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化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孳生的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历史》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隋唐五代(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龚书铎//刘德麟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故事化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孳生的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历史》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 内容推荐 两代而亡,千古运河,繁华江都,让人空怀嗟叹。唐人崛起于富饶的关陇,八水绕长安,象征唐主开阔的胸怀;多姿的三彩,承载唐人多样的追求。文化繁荣,诗家万人,绝律广泛吟唱。友好对待兄弟,封国渤海、册立南诏、结好吐蕃,众多民族“和同为一家”。高丽来人摩学,扶桑派遣使者,好一派盛唐气象。可盛世必然短暂,繁华过后,天下离乱,五朝更迭,十国并起,百姓在战火中将和平企盼。 目录 隋朝·6 国丈登基/8 秉公执法的赵绰/12 独孤后独霸后宫/14 杨广篡位/16 名臣高颊/18 迂诞诗人薛道衡/20 炀帝修运河/22 巡游江都/26 长白山前知世郎/28 瓦岗英雄/30 炀帝之死/34 唐朝·36 晋阳起兵/38 洛阳之战/40 猛将尉迟敬德/44 玄武门之变/48 房谋杜断/50 天可汗/52 专题:隋唐壁画艺术/56 一代诤臣/58 贞观之治/62 名将李靖/64 布衣宰相/66 文成公主入藏/68 玄奘西行/72 明君的选择/76 高宗废后/78 贪得无厌许敬宗/80 千古一女皇/82 专题:唐代金银器/86 残忍的酷吏/88 国老狄仁杰/90 “模棱两可”苏味道/92 文章取幸宋之问/94 姑侄相争/96 救时宰相/98 宁移南山不改判/100 开元盛世/102 一行与《大衍历》/104 唐大和尚/106 口蜜腹剑/108 谪仙人/112 长生殿上两心许/114 专题:唐代乐舞/116 绝域之战/118 渔阳鼙鼓动地来/122 洒泪马嵬驿/126 张巡守睢阳/128 颜呆卿骂贼完忠/132 诗圣杜甫/134 隐士李泌/136 郭子仪的保身之道/140 被刺杀的宰相/144 拜相倡俭的杨绾/146 段秀实治军/148 永贞革新/150 写诗致祸的刘禹锡/152 专题:辉煌的书法/154 李想雪夜袭蔡州/158 欲为圣明除弊事/162 胡儿能唱琵琶篇/166 牛李党争/170 甘露之变/172 专题:唐代茶文化/176 一生襟袍未曾开/178 心机深沉的唐宣宗/180 张议潮收复河西/182 我花开时百花杀/184 酒仙皮日休/188 吃人魔王秦宗权/190 孤家寡人唐昭宗/192 专题:唐三彩/194 五代·196 全忠不“全忠”/198 “随风倒”张全义/200 生子当如李亚子/202 不认父亲的刘皇后/204 儿皇帝石敬瑭/208 刘知远建后汉/210 郭威称帝/212 “长乐老”冯道/214 开国息兵“田舍翁”/218 韩熙载的夜宴/222 做个词人真绝代/224 “白马三郎”王审知/226 柴荣的北伐/228 花蕊夫人的悲歌/230 专题:五代绘画/232 帝王世系表·234 历史年表·238 试读章节 国丈登基 名门之后 杨坚之父名杨忠,其祖上是自汉以来的名门望族,曾历仕于前燕、北魏诸朝,或为将军,或为郡守。至北魏末年,由于追随宇文泰起兵并屡立战功,在宇文氏的北周王朝建立之后,杨忠即被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因为父亲的关系,14岁时,杨坚即被当时的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此后年年擢升,16岁时,已经做到了骠骑大将军的高位。当然,他并非那种完全荫袭父辈的爵位却无所作为的纨绔子弟,这其中一方面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自己的刻苦实践。当朝的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看这位年轻人前程远大,就把14岁的女儿许给了他,即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 权倾天下 由于北周王朝的开创中得到了以杨氏、独孤氏为首的土族门阀的支持,为了在政治上加强与这些开国功臣的联系,继承大统的周武帝宇文邕礼聘杨坚的长女为皇太子妃。杨氏由此得以日渐强大,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相互倾轧的权力之争。然而,凭借着皇亲国戚的特殊身份,加上另一强大的士族独孤氏的鼎力相助,尽管一度危机四伏,却都未能对杨坚产生过实质意义上的威胁。 随着宇文邕亡故,其子宣帝宇文赞登基,杨坚得以一跃成为北周王朝的国丈而权倾天下;兼之小皇帝庸碌无为且荒淫无度,在群臣中毫无威信,杨坚悄然之中迈出了自己取而代之的步伐。 禅让登基 大象二年(580),北周决意南征,杨坚的好友、深受宣帝信任的内史上大夫郑译按照两人事先商议的结果,推荐国丈杨坚为扬州总管,立即获得了批准。也恰恰是在这时候,宣帝暴病而亡。郑译和御正大夫刘防等杨坚心腹立即假传诏书,由后者总揽朝政、都督内外军事,辅佐年仅8岁的静帝宇文衍继位。大权在握的杨坚随即将目标指向了阻碍自己篡夺皇位的北周宗室们。 在以一系列的权术手腕排除异己、掌控中央政权之后,杨坚再次以假传诏书的方法将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you)这五位在地方上极有权势的北周王爷们诳骗到京城,收缴其兵权和印信。察觉到杨坚阴谋的五王准备起兵,并设下鸿门宴意图行刺杨坚,却被杨坚侥幸逃脱。找到借口的杨坚,遂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赵王和越王等人,北周王室的反抗就此瓦解。杨坚通过半年时间,用打与拉双管齐下的手段,使河南、四川、湖北等地反对自己的将领纷纷败下阵来,此时杨坚称帝,便仅仅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罢了。 大定元年正月(581),杨坚仿效前人,采用禅让这种体面形式,让人替周静帝写好退位诏书,送到自己的王府。在经过一番假意推辞之后,杨坚信步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以自己的爵位为号创立大隋(因为“随”字有一个和“走”同义的偏旁,杨坚出于避讳,将它改作了“隋”字),改元开皇,时年恰好40岁。 先北后南的策略 杨坚建立隋朝后,素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但北方突厥,南方的陈都是统一的障碍。北方的突厥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政权,北齐与北周都对其广输金帛,甚至嫁送公主和亲加以笼络。隋朝建立后,杨坚不再向突厥赠送财物,因而突厥大为不满,时常大举南下侵扰隋境。 杨坚夺取政权之后即有并吞江南的雄心,但因北方突厥的威胁,制定了先北后南的统一方针。他一方面不断派遣使者前往陈朝示好,使陈后主麻痹大意;另一方面积极发展自身实力,改革兵制,并加强水军训练,为灭陈做好准备。 经过十余年的准备,杨坚利用突厥内部争夺汗位、相互残杀之机,对其分化瓦解,使突厥各部对隋先后称臣归附。 在稳定了北方的局势后,杨坚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统一的最后障碍——南方的陈了。但陈有长江天险为屏障,如何突破天险成为隋灭陈的最大难题。 杨坚为此日夜忧心,他召集众臣商议道:“陈有长江做隔断,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 仆射高频进策说:“灭陈首先要破坏陈的粮食储备,江南的粮仓多是竹木、稻草所建,经火即烧。待他们割稻谷的时候,我们就派兵去骚扰,他们若是集中起兵力,我们就后撤,如此反复多次,他们看到我们并不真的动手,一定会放松警惕。到时候,我们再趁机突破长江,一举灭陈。” 杨坚采纳了高颎的意见,派兵骚扰陈境,并派大臣赶造战船,随时准备渡江。 一举灭陈 开皇八年(588),杨坚决定渡江灭陈。他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指挥水陆军50余万人,同时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八路大举攻陈。 前三路由杨俊指挥,目标武昌。后五路由杨广指挥,直指陈的都城建康,以杨广、贺若弼、韩擒虎三路为主力。隋军此次队伍庞大,横亘数千里,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浩大的渡江作战。 开皇九年(589)正月初一,贺若弼、韩擒虎率领隋军趁建康周围的陈军正在欢度春节之机,分路渡江,大军会合后包围了建康城。陈军因元旦酒会,大多仍处于梦乡之中,完全不能抵抗。 陈后主陈叔宝看到隋军兵临城下,万分焦急,但又拿不出什么好方法,只是日夜哭泣。大将萧摩诃建议趁隋军刚至,还未站稳脚跟,立刻出兵攻打,也许还有希望。就连以前出馊主意的孔范也说:“臣认为应该出兵决战,如果战死了,还可以青史留名呢!” 后主因此决定出城作战,但陈军久未训练,将领们又多贪生怕死之辈,双方甫一交手,陈军就溃退了。更有将领任忠临阵叛逃,带领隋军冲进了建康城的正门朱雀门。守门的士兵想要抵抗,任忠大叫:“连我都投降了,你们还打什么啊!”士兵们一哄而散,隋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长驱直入,占领了建康城。 后主对战况一无所知,直至听到宫门外的杀声才知道隋军已经进了宫城。他带着两个宠妃无处可逃,竟藏到了一口枯井里,被隋军用绳子拖了上来。正月二十二日,晋王杨广进入建康城,陈朝从此灭亡。 至此,杨坚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P8-11 序言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然而,让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下五千年之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思想、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未经梳理就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那么往往会使读者一头雾水。除了典籍史料所承载的历史之外,文物、遗址、古迹、艺术作品等等,也同样反映着历史的真实。如何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清晰明白地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无疑成为编辑出版《话说中国历史》一书的缘起。 《话说中国历史》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地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随机穿插的知识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历史镜像。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片与文字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在讨论荣与辱的时候,阅读历史、了解历史、把握历史真实,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历史是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是何者为荣、何者为耻的感性事例的集中体现和理性判断的一个标尺。在不远的将来,阅读历史、了解历史会成为一种时尚,人们通过历史,可以感受到如何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寻找到寄托心灵的精神殿堂。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图文字并茂,体裁多样,通过精心选取的一千余个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地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细节具体,文字简明生动,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童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