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暮云集/吴鲁芹作品系列
分类
作者 吴鲁芹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鲁芹——一位有学养、有风度的散文家,功力匀于字行间,情思入于化境。轻松地游走在中外优秀文章之间。以东方风范面对西方文学的博学鸿儒。在闲逸的话语中有丰富的智慧和心灵的光辉,在信笔挥洒、嬉笑诙谐中见巧妙勾连和慎密严谨。他的文章,既有西方的随笔传统,又有中国的散文精髓,非但处处都是学问,而且处处都有哲理。

内容推荐

本书取名“暮云集”是一九八三年初夏痖弦兄致鲁芹函内提及的书名,采自杜诗。这一本集子所收的,是先夫鲁芹一九八二年元月至一九八三年七月间写下的一些散文,其中除了《韩译艾略特“四部组诗”序》一篇以外,都曾先后发表于《中央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中华日报》、《传记文学》及《明报月刊》。

目录

文章千古事/齐邦媛

一辑:

 得意的一刻

 考试经验谈

 听最信赖得过的人讲故事发妙论

 韩译艾略特“四部组诗”序

 约翰契佛知多少?

 美国文市是非恩怨

 诺贝尔奖不一定就是“死吻”

 大才小用辩

 艺术、文化与衙门

 从写“读后感”谈起

 忆任叔永先生与莎菲女士

二辑:

 泰岱鸿毛只等闲

后记/吴葆珠

试读章节

得意的一刻

华副主编这个题目出得好,好在“一刻”这两个字。换成一天、一年就不大好办了。因为纵使一事无成终身潦倒之人,亦不免有一两件小事,可以列入“得意的一刻”项下的。夫“得意”云云,同“快乐”大约是本家,只是短暂的一刻,不会很长的。有人曾指出法国的仓颉在造字的时候,就已将这件事一语点破。法文里的快乐一词“Bonheur”是“好”与“钟点”两个字拼合而成,说明好事、乐事、得意之事都是个把钟点的玩意儿,一刻之间就烟消云散了。

点题既毕,似可言归正传了,转而一想,我要写的是四十六七年以前的事,那时似乎事事都不如意,唯有在网球场上身手不凡,往往你来我往三五回合之后,看准对方的位置,一记底线长抽,自己一个健步已到了网前,这时对方即使救了那记猛抽,也经不起我网前拦截,真是措手不及了。在当时是颇为“得意”的。然而所能笔之于书的只是:底线猛抽,上网拦杀,三五十字即可了事,甚至于还写不到三五十字,这与“一两千字左右为宜”的规定,是颇不相宜的。而且事隔将近半个世纪,对手何人,已经记不起来了,写下来更有点像“无的放矢”。

于是思想急刹车,来它一个就地掉头,想想近一两年有没有够得上称之为“得意的一刻”。上穷碧落下黄泉,搜索一番之后,想到一九八○年十月间,在伦敦经历的一件小事,当时真是得意非凡,为时不过刻把钟,颇与这篇征稿的题旨吻合。姑记之以塞责。

一九八○年九月初,到伦敦小住,是为了访问几位英国作家。其中有一位叫做金斯莱·艾密斯(Kingskly Amis),他是诗人、小说家。我抵埠之后,听说艾氏出门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唯一的办法是留书致意,请他返寓即复信约定访谈的日期。在五月间我已托一位英国朋友先同他提过这件事,多少已经“首肯”了。可是等了六个多星期,音信杳然。到了我已准备返美的前一晚,艾氏的回信来了:“亟图一晤”,并且在信中画了一张略图,教我如何搭地道车枉顾。“至于日期时间,请赐电话约定。”这晚我回旅馆相当迟,已是九点以后了,而我在翌日下午就要动身的。想想唯有更改行期,以及应付更改行期的种种麻烦。而我一遇到事务性的麻烦,就像是大难临头,手足无措,这时是无可如何,只有打电话给艾氏约定访谈的日期了。

寒喧了一阵之后,就要商量访谈的日期了。艾氏说,这以后两三个星期,他不出门,也不怎么忙。“看看哪一天彼此都方便?”按礼貌,应该请他指定一个日期才对,可是狗急跳墙,人急了脑细胞大约也就跳跃得比较快,俗说“灵机一动”是也。这时我忽然想到他有一本小说,书名《我现在就要》(I Want It Now)。于是我说:“天晓得,我怎么在讨论访谈日期的时候,想起隆迪来了。”

“隆迪?Who?”

我说:“隆迪·阿普亚德。就是十多年前你写的那本讽刺英美上流社会,讽刺有钱的人,讽刺电视界小说的主角。那本小说的书名叫什么的?”

艾氏沉思了片刻,这时电话的两端,真是“无声胜有声”。接着,艾密斯极其爽朗的笑声:“我懂了,我懂了!‘现在’已经是十点了。你的意思是‘现在’就来,还是明天一早?”我告诉他明天飞机起飞的时间,希望在中午一时以前能有三四小时的长谈。

“行。明天上午九时候教。”

平时总记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格言,这一回居然是“书到用时不恨少”,其快乐得意的程度,颇有点像暴发户了。于是赶快走进浴室“冲凉”,清醒一下。然而在急水淋身时,还是荒腔走板唱了几句,可见小人有小事得意片刻,就难免“忘形”,好在只是“一刻”,而且是在浴室里。

一九八二年正月底

P3-5

序言

吴鲁芹(一九一八——一九八三),字鸿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上海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策划英译当代中国文艺作品。一九五六年与友人联合创办《文学杂志》。一九六二年赴美,任教于密苏里大学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它》、《瞎三话四集》、《余年集》、《暮云集》及报道访谈当代欧美作家的《英美十六家》等。

吴鲁芹的作品,沿袭了西方自《蒙田随笔》奠基的essay传统,呈现了中文世界里尚未被普遍肯定的散文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充满了个人化的知识趣味。吴鲁芹的散文“功力匀于字行间,情思入于化境”,轻松游走在中外优秀文章之间,既有西方的随笔传统,又有中国的散文精髓,他本人也是有学养、有风度的一代散文大家。

吴鲁芹生前致力于推动台湾现代文学,逝世后由友人成立基金会,邀请《联合报》与《中国时报》自一九八四年起轮流主办“吴鲁芹散文奖”,林清玄、杨牧、王鼎钧、简颤、庄裕安、黄碧端、蒋勋、余光中、周芬伶、杨敏盛(阿盛)等得奖人皆为公认有成就的作家,此奖也深获文坛肯定与重视。

由于绍介的通道缘故,吴鲁芹先生的文、事在大陆的影响力并不大,大陆的读者对他的作品在认知上存在空白。基于这样的考虑,我社推出“吴鲁芹作品系列”中文简体字版,包括《瞎三话四集》、《师友文章》、《鸡尾酒会及其他美国去来》、《英美十六家》、《余年集》、《暮云集》、《文人相重台北一月和》。

吴鲁芹先生长期身居海外,对外国作家、作品、地名的翻译与现今大陆通用译名不尽一致,如索尔·拜罗、佛洛伊德、杜斯妥也夫斯基、阿里斯多德、《卡拉马助夫兄弟》、《雨王韩德森》等。为尊重原著和作者起见,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对此基本保持原貌,相信并不会对读者的阅读造成障碍。

后记

这一本集子所收的,是先夫鲁芹一九八二年元月至一九八三年七月间写下的一些散文,其中除了《韩译艾略特“四部组诗”序》一篇以外,都曾先后发表于《中央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中华日报》、《传记文学》及《明报月刊》。这期间鲁芹还写了两系列的文字,均连载于台北《联合报》。其一为应《联合报》邀于一九八二年八月返台做他们主办的小说奖评审,以日记体的形式写下返台一月间的生活琐事与所见所感,以“‘老汉’归台日记钞”的名称发表(单行本一九八三年八月联经出版更名“台北一月和”;其二即逝世前刚完成的“文人相重卷”六篇并后记一篇,列举文人相重的实例,以及生死不渝的友谊(单行本一九八三年十月洪范出版)。

鲁芹自一九七九年四月从公职退休,退休后的心情一如他《六一述愿》所说的是乐不可支。含饴弄孙之余更读书作文自娱。退休四年余写了五十万字,超过他过去三十年著述的总和。

本书取名“暮云集”是一九八三年初夏痖弦兄致鲁芹函内提及的书名,采自杜诗,鲁芹读了几遍表示非常喜欢这个书名,现在真的用了。书名特请鲁芹与我敬佩的董阳孜女士题署,齐邦媛教授赐序,特此一并致谢。

洪范书店负责人叶步荣先生暨痖弦兄继《余年集》及《文人相重》再次鼎力计划协助出版这本《暮云集》,友情温馨无话可说,感激而已。

葆珠敬识

一九八四年七月于台北

书评(媒体评论)

吴鲁芹复出后非但不见龙钟之态,反而笔力醇而愈肆,文风庄而愈谐,收放更见自如,转折更见多姿,令人刮目。而正当晚霞丽天之际,夕阳忽然沉落。如此骤去,引人多少怅望,也可谓善于收笔了。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学者第十六届吴鲁芹散文奖获得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