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梦(美绘少年版)/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清)曹雪芹//高鹗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一曲人间真情的凄美哀歌缠绵悱恻,温婉多情。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喜爱,当时在读书人中间便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今天更是家喻户晓,几乎人人会哼唱几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红楼梦》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古代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民俗、建筑、饮食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座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库。

内容推荐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全书以宝黛的恋情和贾府的盛衰为线索,布局严密,包罗万象,极富浪漫色彩。大观园中上自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千人千面,各具情态。“金陵十二钗”个性鲜明。各具风流。原著共一百二十回,其中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补续。

目录

【第一回】木石前盟

【第二回】黛玉进京

【第三回】雨村判案

【第四回】神游太虚境

【第五回】刘姥姥进贾府

【第六回】金玉良缘

【第七回】大闹家塾

【第八回】协理宁国府

【第九回】试才大观园

【第十回】元妃省亲

【第十一回】耗子偷“香玉”

【第十二回】俏语谑娇音

【第十三回】听戏悟禅机

【第十四回】宝黛读《西厢》

【第十五回】春困发幽情

【第十六回】黛玉葬花

【第十七回】呆霸王闹宴

【第十八回】羞笼红麝串

【第十九回】宝玉发痴狂

【第二十回】宝钗带讥诮

【第二十一回】晴雯撕扇

【第二十二回】宝玉诉衷情

【第二十三回】宝玉挨打

【第二十四回】旧帕传情

【第二十五回】绣鸳惊梦语

【第二十六回】趣结海棠社

【第二十七回】咏诗螃蟹宴

【第二十八回】刘姥姥游大观园

【第二十九回】栊翠庵识妙玉

【第三十回】软语释前嫌

【第三十一回】凤姐撒酒泼

【第三十二回】闷制风雨词

【第三十三回】香菱学诗

【第三十四回】芦雪舍联诗

【第三十五回】病补雀金裘

【第三十六回】贾府庆元宵

【第三十七回】兴利除宿弊

【第三十八回】紫鹃试宝玉

【第三十九回】醉卧芍药花

【第四十回】群芳开夜宴

【第四十一回】尤二姐吞金

【第四十二回】抄检大观园

【第四十三回】凹晶馆联诗

【第四十四回】晴雯天风流

【第四十五回】芙蓉女儿诔

【第四十六回】香菱受棒屈

【第四十七回】听琴叹知音

【第四十八回】宝玉失通灵

【第四十九回】焚稿断痴情

【第五十回】宝玉成大礼

【第五十一回】魂归离恨天

【第五十二回】查抄荣国府

【第五十三回】史太君归天

【第五十四回】出家却凡尘

试读章节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先不说这书里的故事,只说这书的来历,已经十分奇特,世间少有。话说女娲氏炼石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每块高径十二丈,方径二十四丈。结果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剩了一块没用上,这多余的一块便被遗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这石自炼成后已通人性,想到众石都能补天,唯独自己废弃无用,便心生怨叹,日夜哭泣。

一天,来了一僧一道,正好坐在石边高谈阔论,说到人世间的种种荣华富贵。这石头听了,不由得动了心,便口吐人言,向僧道二仙央求道:“大师,刚才弟子听二位谈论那人世间的繁华气象,向往不已。如承蒙二位慈悲,能把我带入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过几年舒心日子,实在感激不尽。”

二仙听罢,笑道:“善哉,善哉!人世间虽然有些欢乐快活,其实不过是过眼云烟;何况‘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往往转瞬间便乐极生悲,物是人非,还不如不去。”只是这石确实已经动心,僧道二仙架不住它再三央求,也知道这石有段奇缘未尽,只得答应了。那和尚就作法将这块大石缩成扇坠一般大小,变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又刻上几个字,笑道:“倒也是个宝物了,就带你到那昌明隆盛之国,书香门第之家,花柳繁华、温柔富贵的地方去快活吧。”说着,把那石头装在袖子里,同那道人飘然而去,不知所终。

后来,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有个空空道人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他见一块大石上写满了字迹,仔细一看,原来说的是那块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承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到人世间,历尽悲欢离合、世态炎凉 的一段故事,这便是《石头记》。

空空道人便将这《石头记》从头至尾抄录了回来,后经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然后编成目录,分出章回,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了一首绝旬: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石上的故事要从那东南方向最繁荣的姑苏城说走。在姑苏城西北门外有个十里街,街里有条仁清巷,巷内有一座古庙叫做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主人姓甄,名费,字士隐。这甄士隐天生喜爱恬淡的生活,从不贪慕功名利禄,每天观赏花竹、饮酒吟诗作为消遣,生活得悠闲自在。如今他已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乳名叫做英莲,今年刚满三岁,甄士隐把她看成掌上明珠。

炎夏的一天,甄士隐在书房中蒙咙睡去。忽然梦见一僧一道,边走边谈。只听道人问道:“你带着这个蠢物想要去哪里呢?”那和尚笑道:“如今正有一段风流公案需要了结,趁此机会,正好将这蠢物夹带在其中,让它去经历经历。”那道人又问:“这些风流冤孽会落在什么地方,那些人相互之间又有怎样的缘分呢?”

那和尚笑道:“这事说来好笑,简直是千古未闻的奇事: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草。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它,日久天长,这绛珠草终于修成了人形,是个女子,整日游荡在离恨天外,饿了吃蜜青果,渴了喝灌愁海水,倒也逍遥。只是她感念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便寻思要报答他。也是凑巧,这神瑛侍者近日生了凡心,想要进入人世经历一番,如今已在警幻仙子那里挂了号,绛珠仙子便也去人世间投胎,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因为这件事,还牵连出不少风流冤家,陪他们一起了结此案。”那道人说:“用眼泪报恩的说法,的确稀奇。咱们何不也去人世间度化几个有缘人,那岂不是一桩功德?”那和尚道:“正合我意。咱们先到警幻仙子宫中,把这蠢物交割清楚。”

甄士隐听得明白,只是不知那蠢物是什么,便上前施礼打听。一僧一道便将那蠢物递给他看。士隐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块晶莹的美玉,上面刻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士隐正要细看,那和尚说已经到了幻境,就从士隐手中夺走了那玉。士隐没有防备,忽然仰头看见一座大石牌坊,上面写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

士隐正想跟着进去,忽然听见一声霹雳,士隐一惊,醒了过来。原来是自己睡着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上。士隐突然惊醒,将梦中的事忘了一大半。这时见奶妈抱了女儿英莲走来,英莲粉妆玉琢似的,十分可爱,士隐就抱过英莲,逗她玩了一会儿,又带着孩子到街上看热闹。忽然看见迎面来了一僧一道,说说笑笑地走来。两人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和尚竟然大哭起来,向士隐道:“施主,你将这有命无运、拖累爹娘的东西抱在怀里干什么?不如施舍给我吧。”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理他,转身就要回去,只听那和尚大笑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日子清闲,时光飞逝,转眼已到了中秋佳节。士隐家里的中秋晚宴过后,他又在书房另摆了一桌,自己走到隔壁葫芦庙里,邀请一个寄居在那里的叫做贾雨村的穷书生过来饮酒。这贾雨村为进京求取功名,去年来到此处,因为缺少盘缠,所以滞留在庙里,每天只靠卖字作文维持生计。当晚他见皓月当空,想起自己平生抱负,不禁仰天长叹: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P1-4

序言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文学圣殿中的瑰宝,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声誉。毛泽东曾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手不释卷。其内容包罗万象,如同四座知识的宝库,研读它们,对于少年读者了解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文化、民俗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四大名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魂和根。在全国中小学纷纷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少年读者更应该通过阅读经典名著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怀着对先辈文学经典的无限敬意,我们精心组织爱好古代通俗文学的作者、画家、编者共同打造出了这套中国“四大名著”的美绘少年版,目的就是为了在古典名著与当代少年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少年读者进入古典名著这座神奇瑰丽的文学殿堂。

由于历史的局限,“四大名著”原著中也存在一些不适合少年读者阅读的内容,在组织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处理,保证和读者见面的是一套纯净的“四大名著”。考虑到少年读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在力保原著精彩情节的前提下,对原著适当进行了精简,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这样既保持了原著的风貌,又照顾到了少年读者的阅读心理。另外,由于年代久远,原著中那种半文半白的语言已对当下读者的阅读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特意对文字做了白话化处理。处理的原则是:浅近但不失庄重,在不影响阅读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原著的语言风貌,让少年读者在开心阅读故事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古典名著的神韵。精美的彩色插图是这套丛书的又一大亮点,插图作者国画功底深厚,作品中又融进了流行的漫画元素,动感十足.栩栩如生。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作品描写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全国这段历史时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在这一时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下纷争,英雄辈出。自宋朝始,三国故事已成为说书人最好的素材,通过他们的口耳相传,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元末明初,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的基础上,参考《三国志》等史料,加之个人的非凡创造,创作出了这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学者评价该书“七分写实,三分虚构”,然而其在民间的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正史。全书结构严谨,气势恢弘,描写战争场面波澜壮阔,读之令人心潮澎湃。三国故事深受国人喜爱,尤其让孩子们痴迷。如今,每一个成年人都难以磨灭儿时阅读“三国”的记忆。《三国演义》用一个个英雄的故事,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激情。作品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和诸葛亮的“智绝”,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被称为“三绝”。全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许多语言今天已演变为成语、歇后语,“三国”题材的京剧曲目亦长演不衰。

《三国演义》是一组英雄的群像,他们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把个人的信念、才智和勇气放大到了极致,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道德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这套丛书能令广大少年读者感受到些许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我们将无比欣慰。书中如有纰漏之处,诚望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