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生企业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黄铁鹰//梁钧平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一本阐述管理之道的集子,本书是以小见大的经典。

商场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被作者用通俗语言阐释出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真知灼见,引人入胜。

黄铁鹰和梁钧平是大学同窗好友,毕业后,一位鏖战商场,管理实践经验丰富;一位教书育人,理论造诣深厚。25年后,两位经历不同、风格迥异的同窗联手创作了这道新派“鸳鸯火锅”,融合实践与理论之长,可谓珠联璧合之作。

内容推荐

作为一本阐述管理之道的集子,本书是以小见大的经典。商场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被作者用通俗语言阐释出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真知灼见,引人入胜,给人以启迪。

两位作者是大学同窗好友,毕业后,一位鏖战商场,管理实践经验丰富;一位教书育人,理论造诣深厚。25年后,两人联手,从不同的角度道出管理见解,其文却都见解深刻而又深入浅出,犀利中不乏幽默,于平常语言中引人深思。

目录

推荐序

企业家是天生的

管理不是科学

别人的战略你学不会

“拍脑袋”比数字重要

别让印象骗了你

别让员工在你的眼中看到丑陋

你的面子值多少钱

怎么读管理书

企业高管收入为什么高

如何防止工人盗窃

CRH让我SICK

一把澳洲电钻

企业中的“圈子文化”

管理者必须走的钢丝

设立企业职能部门的六项原则

做一个有意思的人

历史不能教会我们任何东西

老板的心理底线

我凭什么给美国人买单

你能管好食堂吗

顶用的管理者是用出来的

爸爸的烦恼

建立在良心上的生意

钱去哪儿了

试读章节

人不能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的状态,否则就会成精神病。我们怎么消除这种焦虑?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使它与事实相符,当观点与事实相符了,人的焦虑也就消除了。这是人类所独有的治疗心理疾病的自愈手段,因为事实已经发生了,不能改变了,能改变的只能是我们的观点。不信?我们认真回想一下,是不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让自己感到对不起良心的事,比如不敢讲真话、惧怕权势、欺负弱者等,事情发生后我们的情绪一定低落,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了正常。人们往往会说是时间治愈了心理的创伤,其实是错的。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不会忘掉,就像身上的伤疤一样。我们不再内疚是因为我们找到了能让自己下台阶的理由——改变了原来的观点,比如,面对偷别人钱包的小偷,手无寸铁的我们不制止是对的,因为小偷有可能伤害我们。人首先应该保护自己,而不是相反!看,当我们改变了要见义勇为的观点时,心里才释然。以后,再看到别人讨论什么,一车乘客对小偷的恶行孰视无睹的事情,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暗骂一句:“别站着说话不嫌腰痛。”

因此,根据这个认知失调的理论,人们认为中国企业家的第一桶金成色不足,除了有些企业家第一桶金的来源确有问题之外,也可能是我们为解决心理失调而找的借口——原来只有努力不能使人成功,还要有“人际关系”,有“门路”才能使人成功!当我们放弃了努力能使人成功的看法后,焦虑感也就减轻了。当然,这种观点的转变是人们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为我们一旦意识到这种转变,就变成自欺欺人。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不能治自己的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科学证明:眼见不为实随着我们观点的转变,两个同样重要的心理现象开始交替起作用。一是:人看世界的眼睛,容易受自己的观点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容易看到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事实,而忽略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事实。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眼见并不为实的道理。二是:我们对自己的成功,倾向于内归因——归功于自己的个人原因,比如努力、聪明等;我们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外归因——归功于别人的环境原因,比如幸运、关系等。

因为富豪出事比富豪不出事的新闻价值大,一个企业家的第一桶“黑金”曝光后,就立马上了所有媒体的头条,于是,我们的眼睛就像敏感的雷达,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可是那些没有出事的企业家却往往被我们忽视,因为他们没有被报道,或者报道了没有上头版,或者上了头版,我们没有时间去看他们艰苦奋斗的故事,因为人的时间面对爆炸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再或者,我们干脆没有心情去看那些我们已不相信的努力能成功的“宣传”。于是,我们的脑袋就会被左一个落马、右一个出事的企业家所占据,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就变了——企业家的第一桶金都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难怪我们这些遵纪守法的人当不了企业家!

然而,要转变一个人从小就被灌输的观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过程。一些企业家不断出事的消息会让我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幸灾乐祸,但一些新生代企业家的成功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焦虑。聚众的江南春、阿里巴巴的马云、国美的黄光裕这些30岁左右的企业家们的成功似乎同“关系”和“空子”扯不上关系呀?难道也有靠勤奋,努力、聪明和运气成功的企业家!我们又犯嘀咕了。

看来,要继续解决我们心理失调的问题,必须要搞清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整体,有多少人第一桶金的成色不足,有多少企业家的第一桶是999金。如果靠走关系和钻空子成功的多,我们就释然一些,因为我们不成功主要是因为没有关系和不想犯法,而靠关系和钻空子成功的人早晚是要还的,最起码他们睡不上安稳觉!如果靠胆识、智慧、努力成功的企业家多,我们心理的压力就大一些,可能我们是因为努力不够、胆量不大或者聪明不足,反正这三点摊上任何一个都够让人不爽的!  可是,要对中国企业家第一桶金的来源做一个整体的准确评估,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完整和可靠数据而根本无法得出客观结论的问题。没有客观结论不要紧,日子还是要过的,人的心理失调本来就是要靠自己治的,于是,我们每个人就按着自己对企业家的观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不论我们对企业家的第一桶金的来源得出什么结论,心理学家的研究还是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来解决我们的心理失调。

同企业家接触多的人,一定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企业家不论大小,他们身上好像具有一些共性,比如胆大、说话简洁、做事利索、坚持己见,等等,包括女企业家身上都有这些特征。于是学者们写了很多书,研究企业家的性格,并得出了一些流行的观点:某些特殊的性格因素决定了企业家们的成功。

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性格?这已经不是个能引起我们兴趣的话题了。对我们这些不是企业家并渴望成为企业家的人来说,我们感兴趣的是企业家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是后天,我们总还有希望通过努力,甚至不惜拉关系钻空子而成为企业家,爸爸不行还有儿子,儿子不行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愚公移山总会登上富豪榜的。如果是先天,我们就死了心吧,趁早干点别的。

企业家的性格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决定的?这同人的性格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决定是同一个问题。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个最为大家接受,也是最偷懒、最滑头的观点是:先天加后天一起决定了人的性格。但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心理学的实验终于对这个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人的性格有70%是爹妈给的。因此,我们能不能成为企业家,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决定的;同样,邻居家老二尽管上学不如我们,小时候还经常被我们欺负,可他身上的发财基因是我们没有的。P2-5

序言

本书很值得一读。它以平常的语言概述管理之道,让人从小故事中领悟大智慧。这里随便举两个例子。

《我凭什么给美国人买单》一文讲的是一位香港老太太的故事。老太太做了一辈子护士,1989年退休后成了专业股民,只要开市,就会风雨无阻地到银行大厅炒股机前上班。老太太炒股与别人不同,只炒一种股,那就是香港股市的“大笨象”——汇丰银行的股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大部分香港股民,甚至许多理财专家都亏了,可这位老太太却分毫无损。老太太赚了许多钱,但自己舍不得花,也不给儿孙,准备将来捐钱给她只回过一次的广东老家修桥。但2008年开始,老太太不炒股了,而是选择坐豪华游轮周游世界,到什么地方都要吃最贵的,要把所有的钱都花掉。她的理由很简单:“我炒了几十年的股,专炒汇丰是为了稳当,躲过了1997年金融风暴和互联网泡沫,可哪知这次美国次贷把汇丰也连累了,撇了100多亿的坏账,股价差不多回到了10年前。”“让我想不通的是:我不懂次级贷款情有可原,我只是一个护士。可是每年开会坐在主席台上的汇丰高层都是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专业精英,他们怎么也被那些美国穷人给蒙了?”“次贷不就是美国穷人向银行借钱,还不了,不还了,最后由银行股东买单吗?”老太太认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理。现在,欠债可以不还,让别人买单,世道就乱了,谁还愿意拼命工作?老太太的话实际上道出了金融风暴的真正原因和信贷市场面临的基本挑战,那就是经济学上讲的“道德风险”。可惜的是,这个基本的道理常常被人们遗忘。

任何组织,不论大小,都面临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如何监督员工的行为。管不好,就会出现腐败;腐败严重了,组织就完蛋了。由于这个原因,企业家都绞尽脑汁设计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但也常常是顾此失彼。《你能管好食堂吗))一文,讲的是一位食堂小老板如何管理员工的故事。为了防止腐败,许多公司都实行统一采购。这位小老板却采取分散采购的办法。食堂采购工作是这样安排的:每天都需要的青菜副食由大师傅负责;不需要天天采购的粮油酱醋招标采购;清洁用品等杂物由食堂经理买;炉灶器具由老板自己采购。他的道理是:“一个人过手的金额越小,贪污的可能性越小,不信你看那些大贪污犯都是权力大的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一两个人买,表面上好像管起来了,实际不仅容易产生贪污犯,往往还买不到最合用的东西。”这位小老板讲的道理,实际上是组织实行分权制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联想到一些官员的腐败行为,以及像中国医院管理实行统一采购之后发生的事情,这位小老板的管理之道确实值得我们的大专家们读一读。

类似的故事在本书里很多。当然,本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直接讲大道理的,但那些渗透着经济学、管理学,特别是心理学知识的大道理,作者都能以非常通俗生动的语言道出,读起来轻轻松松,又让人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实务家与理论家合作的书。黄铁鹰先生曾在香港的中资企业任高管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离职跑到澳大利亚过上了隐居生活,后受邀请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担任兼职教授,每年有五个月的时间为光华MBA学生授课。他的课以讲授自己采集的案例为主,非常受学生欢迎,堂堂爆满。他还勤于笔耕,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广受好评。

梁钧平教授有深厚的心理学功底,是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他非常擅长讲故事,他的故事虽说都是信手拈来,但都充满智慧和哲理,与他交谈,很让人享受。他们二人合作,可谓珠联璧合。

是为序。

张维迎  2008年9月26日

后记

中国在20年里创造出了上千家上市公司。公司上市了,大股东和管理层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公司市值是其中一个。很多人对自己和公司一夜之间暴涨的身价不适应,有的会敲敲脑袋,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有的喜行于色,胸脯挺得比以前高了。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公司上市后,人们都开始关注公司的市值。于是,有咨询公司和专家们开始推出市值管理的概念。

可是市值是由股价决定的,管理市值其实就是管理股价。可是股价是由股民期望、公司业绩和经济大势三者所共同决定;这三个因素中,管理者唯一能使上劲的就是改善公司业绩。看看今天全球股市尸横遍野的局面,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人的期望和经济大势是上帝都管不了的事,因此,作为凡人的企业管理者是不可能管理股价的。

文章到此本该结尾了。可是网上恰恰传来2007年才上市的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全面收购的消息,每股收购价差不多是汇源果汁在香港股市当天交易价的三倍。也就是汇源的市值一下子升了三倍!汇源老板朱新礼和可口可乐的CEO无疑都是饮料行业的顶级专家,显然他们对汇源果汁的公司价值有着与股民完全不同的计算。

马上就有七十多亿现金落袋的朱新礼,对这宗可能是他一生所做的最大交易,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应该当儿子养,当猪卖。”这句话道出了公司市值管理的全部精髓——要想最大提高企业的市值,首先要把企业当儿子养。是呀,谁养儿子是为了卖?既然不卖,眼睛当然就不会盯着市场每天变化的价钱,脑袋也就不会去想管了。于是,全部精力放在养儿子身上。低头耕耘20年,儿子长大出息了,一不小心被外国公主看上了。

看,这就是功夫在诗外!

这同人生是一个道理,越想要的,越得不到;不想要的,老天送来了。

写到此,佛说的一句话总在我脑袋里转,我知道这句话同公司市值毫无关系,但中文的美妙之处在于使人联想,于是,忍不住把它写出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008年9月10日于墨尔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