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体论证了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从改变观念、调整心态、转换思路、勇于突破、锐意创新、勤于思考、用对智慧角度出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悟,理论与实践并重,让你以最快捷的方式成为一名方法高手。不仅极具启迪作用,而且经世致用,力求让你“找对方法做对事”。
本书适合:希望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的人;苦于无法提高学习效率的人;敬业但缺乏方法提升业绩的人;希望很快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的人。
阅读本书你将:认识问题的根源,进而解决问题;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合理规划人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克服逃避心理,直面问题;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享受完美人生。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关键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当遇到问题时,平庸的人不是主动去找方法解决问题,而是千方百计找借口回避问题,而优秀的人则是把问题当成机遇,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中发掘成功的契机。本书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具体方法的讲解,启发你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相应的思维技巧,突破思维定式,通过具体有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从而顺利走向成功。
拒绝说“办不到”
实际生活中,许多人的困境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你勤奋、肯干、刻苦,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如果你以“办不到”来搪塞,不知进取,不肯付出半点辛劳,遇点困难就退缩,那么你就永远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
失败者的借口通常是“我能力有限,我办不到”。他们将失败的理由归结为不被人垂青,好职位总是让他人捷足先登。那些意志坚强的人则绝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亲友们哀求,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他们拒绝说“办不到”。
文杰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设计师,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客户修改工程细节,异常辛苦。但她仍主动地做,毫无怨言。
虽然她是设计部唯一的女性,但她从不因此逃避重体力的工作。该爬楼梯就爬楼梯,该到野外就勇往直前,该去地下车库也是二话不说。她从不感到委屈,反而挺自豪,她经常说:“我的字典里没有‘办不到’这3个字。”
有一次,老板安排她为一名客户做一个可行性的设计方案,时间只有3天,这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情。接到任务后,文杰看完现场,就开始工作了。3天时间里,她都在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下度过。她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把这个方案弄好。她到处查资料,虚心向别人请教。
3天后,她虽然眼里布满了血丝,但还是准时把设计方案交给了老板,得到了老板的肯定。
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我们必须尽快把设计方案做出来。如果当初你不主动去完成这个工作,我可能会把你辞掉。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工作认真、积极的人。”
因做事积极主动、工作认真,文杰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老板不但提升了她,还将她的薪水翻了3倍。把“办不到”这3个字常常挂在嘴边,其实是在处处为自己寻找借口。事实上,世上之事,不怕办不到,只怕拿借口来取代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勤奋、肯干,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而非一味地给自己找借口、推脱责任,你就会品尝到成果所带来的喜悦感。
很多人遇到困难不知道去努力解决,而只是想到找借口推卸责任,这样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人。许多成功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勤奋。在这个世界上,勤奋的人面对问题善于主动找方法。勤奋的人拒绝找借口说“办不到”,勤奋的人最易走向成功。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不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建造他们梦想中的大桥。然而在大桥开工仅几个月后,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捷。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想出一种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方式。他唯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建成。 “办不到”是许多人最容易寻找的借口,它体现出了一个人所具有的自卑感和怯懦性,这种缺乏自信的人能否做出出色的事情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只要有借口存在,他永远不可能出色。”只有一个人拒绝说“办不到”,他才会显出与别人不同的工作精神和态度,从而成就出色的事业。
早领悟早成功
寻找借口、推诿责任的话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说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脑,变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别人的不是,抱怨环境的恶劣。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恐怕你也给自己寻找过各种各样的借口,所谓“办不到”正在其列。这是必须加以改正的,想必你已看到了以此为借口、最后无所作为的许多个案。对一个员工来说,只要他拒绝说“办不到”,就会显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工作精神和态度,就会变得充满自信,用挑战的精神对待自己,从而变得日益优秀。
P54-56
每天,从我们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会有许多问题接踵而至,工作、生活、情感等,这一系列问题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全部内容。问题多如乱麻,有时甚至会把我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让我们理不出半点头绪。可是,一旦我们冷静下来,进行理性的思考,就会欣喜地发现:问题再难,总有解决之道。方法总比问题多。关键是你对待问题的态度,而这也决定了你能否在问题丛林中自由穿梭,从而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句话说“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对问题束手无策的人。”一个卓越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棘手难题中轻松自如地驾驭人生,凡事都能逢凶化吉,把不可能之事变为可能,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其中的“奥妙”便是恰如其分地运用了方法的力量。
所以,我们要相信: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会打开。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除非你自己不愿过去,不愿解决。面对问题,不去努力地寻找解决的方法,只是一味抱怨,并找出各种自以为冠冕堂皇的所谓理由来推脱,这样的话,问题无法解决,你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一个人,无论处于何种位置,从事何种职业,应对何种事情,都应该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求得发展,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准则。
优秀之人,必是竭力寻找方法之人。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无论处于何种情况,方法总比问题多!
面对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困境,只有努力寻找方法,我们才能领略到人生的甘甜和辛辣。
面对生活中遭遇的每一个挫折,只有努力寻找方法,我们才能体悟到生活的精彩与多姿。
面对工作中面临的每一个困难,只有努力寻找方法,我们才能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和充实。
面对情感中经历的每一个困惑,只有努力寻找方法,我们才能享受到心灵的澄澈与满足。
方法之于问题,正如钥匙之于锁,只有找对了方法,你才能打开问题这把棘手之锁,从而轻松摆脱各种束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方法之于问题,正如帆之于船,只有找对了方法,你才能驾驭问题这条棘手之船,顺利航行,到达成功的彼岸。
本书具体论证了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从改变观念、调整心态、转换思路、勇于突破、锐意创新、勤于思考、用对智慧角度出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悟,理论与实践并重,让你以最快捷的方式成为一名方法高手。不仅极具启迪作用,而且经世致用,力求让你“找对方法做对事”。
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曾经说过:“只有受过寒冷的人才感觉得到阳光的温暖,也唯有在人生战场上受过挫折、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命的珍贵,才可以感受到生活之中真正的快乐。”同样,面对生活或者工作中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我们只有坦然面对,竭力寻找解决的方法,才能真正地领略到心灵与智慧碰撞所带来的酣畅淋漓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