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美商务新战略(开创中美商务双赢的未来)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美)约翰·米勒-怀特//戴敏//刘曼红//江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有巨大的市场,对美国先进技术和专业的管理知识有巨大需求,使得中美商务联系的增长迅速,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此,本书分析阐述了对华观念的转变、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国际合资企业模式、先进的双赢政策和结构及外资企业在中国所采取的结构、策略和成功经营模式。本书还论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国际合资企业模式的优势、美国企业调整策略,使其同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的优势,同时,还考察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

内容推荐

本书由中美问题资深专家编纂,从全球商业合作的高度,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未来共同面对的商业机遇和挑战。并对目前普遍用于分析商业竞争的零和博弈思维进行了批判,讲述了中美两国和两国的公司如何通过双赢战略的指导,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和商业环境,更好地合作,利用中美两国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实现两国在全球范围的商业合作。

目录

前言

导读

第一部分 一位美国企业管理者对中国观念的转变录

第二部分 美中公司全球经营合作

  第一章 转变思维方式使美国公司具有竞争优势

  第二章 创造成功的美中全球合资公司

  第三章 美国企业的中国战略与中国政府和中国公司”走出去”的战略相结合

  第四章 美中公司全球合资经营的最优结构

  第五章 在华独资或合资公司的传统结构,战略及运作

  第六章 传统公司结构和战略以及全球合资公司模式的优势

第三部分 美中战略需求的密切合作

  第七章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八章 美国公司的中国战略与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第九章 美国公司与中国银行业的目标相结合

  第十章 美国公司与中国保险业,再保险业的目标相结合

  第十一章 中国股票市场

  第十二章 中美公司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的合作

  第十三章 美国公司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商机

致谢

试读章节

合资企业能否赢利、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将取决于美中双方股东、管理部门、员工能否成功地合作,能否在态度、技巧方面达到必要的融合。

正如第二章阐述的邪样,如果不进行合作、融合,那么就会有另一种结果——在国际合资或其他企业合作形式中,新兴的中国跨国企业不和美国企业合作,而是收购或取代主要的外资公司。随着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美国企业必须在“零和博弈”和“双赢”思维模式之间做出选择。无论它们选择哪一种,中国企业前进的步伐都会更快,中国的发展也因此而更快。

中国内地企业正在学习美国管理技能

目前,中国内地企业正通过各种途径着力发展更先进的管理技能,比如,聘用外国管理人员、内地商学院毕业生及海外商学院毕业的留学生,吸取外企工作经验、收购外国公司。

2004年12月,中国内地有89所中资教育机构被授权开设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自1991年以来,中国已经培养了50000名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毕业生。2004年中国内地EMBA项目总数约为30个。

截至2004年6月,有31个MBA、EMBA项目为中、外教育机构合资办学。此外,至少有10个MBA或EMBA项目提供国外教育机构学位课程。中国对商业教育项目的需求还远未得到满足,这种需求为拥有资本实力、专业知识和“正确态度”的美国企业加盟MBA、EMBA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需要建立新战略规划以及中美战略规划合作

乔治·哈利、乌舍·C·V·哈利、陈振忠指出,迈克尔·波特的战略规划方法和其他如查尔斯·霍弗、丹·申德尔、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亨利·明茨伯格等人提出的西方战略规划方法要求企业有一个信息充裕的竞争环境:

……在中国,当西方企业规划人无法获得可靠的硬性数据或信息时,他们就必须用其他方法,包括根据以往经验、业务经理的建议等展开规划工作。因此,公司做决策时用到的信息应包括分析人员的客观数据和业务经理根据自身经验得出的主观数据……西方规划工作通常采取员工密集型方法来进行分析和决策。相关人员可能有数据分析方面各种技巧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粗糙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并转化成可用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只负责分析、规划,很少深入接触企业管理,所以不了解产品及市场情况,只有业务经理对这些信息十分了解。而另一方面.业务经理通常又无暇学习、提高关于分析技巧的专业知识。因此,有效的战略规划需要综合利用数据和经验,需要专业分析人员和业务经理合力完成。

有些战略管理书籍介绍了西方战略规划的基衣模式……这种模式清楚地显示了西方规划的理想方法应该是全面、复杂的线性分析方法。例如,企业可设立一个战略规划工作组支持高层主管和战略业务单元完成战略规划。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找出和分析企业范围内的战略问题,为高层主管提供不同的战略规划方案,并指导战略业务单元完成战略规划工作。

因此,在多数西方企业中,战略规划主要由规划工作小组完成。这些小组成员经过专业培训,会运用现行规划方法。但是这些规划人员缺少业务管理和企业运营的丰富经验。因此,亚洲制糖、地产、酒店和媒体大亨郭鹤年曾说过:“每当听说某人有MBA学位,我会不寒而栗。因为他们带着一种过于自信的心理到我的公司工作,而且把自己的作用定位得太高,你根本别想捅破他们给自己的光环。直到有一天,他们所负责的部门遭受崩溃式的失败。结果是他们受挫长经验,而我买单。”

此外,业务经理和负责处理企业创收日常事物的人员对规划不负主要责任,因此实际上他们可能最不了解企业的规划。P32-33

序言

能够作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简称中远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代表中国商业界为本书作序,我乐此不疲。我期待着就有关中美商界间双赢合作事宜展开坦诚、务实的讨论,这也是本书昕倡导的。

美国政界、商界领导人及中美两国企业应成功地发挥领导作用,以确保两国双边商务、贸易关系的良好发展。我们希望新的美国商业、贸易政策将会鼓励更多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并允许更多美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同中国的商务联系。我想这本书将有助于中美政界、商界领导人推动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中美两国、中美企业间商务关系的发展。

中远集团总部设在中国,是一家跨国集团。它经营着世界第二大规模的远洋商业船队,总货运吨位4100万吨,提供优良、高效、安全、可靠的航运、物流服务,为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增长做出贡献是它的使命。

从1979年到2005年的二十多年问,中美贸易从24亿美元增长到2116亿美元,增加了八十多倍。作为一家主要的泛太平洋航运公司,中远集团始终在中美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正是中远集团在1979年4月发出了由中国驶往西雅图的“柳林海”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艘驶抵美国的中国商船,它重新开启了中美海上贸易。在中美贸易中断30年后,“柳林海”轮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标志着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贸易关系开始进入了新时代。

作为联合国《全球盟约》的成员之一,中远集团在迅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做好企业公民做出巨大努力。前不久中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年报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和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的联合审查。

中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代表了中国商业界为创造和谐世界做出贡献的决心和努力。创建和谐世界是胡锦涛主席为实现世界和平发展而提出的目标。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商业界问存在着很大的共同利益和互补性,因此,我们相信在两国间开展双赢商业合作能够极大地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中远集团进入美国市场经营已有28年。在发展美国市场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同美国商界的合作伙伴、客户和供应商建立双赢合作关系的长期战略,这一战略使我们受益匪浅。中远集团同马萨诸塞港务局建立的良好关系为那些在寻求发展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树立了优秀榜样。

2001年底,我收到马萨诸塞州州长简·斯威夫特的来信。在信中她说,由于马士基航运公刮撤出在波士顿港的集装箱运输业务,该港面临着严峻考验,数千名港务工人即将失业。简·斯威夫特州长邀请中远集团开通从远东至波士顿的集装箱航运业务,以帮助促进该地区贸易发展,保全就业岗位。经过认真考虑和深入评估之后,中远集团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开通至波士顿港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将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建起一座贸易桥梁。另外,作为企业公民我们还认为,为保全马萨诸塞州9000个港务工作岗位,寻找到一个托运人、马萨诸塞港务局和中远集团三方共赢的解决办法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自从2002年3月“珍河”号首航波士顿港,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我们开通波士顿港业务的第一年,该港的进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加了4倍,出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加了两倍。当地集装箱航运业务的开通促进了新英格兰六州和中国贸易的发展,挽救了当地工作岗位,使托运人大大受益于直航班轮服务所带来的便利,而中远集团也获得了更高的班轮运输业务经营收益。

中远集团同马萨诸塞港务局的合作也为寻求双赢合作关系的中美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据有关数据显示,中美两国相互间的跨国经营极大地造福了双方。中国有八百多个公司投资于美国,中远集团便是其中之一。美国境内中资企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将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  同时,中国境内迅速增长的美国跨国企业投资也使两国都从中受益。美国公司同中国做生意,取得了良好效益,增强了全球竞争力,也巩固了它们在美国本土市场的地位。据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Commerce in China)统计,2005年在华的美资公司总营业额达1076亿美元,其中,42%的企业在华的利润率高于其全球平均利润率水平。这些美资公司通过中国规范有序、势头强劲的资本市场可以为美国数以百万计的公共投资者创造股息收入,使他们间接从美资公司在中国取得的成功中受益。

中美间不断增长的双边贸易也为两国人民创造了巨大福祉。据摩根士丹利公司统计,仅在2004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就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1000亿美元,对华贸易为美国境内创造了400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对美国先进技术和专业的管理知识有巨大需求,因此,中国的发展将为美国提供巨大商机。

鉴于中美商务联系的增长迅速,涉及贸易额大,涉及领域广,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的共同愿耀是在努力拓展双边商务联系的过程中,通过协商和对话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魏家福 船长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两本书填补了中美关系中相互交流与理解的重要空白。约翰·米勒-怀特正是整合中美关系所缺少的人,用美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释美中问题的人。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王光亚

这两本书阐述了许多新的重要思想。约翰·米勒-怀特作为一个美国人,能够从美中两国的立场畅所欲言,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中国驻美国大使 周文重

这两本书里面的观点我看了很受启发。它所讲的美中新型伙伴关系和一般美国理论家不同。至少有一条我认定它讲的就是中国和美国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为了维护美国和中国的利益,这两个国家应该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个新观点我想我们能接受。

——中国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茂林

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和主流的经济学家永远也不大可能跳出旧有的思维模式。因此,从宏观视角来考察,约翰和戴敏打破美国对华政策中的零和博弈,确立彼此合作双赢模式,不仅立意高远,且在理论上堪称新的学派,需要特有的政治和理论勇气。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郗润昌

我同意书中以博弈论为基础的理论,即不论美国还是中国,如果不能确保双方或对方的成功,便都不可能在21世纪取得成功。

——美国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 汤姆·兰图斯

该书所建议的观点和理论将使美国的外交政策转向中国。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或美国智库机构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书,提出这样的理论,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于同样的背景并用同样的方式考”。

——《纽约时报》前总编辑 西摩尔·塔平

这两本书是研究中美关系的“经典之作”。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及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创始人 莫里·斯庄

本书中提出在美中两国决策层建造一种新型的既有包容力又能进行合作的机制,是建立21世纪美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

——前美国众议员理 查德·施威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