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是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社会产物。但是作为创伤方法却像现实主义一样,是和文学艺术同时产生的。现实主义更侧重客观事物的描绘,浪漫主义更侧重主观感情的抒发。用中国诗艺的术语“赋比兴”来描述,现实主义作品多用赋的方法,浪漫主义多用比兴的方法。而运用比兴正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点。
李白是代表盛唐文化的诗人。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北方文化,在哲学思想方面,以孔子的《论语》为代表,在文学艺术方面,以现实主义的《诗经》为典型。长江流域的南方文化,在哲学上的代表是老子《道德经》,在文学上的典型是浪漫主义的《离騒》。而李白却是南北文化融会的典型代表。他的生平可以用杜甫的《赠李白》来概括: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701-762)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了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盛唐文化。古代北方文化以现实主义的《诗经》为代表,侧重客观事物的描绘,多用“赋”的写法;南方文化以浪漫主义的《楚辞》为典型,侧重主观感悟的抒发,多用“比兴”的写法;而李白则是南北文化汇合的典型代表。他一生不能实现儒家济世安民的入世理想,也不能实现道家自由解脱的出世思想,只能高歌吟诗、狂饮度日消愁解闷,正如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所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的豪情壮志,则在《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和《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可以看出:云烟自下而上,银河自上而下,使天地浑然结合,人和自然打成一片,这就是天人合一了。李白诗中流露出对自然、对自由、对人民、对朋友、对真善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