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出2007年度散文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散文中国(1)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杨献平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选出2007年度散文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内容推荐 本书为近年来散文界一批新锐的最新作品。这批新锐主要有杨献平、朱朝敏、张利文、肖成年、郑晓红等人,他们在近年来掀起了一个“新散文运动”,在国内各散文刊物和网站上非常活跃,或鲜衣怒马,或素面照人。他们以散文的方式,祝福看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人。 目录 刀锋 (为什么是刀锋/杨献平) 青岩内部/张立勤 灵魂的入口/吴昕孺 蝎子穿过森林/郑晓红 坟殇/郑晓红 月亮洼的孩子们/郑晓红 动物漫笔/青年河 嵇康论/衔杯 时光与厮守/朝潮 蔚蓝色的山脉/铁穆尔 民间推理报告/杨献平 冬天的植物园/肖建新 拓片/肖建新 在城市的屋檐下/肖建新 云朵下的秦岭/师永涛 夜晚三章/李天斌 幽光 (“以水浸透一张纸的方式”/张利文) 药与罪/张利文 温度/张利文 细节/也果 节目单/也果 一颗牙齿的纪念/也果 杜拉斯的一个下午抑或暗处的生命/蓝燕飞 狮子桥/蓝燕飞 波伏娃是一个时代/江南雪儿 杜拉斯是一声绝唱/江南雪儿 倾家而出/于静梅 黑蝴蝶/于静梅 蓝调:忧伤的岁月/周惟 性情(现场的文字/朱朝敏) 归去归州/朱朝敏 一梦天涯/朱朝敏 在七十年代的天空下/龙章辉 花开花落/勾长吉 雪野无尘/勾长吉 月照苍茫/勾长吉 有关叶骆驼的回忆/肖成年 抵达内心的道路/李云 温暖的猎枪/透透 渗漏/透透 星座(面对浩瀚星空/王克楠) 复活或尘封的故乡/吴佳骏 水车转动的年轮/吴佳骏 往事已成往事/吴佳骏 我的凉州生活/鲁青 迷雾中前行/李新立 回家/李新立 我们/姚牧云 傩乡记忆/刘宏秀 母亲在疼/卢仁强 人的一生到底有多长/徐淑红 生日/峻毅 抵达(抵达/衔杯) 迷雾千年锁金山/米奇诺娃 一路面孔/江飞 辗转/江飞 门/碧青 安阳三章/扶风 雨夜遐想/周艳丽 日子在风中/周艳丽 父亲和他的土地/周艳丽 色影手记/李梅 我的纸上河流/木木 记忆是心理的废墟/木木 地域(邯郸散文三剑客/杨献平) 滏阳河边的死亡/桑麻 离去的和归来的/桑麻 黄河影子里的生灵/崔东汇 有许多爱不能重来/崔东汇 何处是兄弟/崔东汇 废墟/王克楠 骂街/王克楠 试读章节 骂 街 ■王克楠 我所生活了四十余年的古城邯郸河坡老街,是我精神的发源地,在我几乎所有的作品里,凡是提到河坡老街时,都洋溢着赞誉之辞。但是河坡老街并不是世外桃源,它的风俗里确实有不太文明的垢处——比如说骂街。 骂街就是骂街,不是赞美诗,没必要对骂街进行包装。骂街虽然不美,又确实是我生活的那条街道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这几年四处出去开笔会,朋友们让我说点笑话,我不会,就说“我学学骂街吧”,一学朋友们就乐了。 河坡老街一般比较平和,出现了骂街,那是因为邻里之间有了突然的矛盾,在通常的办法不能解决时,只有借助于骂街。在街筒子里放肆地骂街,一般由已婚妇女(俗称老娘们儿)做主角。这些老娘们儿真是骂街的高手,她们在平时也并不是凶相外露,天知道,一旦进入骂街的状态,就像战士冲进了战场,完全换了一个人,彻头彻尾母夜叉一个,使人想到她们在平时表现出的彬彬有礼,简直是伪装出来的。人的两面性,在这些老娘们儿身上真的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我想,这些平时斯文的女人,对丈夫,对婆母总是低眉顺眼的,但是肚子里的邪火却是在悄悄积攒着,寻找着突破口,一旦找到骂街的机会,就喷薄而出,椰风挡不住。 骂街就是骂街,是恶毒的语言倾泻,双方谁也不会对于骂的言辞进行考究,考量出处。事过多年,已经在机关工作多年,善于进行条类划分的我,私下里把街道里的骂街分为三类,即单骂、对骂和群骂,这和武术中的散打有相类似的地方,即单打、对打和群打。“三骂”之中,以单骂发生概率最高,也最能展现女人的“骂街艺术才能”。要想成功地进行单骂,需要有机缘由头,即一定要抓住准备进行搏杀的对方短处,比如怀疑对方偷了自己的鸡,或者自己家的九斤黄母鸡把鸡蛋下到对方的鸡窝了,或者是怀疑对方背着自己说自己的坏话了,或者对方根本就没有在自己手中有任何短处,只不过是自己对于对方不满,想找个借口发泄一番,都是进行单骂的好由头。单骂的好处是给挑战者提供了很是宽松的平台,你可以变着法子骂,随心所欲地骂,因为对方心中有愧,就不敢站出来对骂,直到你骂得没意思了为止;有时候因为骂得太随意了,你自己都好笑起来,于是怨气消散,自然鸣金收兵。 对骂就不同了,虽然你在自家门口叫骂,因为隔墙有耳,就有人从中听出了门道,立即蹿出来迎着对骂,这样两人之间就产生竞争,就能比出个高低,一是比嗓门,二是比语速快慢,三是比骂的内容以及花样。对骂的高手,能快能慢,能按照自己既定的骂街路子往前走,并不受对方骂语的影响,同时,还能捕捉对方的语病,一旦有了破绽,立即进行反攻,使对方措手不及。挺在街筒子高声骂街的是主角,围观的街坊是观众。一般地说,听到街筒子里的某一位突然骂街开练了,邻里常常就当是唱戏吊嗓子,并不会有人站出来劝解,你凭生站出来说话,别人还以为你心虚呢。即使有人站出来劝解,也是走走形式,蜻蜓点水应付一下,应付中还有煽风点火的意思。如果出现对骂则不然,总会有邻里站出来进行劝架,因为互骂的双方各自目标已经锁定,已经把别人择在外面了,所以进行劝解就不会有后遗症,问题在于正在对骂的双方都不会听劝解,不仅不听,反而是越解围越是来劲,所以,善于劝解的高手,都不往深处劝,而是劝几句就返回去,不围观,好像是做做样子。有时候是一方感到自己不是对手,正在找台阶,看有人站出来劝解,恰是台阶,顺着台阶好下台。但是,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双方如果不骂个昏天黑地是绝对不会收兵。 二人对骂,总有弱者,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从自己家冒出来一个助战者,二骂一,从人数上占个上风头。骂街的高手是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能够做到一骂二,一骂三,甚至一骂四,一骂四这样的“天才”简直是风毛麟角,大多数是需要从自家搬援兵的。这样就容易出现群骂的激烈场面,如果出现群骂的场面,一切就乱了套,不管是骂街的,还是围观的,谁也听不清骂的内容,只见人张嘴,不见人说话——人确实还在说话,捶胸顿足地说,壮怀激烈地说,偏偏已经听不清了,乱糟糟,急切切,呼啦啦,仿佛是在战场上,不同的兵器一起开火,已经令人无法分辨兵器的类别了。 人非钢铁之躯,总有疲惫之时,骂街收兵的火候总是在双方的疲劳点上。也有打持久战的,那就是单骂,单骂的主儿可以表演马拉松,可以从早晨骂到晚夕,中间可能出现停顿,那就是骂街主角回家喝水或者吃饭去了。水足饭饱,回来再战。女人们骂街,尤其是单骂,醉公之意不在酒,主要是展现一下自家的气势,表示自己家不是好欺负的。单骂的大多数是在自己家门口指桑骂槐地骂,或者是沿街像卖货郎一般漫无边际地骂,很少直接站在对立面的门口叫骂的,因为那已经不是示威,而是挑衅,那样的叫骂大多时候是以双方流血而终止。 国人壮怀激烈为国捐躯,自然有自己的悲壮形象,进入骂街状态的双方也有自己的特殊形象,这主要是指她们在骂街时的身段姿势。骂街一般采取站势,因为站着发音通畅,气贯长虹。亦有坐势,坐在小板凳或者苇墩上,慢条斯理地去骂,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也有比较潇洒的走骂,一边走,一边骂,从后街走到前街,再从前街走到后街,边走边骂,边骂边走,自成一种风格。最为激烈的姿势为跳骂的,这种身段一般发生在对骂和群骂之中,当双方有一方在语言中处于下风之时,往往就开始用动作来加强气势,遂产生跳骂,即跳起来骂。30岁左右的女人跳得要高一些,40岁以上的女人要跳得低一些,人过50岁,就基本与跳骂无缘。跳骂的时候,通常是左手掌拍着左大腿,右手掌拍右大腿,技巧的要点是在跳得最高处拍腿,以显示气势,落到地面时要立即飞箭一般将拍大腿的手指指向对方,好像自己的手就是高射机枪或者是榴弹炮。一场骂街结束,骂者回家褪掉裤子,看看大腿,血红血红的,不是别人打的,是自己打自己。骂街的老手大多数自然而然采取“混合式”,站骂累了,就坐一会儿骂,一旦对方有人出来应战,就果断采取跳骂,在跳骂的同时伴以站骂,以保持自己的体力基本平衡。街筒子里还有过一次跳骂升级者,她站在地下嫌低,上到自家房顶上跳着骂,只不过不小心摔了下来,摔断了腿,以后再没有站在房顶上跳骂的了。 在平时,河坡老街街筒子里的时光是平稳的,各家各户过着自己的日子,除了红白喜事或者是盖房修屋以外,共同参与的事体较少。一挨出现群骂的场面,就成了街道的节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从自己的家门走出来,劝架解围或者就是为了看热闹,看谁比谁厉害,或者谁比谁骂有新词。尤其是对于平时不露声色的骂街高手,大家更是露出钦佩的表情。遇到群骂,在一上午或者一整天,街筒子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就像过年一样。 在河坡老街,骂街是女人们的专利,男人们是绝对不参与这种掉价事的。男人们知道女人骂街既是向外人示威,也是包含着向自己的男人叫板的意思,男人们心中虽然恼火,还是装着漠不关心的样子,这就像男人们喝醉了酒说胡话,女人们无法去计较一样。女人威风凛凛站在街筒子里开骂,男人在家里该喝酒就喝酒,该抽烟就抽烟,该下棋还下棋,全然没有这回事的样子。倘若棋友拉拉男人的袖子说:“外面风大,把嫂子叫回来吧。”男人会骂一句粗话说:“狗日的平时憋坏了,就让她疯一会儿吧。”但是男人还是不会远走,他在悄悄关注着事态进展,即是看对方的男人是不是出场。女人们一起对骂,进而打到一起,双方揪掉了对方的头发,也没有大不了的,倘若对方的男人出场了,这一方的男人就会像雄师一般冲出去,保护自己的女人。自己的老婆自己打,别人摸一指头也不行。 骂街这件事情,实在说不上文明,却符合“街情”,是河坡老街街坊们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肚子里有气,不发泄出去,不分个里表,影响身体健康,也显得虚假。自己有气,骂上一番,自己气顺;双方有气,双方对骂,双方解气。骂过以后,开始一两个月内,磕头碰脸谁也不好意思先说话,都觉得脸上挂不住,但是,又都有和解的意思,冤家宜解不宜结嘛,何况远亲不如近邻呢。因此,遇到过大年,只要有街坊一撺掇,就有一方先到有老人的另一方家里去拜年,一切矛盾就迎刃而解了,谁也不会计较在对骂时,双方在气头上说的那些刻薄的话,人在气头上,谁的嘴边还能挂着尺子呢。 再和气的夫妻也会斗嘴,再平和的生活也会有摩擦,河坡老街的生活是淡然而悠远的,乍一产生骂街这样的事体,也是对平和生活中的一种掺和,似是一道调料,有了调料,生活就有了色彩和味道,这决不会影响街坊们互相帮助。大家吃饭还是习惯端着碗到街筒子里大槐树下吃,谁的碗里有了好吃的,就会冷不丁被另一个邻居叼走两口,众人哈哈大笑,河坡老街的生活每天都这么快乐。 亲着,爱着,打着,骂着,生活就这样一天天有滋有味地过去了。 P319-321 序言 当下的中国文学,普遍缺乏一种向上的精神,更缺乏由此及彼、通融众生的人文关怀和自由健康的思想意识,多是剑走偏锋,以自身的隐私、大众趣味趋和小资情调。若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出现的散文作家当中,选取一位新散文家作为世纪末和新时期的标杆,无疑是相当困难的。我们的写作,或许仅仅作为一种存在,而不是一种必须的和有效的“组成部分”。这当然与社会大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但作为文学写作者,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略。 在很多时候,作为写作者,我们丧失了对时代本质的感知和抵达能力,丧失了对他人乃至自然万物的真诚关怀,也丧失了对个人内部世界强有力的真实的表达——勇气的丧失、信仰的缺失、精神的委顿、思想的匮乏,使得写作仅仅成为一种技巧,从而,卖弄的嫌疑,投机取巧的嫌疑,避重就轻的嫌疑,充斥其中,导致了当代文学赢弱、虚假、矫情和失度的苍白品性。 赫拉克里特说:万物皆有道。我们的文学写作应当回到原来的品质,回到它自身所应有的关怀、鼓舞、宽容、同情、宏大、开阔、悲悯等伟大的“道”上来。《散文中国1》一书,集合了知名的散文中国论坛(http://cq.netsh.com/eden/bbs/755156/)乃至当下散文写作群落当中一大批新作家的优秀作品,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精神向度和艺术追求,用妥帖、自由、新鲜的文字,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有着强烈普世主义色彩的文学精神。这些作家及其作品,品质纯粹、自由,有着清晰而又坚定的民间立场和思想,他们笔下的物事本相和人生际遇,大都是当下的、草根的,或诗意盎然、生动活泼、健康自在,或凝重大气、简朴厚重,气韵丰沛。在形体和气质上,与特别传统的和一味标新立异的散文写作有着明显的区别。 他们不矫情,始终有着面向现实、触及时代核心的勇气和信心,有着与众不同的个体生存和生活经验,也有着自觉的艺术创造和思想维度。我们从中看到的和觉察到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文学的和人性的力量。他们不是文学的逃跑者,不是以文字套取现实功利的投机主义者。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每一篇作品都透露出一种与众生常在。与大地同根的人间烟火气息和设身处地的现场感,因而,他们的作品,无可置疑地成为个性鲜明的艺术存在。 在中国文学的大环境,尤其是当代散文写作群体当中,他们是面目新鲜的一群,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对散文的革新创造异常自觉和敏感。他们分别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和九十年代,跨越半个世纪,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色彩和艺术追求,或鲜衣怒马,或素面照人,内在、优雅、沉静、庄重,并骑于广阔的文学疆场。 文学是有社会属性的,正如丹纳所说:“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这个艺术家庭本身还被包括在一个更为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它周围的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艺术品的本质》)可以这样说,这本书中所聚合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是有地气和底气的,是建立在广阔层面的个人立场和情感展示,也是抵达内心的灵魂诉求和思想展露。他们摈弃了轻佻的文字游戏、貌合神离的词语别解和探秘猎奇式的(肉体和灵魂)自我抚慰,以灵性充沛的文学才情和细致入微的文学感知能力,书写个人对于周遭人事的独特发现,并以担当的勇气和信心,完成或正在完成他们自己的独特散文写作和艺术创造。 综上所说,本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简朴真诚的民间立场和精神境界;二是自由鲜活的时代气息和现场感;三是特点鲜明的散文方式和艺术实践。本书由杨献平、张利文、朱朝敏、衔杯、王克楠等人负责编选,并撰写栏目短评,部分内文插图由衔杯先生设计制作并无偿提供。在此,谨向所有为本书编选、出版付出劳动和心血的师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以散文的方式,祝福看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人。 二00七年八月一日于额济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