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探讨《太上洞渊神咒经》(这部经典对于理解公元五世纪中国南方的天师道相当重要)。随后探讨了陆修静,又是首次揭示了陆修静如何将灵宝降经转化为仪典。接下来的几章依次探讨南方天师道仪式、北方寇谦之对道教仪式的改革、在南方逐步形成的成熟道教仪式及其北移和在《无上秘要》中的重新确立,最后是《隋书》中的道教仪式类型。每章都综合了前人的研究和他本人对文献的新研究。
本书在广泛利用和分析相关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较为完整地论述了道教仪式在唐代以前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围绕天师道仪式、方士仪式和灵宝科仪这三个仪式传统展开的。在五世纪以前,天师道仪式与南方方士仪式各自发展,到东晋时期互相产生影响。自五世纪以降,融摄南方方士传统、天师道和佛教的灵宝科仪兴起,且因刘宋陆修静加工整理而变得更加成熟完善,新旧各种道教传统大都借鉴或仿效灵宝科仪,道教仪式向灵宝化的方向发展。南方和北方的道教仪式原有较大差异,至北朝后期,北方道教几乎全盘采纳南方灵宝化的道教仪式,南北道教仪式基本上趋于一致。
序
自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教团道教仪式的滥觞——东汉天师道仪式
第三章 曹魏天师道仪式的混乱与整顿
第四章 《抱朴子内篇》所见东晋以前的南方方士传统及其仪式
第五章 两晋南朝时期的外丹经、“三洞”经与南方方士传统及其仪式的承传和更新
第六章 东晋、南朝时期天师道对南方方士仪式的影响
第七章 东晋末刘宋初融摄天师道、佛教和方士传统的灵宝科仪
第八章 《太上洞渊神咒经》所见五世纪初南方的民间道教仪式
第九章 刘宋陆修静对灵宝科仪的整理和发展
第十章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天师道及其仪式
第十一章 北魏寇谦之对天师道的改革与北方天师道仪式的演变
第十二章 五世纪以降道教法次的逐步形成与道教仪式的发展趋向
第十三章 南方道教的北传与南北道教科仪的统一——北周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的道教仪式
第十四章 《隋书·经籍志》“道经序”中的道教仪式类型
第十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