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出现在北宋、南宋两朝的总共135个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大多没有确切的解释,有一部分学术界仍在继续讨论。像宫廷部分的太祖死因、金匮之盟的有无、南归的柔福帝姬的真假等;像名人部分的包青天断案是不是料事如神、武当内家拳的张三丰究竟是哪一个、岳飞的死因是什么等;像民间部分的毕异的职业问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机构印发的、天妃妈祖的身世之谜等;像战争部分的对“气死金兀术,笑死宋牛皋”典故的事实探究以及岳飞大破“拐子马”历史记载的分析等,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探索,并且这种探索研究还将继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历代秘闻轶事(宋朝最新图文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诸葛文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出现在北宋、南宋两朝的总共135个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大多没有确切的解释,有一部分学术界仍在继续讨论。像宫廷部分的太祖死因、金匮之盟的有无、南归的柔福帝姬的真假等;像名人部分的包青天断案是不是料事如神、武当内家拳的张三丰究竟是哪一个、岳飞的死因是什么等;像民间部分的毕异的职业问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机构印发的、天妃妈祖的身世之谜等;像战争部分的对“气死金兀术,笑死宋牛皋”典故的事实探究以及岳飞大破“拐子马”历史记载的分析等,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探索,并且这种探索研究还将继续。 内容推荐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堪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很多极其辉煌的奇迹和难以解释的谜团。有人曾将历史比作漫漫星空,将历史上出现的人或事比作那斑驳绚烂的星空中的一颗颗闪耀的星。这些星星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耀眼清晰、明灿可鉴,代表着被史家详细记载的史料,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历史;第二种星忽隐忽现、晦暗冥远,它们或者记录不全,或者资料遗散,或者传闻过多,成为历史星空中一个个不可测度的遗点,人或事的真实面目早已逃离了人们的视力范围。 《中国历代秘闻秩事——宋朝》一书所要展示给读者的就是中国历史星空中关于宋朝的第二种星星,它们虽然似薄雾隔开,其真相不能尽为后人所知,但正是这样的模糊朦胧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无论是研究宋史的学者,还是宋史的爱好者们,都给予了这样一个幽暗的星群以很多的关注。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回顾中华民族的伟人行列,宋代以功业而彪炳史册的相当罕见,岳飞战功赫赫,但后人缅怀他,主要是因为他是抗金的民族英雄。而以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光彩令后人高山仰止的却远较其他朝代为多,范仲淹、包拯、司马光、李纲、文天祥、…乃至许多以立言而名传后世的理学家、文学家,例如张载、朱熹、陆游、辛弃疾等,也都以他们所立之言体现的理想人格与爱国情操为后世所称道;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宋朝成为土大夫最受重视的朝代,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说不尽道不完的谜一样的故事。 本书汇集了出现在北宋、南宋两朝的总共135个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大多没有确切的解释,有一部分学术界仍在继续讨论。像宫廷部分的太祖死因、金匮之盟的有无、南归的柔福帝姬的真假等;像名人部分的包青天断案是不是料事如神、武当内家拳的张三丰究竟是哪一个、岳飞的死因是什么等;像民间部分的毕异的职业问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机构印发的、天妃妈祖的身世之谜等;像战争部分的对“气死金兀术,笑死宋牛皋”典故的事实探究以及岳飞大破“拐子马”历史记载的分析等,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探索,并且这种探索研究还将继续。 本书秉着全面、生动、具有说服力的方法进行辑录,也适当地采取丁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强文章的可知性。另外,在其中的一些问题上,笔者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和读者一起探讨这些历史事件,还历史一个“清白”。 目录 一、宫廷秘闻 1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谜 2 “杯酒”如何“释兵权” 3 赵普为何被太祖罢相 4 宋太祖皇位为何传递未传子 5 宋太祖的死亡之谜 6 “金匮之盟”是个骗局吗 7 真的有“太祖誓碑”吗 8 宋太宗是“一介武夫”吗 9 为何后人不能尽知太宗篡位之事 10 宋真宗“泰山封禅”之谜 11 宋真宗刘皇后如何入主皇宫 12 宋真宗为何立刘美人为后 13 “狸猫换太子”的真是真的吗 14 宋仁宗郭皇后为何被废 15 宋仁宗曹皇后为何能稳坐后位 16 宋仁宗确有遗落民间的皇子吗 17 宋神宗是个理想至上的人吗 18 佳丽三千为何独选孟娘做皇后 19 刘婕妤如何搞垮孟皇后 20 宋徽宗的少年时代是怎么度过的 21 宋徽宗是怎样将画院发扬光大的 22 宋徽宗是怎样“玩掉”国家的 23 宋徽宗寻妓密事 24 徽、钦二帝为何成为阶下囚 25 徽、钦二帝被俘后的遭遇 26 宋钦宗是个“软骨头”吗 27 宋高宗骑泥马脱险果有其事吗 28 柔福帝姬是真是假 29 宋高宗为何用处女选太子 30 韦太后在金国的遭遇如何 31 韦贤妃是怎样回到南宋的 32 宋光宗李皇后是如何独霸后宫的 33 赵汝愚如何扶助宁宗即位 34 宋理宗的继位之谜 35 宋恭帝是如何被杀的 36 巩县八陵的规模如何 37 宋代朝廷为何尊崇“火神” 38 “八贤王”的原型是谁 二、名人轶事 39 花蕊夫人为何悲叹“更无一个是男儿” 40 包公是谁抚养大的 41 包公是神奇的破案手吗 42 包公真的是完美元瑕吗 43 包公如何智审牛舌案 44 潘美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吗 45 杨六郎守边为何广得人心 46 杨门女将的真相如何 47 杨业到底有几个孩子 48 狄青出身寒门为何却受重用 49 寇准断案轶事 50 寇准是否善终 51 才子苏东坡为何仕途受挫 52 苏轼是怎样从“乌台诗案”中解脱的 53 范仲淹被罢黜之谜 54 富弼使辽内幕 55 李若水是怎么殉节而死的 56 吕端为何受到人们的赞誉 57 司马光是怎样写成《资治通鉴》的 58 王安石是怎样巧妙教育苏东坡的 59 王安石与司马光缘何反目 60 人们为何称赞吕公著 61 沈括出使辽国内幕 62 李纲是如何守住京城的 63 “苏黄米蔡”的“蔡”究竟是谁 64 岳飞说过“黄龙痛饮”这句话吗 65 《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吗 66 梁红玉真的为夫击鼓助阵了吗 67 陈之茂是为何事而冒犯秦桧的 68 宰相留正辞官内幕 69 辛弃疾是怎样活捉叛徒的 70 宗泽为什么死前高呼“过河” 71 虞允文是如何阻止金军的 72 叶梦鼎为何拒绝皇帝的任命 73 陆游为何休唐婉 74 陆游怎会郁郁而终 75 方腊到底落入谁手 76 王安石发明趣闻 三、政坛秘闻 77 宋朝为什么刚建立就发生了农民起义 78 钟相、杨么为什么要反抗宋朝廷 79 为什么说“太宗伐边”是另有用意 80 杨皇后垂帘听政之谜 81 杨无敌为何兵败陈家谷 82 宋真宗为何重用李沆 83 宋真宗为何专为王旦设使职 84 秦桧因何被金人掠走 85 宋徽宗为什么会宠信蔡京 86 宋徽宗真的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吗 87 岳飞请立资宗是怎么回事 88 谁是杀害岳飞的真凶 89 宋钦宗为何要罢免李纲 90 胆小怕死的高宗为何会御驾亲征 91 宋高宗“出海避敌”之谜 92 宋高宗爱将杜充为何降金 93 李纲是怎样重拾残局的 94 南宋末年群臣是如何死守崖山的 95 宋江起义原本是一场小起义吗 96 宋辽为何老是动手 97 宋夏之战是怎样结束的 98 好水川之役宋军为何大败 99 黄天荡一战宋军是怎样取胜的 100 采石一战宋军是怎样以少胜多的 四、民间轶事 101 《清明上河图》的遭遇 102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103 白蛇的传说从何而来 104 红楼女子为什么喜嫁卖油郎 105 济公和尚的原型是谁 106 武当内家拳的创始人究竟是谁 107 弱女申屠希光如何为夫报仇 108 守宫砂为什么害死了何芳子 109 宋朝人为何被称为“宋鼻涕” 110 《禹迹图》的作者究竟是谁 111 毕异是个锻工吗 112 火箭起源轶事 113 火炮究竟是否起源于宋朝 114 算盘起源何时 115 指南针是怎样发明的 116 最早的纸币究竟是谁造的 117 蒙汗药是用什么做成的 118 朱淑真为何人称“断肠”诗人 119 民间传说的“疯僧扫墓”是怎么回事 120 民宅为何改为“包公祠” 121 南宋末为何“生子不举” 122 女尼为何遁入空门还偷情 123 天妃妈祖身世之谜 124 苏东坡与佛印的交往轶事 125 佛印禅师为何做了和尚 126 苏小妹与秦少游的美满婚姻是真的吗 127 晚年李师师归向何处 128 西湖繁华自南宋起吗 129 遗臭万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130 “拐子马”究竟指什么 131 牛皋果真气死金兀术了吗 132 梁山好汉真的被“招安”了吗 133 八字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34 为什么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35 为何称金钱巷为“小御街” 试读章节 刘美人也就是真宗后期的刘皇后,仁宗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后世史家说她“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对她评价可以说是很高了。 宋真宗原配是大美人潘氏,是忠武军节度使潘美的第八个女儿。潘氏是早在真宗封韩王时太宗替真宗聘娶的,封莒国夫人。但自古红颜多薄命,真宗还未即位,潘氏便早早地离真宗而去,真宗即位后追封她为皇贵人。 真宗第一任真正的皇后是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淳化四年,真宗封襄王时,太宗为他聘娶,封鲁国夫人,进封秦国夫人。真宗即位后,即册立为皇后。十年后即景德四年郭皇后病逝,年仅32岁。郭皇后俭约谦恭,深恶奢靡,受到了皇宫上下、朝廷内外的爱戴。 郭皇后病逝,皇后一位空缺。宫中候选人有两人:一是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她父亲是光禄少卿沈继宗。另一个是刘美人,出身寒微。沈才人以将相家子女入选后宫,她本人又没有大小姐般的骄纵之气,文静贤淑,俭约朴素,在宫中历才人、美人、婕妤、充媛,再到德妃,很受真宗宠爱。 朝中的大臣、皇亲国戚几乎众口一词要求立沈才人为后。相比之下,刘美人不仅是出身寒微,而且襁褓而孤,立刘氏为后,大臣们激烈反对。翰林学士李迪甚至公开进谏,说刘氏出身寒微,不可以母仪天下。但是历史却和人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真宗没有立沈才人为后,却立了众人皆不以为然的刘美人为后,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真宗虽喜欢沈才人,沈才人的家世也好,但令真宗更为着迷的却是刘美人。刘美人秀美动人,聪颖灵悟。15岁入襄王府,真宗就对她神魂颠倒,大加宠爱。真宗乳母认为刘氏妖媚,偷着向太宗奏报。太宗即命襄王逐出刘氏。襄王却暗地里把她寄放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太宗死后,真宗即位,这才将刘氏召回后宫,授美人,旋进修仪,再进位为妃,宠冠后宫。再加上刘美人天性敏悟,通晓书史,使得真宗对她敬爱并重,真宗于是不顾朝臣反对把出身低下的刘美人封为皇后。 刘美人加封皇后后,对朝廷大事小事,都能熟记本未。真宗退朝以后,批阅天下奏章,直到深夜,刘皇后总是陪同,并且一同理政。宫中有什么事,她也能妥贴解决,真宗对她又爱又敬。刘皇后干政受到朝廷官吏的阻挠。天禧四年二月,真宗执政22年以后突染风疾,不能理事,政务多交刘皇后裁决。宰相寇准、李迪认为自古皇后干政是国家的大忌,所以谋划让太子监国。结果太子并未掌权,寇准与李迪二人反被罢去宰相,贬到地方做官。后来又有宦官周怀政以身试法,谋立太子即帝位,奉真宗为太上皇,罢刘皇后干政。其问周怀政联合寇准企图杀权臣丁谓而复寇准相职,不幸谋事又泄,周怀政被杀,寇准再次遭贬。 其实,太子赵祯是刘皇后的侍女李氏所生,李氏是刘皇后的心腹,为真宗侍寝,生下赵祯后,刘皇后收养于宫中,为自己的儿子。而李氏则进为才人。而后又封为宸妃。太子对刘皇后言听计从,与刘皇后如同亲生母子,所以刘皇后平息两次谋太子监政的事件之后,即诏太子参议朝政,开资善堂,太子裁理政务,皇后则决于内。一年以后,真宗驾崩,太子即位,是为宋仁宗。遗诏刘皇后为皇太后,权职处分军国大事。 仁宗是年只有13岁,亲政后大权自然只会由权臣包揽,而权臣丁谓又以新皇即位,奏请太后别御殿。刘太后十分不满,遣张景宗、雷允恭宣谕丁谓,质问他别御殿是怎么回事,丁谓不敢言语。自此,刘太后便和仁宗同御大殿,垂帘听政。刘太后恨寇准、李迪搞阴谋,对二人是一贬再贬。随后又杀了不忠的雷允恭,罢丁谓相职,任吕夷简、鲁政道参知政事,王曾同平章事。刘太后完全统揽了朝中、宫中的一切大权。 明道元年,仁宗生母李宸妃死去。从刘太后收仁宗为自己的儿子起,李氏一直沉默,至死那日,仁宗仍不知李氏是他的生身母亲,仁宗只知道刘太后是他的母亲。朝廷大臣这时很为难,他们是知道这件事的,可是到底在李宸妃入葬问题上,该持什么态度呢?刘太后本人并不想声张这件事。她认为,李氏身为自己的侍女,能享圣恩,怀龙胎,已是很幸运了,还能企盼些什么呢?李氏由侍女而跻身嫔妃之列,成为宫中的主子之一,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因此,刘太后觉得只按宸妃礼仪下葬李氏就可以了。可是朝中大臣却不这么想,尤其这帮臣子明白,一旦太后驾崩,皇上亲政,一定会有人告密这件事,到时候皇上问起,身为辅政的宰相该如何交待呢?又该如何去面对皇上呢?所以宰相吕夷简,一再劝说刘太后,要为自己的家人想想,因为一旦刘太后驾崩,仁宗必然会知道真相,那时定会牵怒到太后的家人。刘太后觉得有理,最后以皇后礼下葬了李宸妃。后来,刘太后去世,仁宗才被告知其生母是李宸妃。感念刘太后的抚育,辅佐之恩,对刘太后家族待之更厚。 刘氏出自寒微,由美人到皇后再到太后,临朝十几年时间,号令严明,恩威分明,受到了后世史家的美溢。P28-30 序言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堪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很多极其辉煌的奇迹和难以解释的谜团。有人曾将历史比作漫漫星空,将历史上出现的人或事比作那斑驳绚烂的星空中的一颗颗闪耀的星。这些星星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耀眼清晰、明灿可鉴,代表着被史家详细记载的史料,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历史;第二种星忽隐忽现、晦暗冥远,它们或者记录不全,或者资料遗散,或者传闻过多,成为历史星空中一个个不可测度的遗点,人或事的真实面目早已逃离了人们的视力范围。 《中国历代秘闻秩事——宋朝》一书所要展示给读者的就是中国历史星空中关于宋朝的第二种星星,它们虽然似薄雾隔开,其真相不能尽为后人所知,但正是这样的模糊朦胧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无论是研究宋史的学者,还是宋史的爱好者们,都给予了这样一个幽暗的星群以很多的关注。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回顾中华民族的伟人行列,宋代以功业而彪炳史册的相当罕见,岳飞战功赫赫,但后人缅怀他,主要是因为他是抗金的民族英雄。而以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光彩令后人高山仰止的却远较其他朝代为多,范仲淹、包拯、司马光、李纲、文天祥、…乃至许多以立言而名传后世的理学家、文学家,例如张载、朱熹、陆游、辛弃疾等,也都以他们所立之言体现的理想人格与爱国情操为后世所称道;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宋朝成为土大夫最受重视的朝代,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说不尽道不完的谜一样的故事。 本书汇集了出现在北宋、南宋两朝的总共135个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大多没有确切的解释,有一部分学术界仍在继续讨论。像宫廷部分的太祖死因、金匮之盟的有无、南归的柔福帝姬的真假等;像名人部分的包青天断案是不是料事如神、武当内家拳的张三丰究竟是哪一个、岳飞的死因是什么等;像民间部分的毕异的职业问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机构印发的、天妃妈祖的身世之谜等;像战争部分的对“气死金兀术,笑死宋牛皋”典故的事实探究以及岳飞大破“拐子马”历史记载的分析等,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探索,并且这种探索研究还将继续。 本书秉着全面、生动、具有说服力的方法进行辑录,也适当地采取丁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强文章的可知性。另外,在其中的一些问题上,笔者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和读者一起探讨这些历史事件,还历史一个“清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