗李世民摒除偏见,将秦王府幕僚与高祖旧臣及原太子的部属统一起来,为自己所用,使他们在朝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君臣齐心协力缔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高宗李治在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之中,不算是最出色的。他能够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舅舅长孙无忌的大力支持。在太子之争中,李治坐收渔利,而他的治国之策,完全沿着其父的道路前行,成为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守成之君”。但他仁弱的个性,给了他的皇后武则天以一展身手的机会,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唯一一位“千古女皇帝”。

武则天通过掌控唐高宗进而一步步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进行控制,最终夺取了李唐政权。为了稳固武氏家族的统治,她不惜打击高宗时的旧臣,又采取了包括任用酷吏、鼓励告密等在内的多种手段来维持强权政治。在武则天时期,武三思等武氏家族成员与武则天的男宠们都仗势而兴风作浪。最后,武氏家族大势已去,加之民心所向,又将皇权还予李氏家族。

正所谓“历史是鲜血写成的,江山是白骨堆成的”。帝王、权臣、英雄、宦官、后宫,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君主,为了巩固其自身统治,要千方百计地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与自己相抗衡的势力作殊死斗争。这种斗争有时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有时则悄无声迹,暗中较量。但无论怎样,其结果必将是二虎相争,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你死我活……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旨在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王朝那段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