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封建帝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煊赫几千年。自赢政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以盖世雄才称霸天下,或以绝妙文采震烁古今,或以雄韬伟略彪炳史册,或以荒淫残暴被唾弃千古……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透视不同帝国之间的盛衰兴替,可以更好地解读中国历史。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本书通过讲述从夏朝到清朝各代六十多位帝王的精彩故事,为您揭秘封建帝王驭权的非常手段,披露历史君主治世的非常方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王非常道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邓琼芳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封建帝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煊赫几千年。自赢政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以盖世雄才称霸天下,或以绝妙文采震烁古今,或以雄韬伟略彪炳史册,或以荒淫残暴被唾弃千古……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透视不同帝国之间的盛衰兴替,可以更好地解读中国历史。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本书通过讲述从夏朝到清朝各代六十多位帝王的精彩故事,为您揭秘封建帝王驭权的非常手段,披露历史君主治世的非常方略。 内容推荐 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犹如一条蜿蜒不断的长河,曲折而又浩荡。在一场场的历史演绎中,各朝各代形形色色的事件在一幕幕地上演,无数的帝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正是一个个段落中的主角。而他们的为人处事、选人用人以及战场上的智慧等等超出常人的非凡做法,都为自己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通过讲述从夏朝到清朝各代六十多位帝王的精彩故事,为您揭示他们的独“道”之处。 目录 前言/1 大禹/1 治水建夏朝/1 下车泣罪/3 戒酒防微/4 武丁/6 梦里求才成大业/6 商汤/8 “辨昧”识才/8 网开三面/9 欲攻先帮/10 周文王 姬昌/12 狱中著《周易》/12 含泪吃下亲人血肉/13 给大臣拉车/14 齐桓公/17 称仇人为“仲父”/17 奇特纳贤术/19 晋文公/21 为报恩起兵/21 死别国将士惩自家将领/23 退避三舍/25 秦穆公/27 羊皮换贤/27 屡败屡战/29 非凡宽容心救自己一命/30 宋襄公/32 因信用称霸/32 楚庄王/36 一鸣惊人称“霸王”/36 装糊涂的聪明人/38 秦昭王/41 五跪求人才/41 燕昭王/43 高筑“黄金台”/43 责打太子得忠臣/45 赵武灵王/47 胡服骑射/47 令对手不寒而栗/48 秦始皇 赢政/51 用他人智慧赢江山/51 重用敌国不重用之人/53 汉高祖 刘邦/58 释放劳役结力量/58 “无赖”皇帝加封太上皇/59 咬牙封雍齿/61 汉文帝 刘恒/64 仁爱得天下/64 听其言观其行/66 汉景帝 刘启/68 特殊手法治国家/68 辨黑白巧待人/69 一块肉辨忠臣/70 汉武帝 刘彻/73 “怪”皇帝/73 “惧怕”大臣/74 汉昭帝 刘弗陵/77 少年英主护大臣/77 盐铁之议/79 光武帝 刘秀/82 韬光养晦 以待时机/82 不齿诡计/84 遇事不惊/85 魏武帝 曹操/88 曹操应急佯献刀/88 不畏权势 单打独斗/90 蜀汉昭烈帝 刘备/93 委曲求全谋大事/93 哭的艺术/94 长沙桓王 孙策/98 流泪求人也是好汉/98 吴王 孙权/100 听别人劝说,改自己错误/100 不袒护自家人/101 视贤才如家人/102 晋武帝 司马炎/105 “无为”治国/105 弘扬文化保护文化人/107 晋元帝 司马睿/110 与干将一起接受大臣朝拜/110 升官不掌权/112 晋明帝 司马绍/114 转移目标巧脱身/114 亲自出马平叛乱/115 苻坚/117 奇术统一北方/117 鼓励大臣杀豪强/119 梁武帝 萧衍/122 文治之功/122 四次出家/123 北魏孝文帝/126 不信巫/126 大力改革/127 隋文帝 杨坚/130 才华一般的非凡人/130 见好就收/132 唐高祖 李渊/135 待机而反/135 含而不露/136 步步为营/137 唐太宗 李世民/140 以后宫之争为借口/140 不凡气度定天下/142 唐高宗 李治/144 凭“仁孝”得以立/144 非“昏懦”可定论/146 唐睿宗 李旦/149 三让天下/149 传德避灾/152 武则天/154 艰难度过凄凉人生/154 巧借天机造舆论/156 唐玄宗 李隆基/159 果断赢得帝位/159 “开元盛世”流芳百世/160 后唐庄宗 李存勖/163 为父亲出谋划策/163 完成父亲遗愿/164 后唐明宗 李嗣源/168 谦虚和蔼不爱财/168 不想篡位却做了皇帝/169 知错就改一心为国/171 闽太祖 王审知/173 孝子仁弟/173 宁为开门节度使 不做闭门天子/175 吴太祖 杨行密/177 为百姓归降/177 超凡度量 超凡做法/178 假痴不癫/179 楚国武穆王 马殷/181 木匠独霸一方/181 降低规格保国/182 南唐前主 李昇/185 孤儿以德成事业/185 保境安民/186 吴肃王 钱镏/190 妙着扩充自己的势力/190 奇怪皇帝/192 唐末帝 李从珂/195 猛将躲避仇人/195 哭诉化险为夷/196 后周太祖 郭戚//199 篡权为民/199 贬抑权臣/201 后周世宗 柴荣/203 亲征御敌/203 第一明君累死于宝座/205
后蜀高祖 孟知祥/208 助人助己/208 明宗死后方称帝/209
后赵高祖 石勒/212 非凡措施改变命运/212 独特“君子营”/214
宋太祖 赵匡胤/217 “被动”称帝主动仁慈/217 用“活”败军之将/219 俭朴皇帝/220
宋英宗 赵曙/222 濮议之争/222 多病皇帝勤于政事/224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226 用汉人才智增强国势/226 放掉机会 改变方向/228
辽太宗 耶律德光/230 借母得帝位 驱赶长兄巩固宝座/230 利用叛变征服中原/23l 独特的治国手法/232
辽世宗 耶律兀欲/235 讲和保皇位/235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238 小民族 大国势/238 传梃面励军气/240 成吉思汗 铁木真/243 勇敢面对灾难/243 借人马成就大业/244 巧除阔阔出/246 元世祖 忽必烈/248 建立帝国/248 突破传统模式开明治国/250 明太祖 朱元璋/252 尊师赔情/252 大丈夫能屈能伸/254 巧治大臣嘴巴/256 明成祖 朱棣/258 忍辱装疯/258 迁都北京城/260 明仁宗 朱高炽/262 儒雅得皇位/262 只当了一年皇帝的仁君/264 老实人 大聪明/265 明宣宗 朱瞻基/267 “蟋蟀天子”屡建功绩/267 明孝宗 朱祜樘/270 不幸儿有超人胆量/270 宽和待人 果断治国/271 只有一个老婆/273 明武宗 朱厚照/274 “贪玩”皇帝/274 “昏君”屡建功绩/276 明神宗 朱翊钧/278 清算已死的张居正/278 清太祖 努尔哈赤/281 不记仇隙 化敌为友/281 天时地利 人合己合/282 清太宗 皇太极/285 “霹雳”手段成大业/285 巧间明君臣/287 重用汉人/289 康熙帝/291 智灭权臣鳌拜/291 雍正帝/294 做事公正雷厉风行/294 狠抓小事/297 乾隆帝/298 重本不抑末/298 试读章节 称仇人为“仲父” 非常道 常人对于仇人,尤其是曾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人,肯定是恨之入骨,帝王者,一旦登上帝位,也大都不惜任何代价,铲除曾经加害于己的人。但是,齐桓公则不然,他不但饶恕了差点使自己命丧黄泉的管仲,而且还尊称其为“仲父”,对其终生加以重用。 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他还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齐僖公死后,太子诸儿即位,就是齐襄公。齐襄公虽然居长即位,但品质卑劣,令国中老臣深深忧虑齐国前途。当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齐襄公即位不久就出了大事,他与自己的妹妹,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有了不轨行为,之后就杀了鲁桓公。对此,具有政治远见的管仲和鲍叔牙都预感到齐国将会发生大乱。所以他们都替自己的主子想方设法找出路。 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因此管仲就负责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去躲避。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但是,卫国离齐国太远,所以鲍叔牙就同公子小白跑到齐国的南邻莒国去躲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去的地方虽然一南一西,打算却都是一个,都是静观事态的发展,伺机而动。 公元前686年,齐国终于爆发内乱。齐襄公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因齐襄公即位后废除了他原来享有的特殊权利而恼怒,勾结大夫闯入宫中,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国君。公孙无知在位仅一年有余,又被齐国贵族杀死,一时齐国无君,到处是一片混乱。 这时,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设法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齐国在公孙无知死后,商议拥立新君的各派势力中,以正卿高溪势力最大,他和公子小白自幼相好。高溪又同另一个大夫国氏勾结,暗中派人急去莒国请公子小白回国继位。 于是,公子小白接到消息后就和鲍叔牙仔细分析当前国内形势,然后向莒国借了兵车,日夜兼程回国。鲁庄公知道齐国无君后,也万分焦急,立即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后来发现公子小白已经先出发回国。管仲于是决定自请先行,亲率三十乘兵车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去截击公子小白。 人马过即墨三十余里后,管仲恰好遇见公子小白的大队车马。管仲此时非常沉着,等公子小白车马走近,他就立即拿起箭来射了过去,只听“嗖”地一声,一箭射中,公子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一看这种情况,就以为公子小白已被自己射死,就率领人马返回了。其实公子小白并没有死,管仲只射中了他的铜制衣带钩,他怕管仲再射,急中生智装死倒下。 经过此事后,公子小白与鲍叔牙更加警惕,马不停蹄向齐国挺进。当他们来到临淄时,由鲍叔牙先进城里劝说,齐国正卿高氏和国氏都同意护立公子小白为国君,于是公子小白就进城,顺利地登上了君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屡建功绩的鲍叔牙出来任齐相。鲍叔牙却诚恳地对齐桓公说:“臣是个平庸之辈,现在国君施惠于我,使我如此享受厚爱,那是国君的恩赐。若要把齐国治理富强,我的能力不行,还得请管仲。” 齐桓公惊讶地反问道:“你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吗?当初他可是想置我于死地的。”鲍叔牙回答道:“但是客观地说,管仲是天下的奇才,他英明盖世,才能超众。有他辅佐方能助您一臂之力。” 齐桓公又问鲍叔牙:“那管仲跟你比起来谁的才能更大一些?” 鲍叔牙沉静地说:“管仲起码有五点比我强。他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鲍叔牙进一步谏请齐桓公释掉旧怨,化仇为友,并指出当时管仲射国君,是为了公子纠,现在如果赦免其罪而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像忠于公子纠一样忠于齐桓公您。 经鲍叔牙的建议,齐桓公同意了选择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齐桓公的贤达大度。此后,齐桓公经常同管仲商谈国家大事。由于管仲系统地论述了治国称霸之道,使齐桓公困惑的全部问题都迎刃而解,不久就拜管仲为相,主持政事,为表示对管仲的尊崇,称管仲为“仲父”。 管仲也不负众望,自从他相齐后,一心辅佐齐桓公的霸业,对齐国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三国五鄙之制;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管理上,他主张礼法并用,礼以使人知廉耻,法以使人守规矩。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管仲的这些政策为齐国称霸提供了国力上的准备。 P17-19 序言 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犹如一条蜿蜒不断的长河,曲折而又浩荡。在一场场的历史演绎中,各朝各代形形色色的事件在一幕幕地上演,无数的帝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正是一个个段落中的主角。而他们的为人处事、选人用人以及战场上的智慧等等超出常人的非凡做法,都为自己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通过讲述从夏朝到清朝各代六十多位帝王的精彩故事,为您揭示他们的独“道”之处。 我们耳熟能详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秦始皇重用别的国家不重用的人才;被称为“无赖皇帝”的汉高祖刘邦却封了自己仇人的官爵;汉昭烈帝刘备擅长哭的艺术从而掌握了天下;唐高祖李渊在乱世之时却隐忍不发;唐睿宗李旦竟然三让天下;宋太祖赵匡胤俭朴治天下留佳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惩治大臣的奢侈行为,宴请他们时专上最简单的菜;康熙帝智灭反臣鳌拜…… 还有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十分熟悉的帝王,他们其实也有着非凡的才能,例如,武丁梦里求才成大业;赵武灵王的非凡手段和魅力令对手不战而栗;晋元帝司马睿竞然与干将一起接受大臣朝拜;梁武帝萧衍居然有四次出家;后唐明宗李嗣源不想篡位却做了皇帝;前蜀高祖王建“流氓”、“温柔”手段皆用;明宣宗朱瞻基打猎顺便伏击劫掠者…… 另外,各代帝王制定朝纲、驾驭群臣、发展经济、安抚百姓、网罗人才,以及他们在政治谋略、军事手段、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所实行的一系列英明政策,都是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知识财富,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值得我们不断地汲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