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和上海远东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人物传奇图书,在1973年首次出版,它向读者完整、客观叙述了全球汽车业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比利·杜兰特的跌宕人生,同时也历史性地展现了通用汽车由建立到迅猛发展,直至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辉煌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通用汽车的缔造者(比利·杜兰特)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劳伦斯·古斯廷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和上海远东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人物传奇图书,在1973年首次出版,它向读者完整、客观叙述了全球汽车业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比利·杜兰特的跌宕人生,同时也历史性地展现了通用汽车由建立到迅猛发展,直至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辉煌历史。 内容推荐 在所有将美国推向汽车时代的传奇人物中,比利·杜兰特或许是最不同寻常的一个,或许又是最重要的一个。如果杜兰特不曾出现在汽车产业成型期的舞台上,那么通用汽车将不会存在,而销量最大的雪佛兰汽车也不会产生;很可能现在没有別克或是奥兹莫比尔;也可能没有庞蒂亚克或凯迪拉克;纳什可能没有机会组建自己的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或许仍在铁路上讨营生;斯隆的职业生涯可能与现实中大相径庭。这样的种种可能列举不尽。没有杜兰特的参与,当今世界的汽车产业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格局。 与大多数汽车业先驱不同,杜兰特不是一个修理厂的小工匠出生。当其他人忙着拼装汽车的时候,他却在热火朝天地忙着整合组织。他是个极为复杂和矛盾的人,一名用柔和的声音说话的超级推销员,一位对金钱满不在乎的财富缔造者。他梦想宏大并能够逐一实现它们,因为他有着无与伦比的远见和勇气、钢铁般的意志以及魔术般的魅力。他成为千万人爱慕的领袖。即使是那些不总是赞同他的方法的人,也称他为天才,尽管他们有时也叫他独裁者或赌徒。这三者皆是他! 他能够取得神奇的成功,但同样也会遭遇令人难以置信的失败。他两次拥有了通用汽车,又两次失去了它。他会一头扎入普通人就能轻易看清的困境之中,但也是这样的不顾一切的乐观主义使得他缔造出优秀的团队。 他有着大多数有钱人没有的态度。他试图保护与他共同投资的人,即使这样的行为会让自己破产。最终的确也是这样的结局。当最后他无力保护支持者的钱财时,他自己从千万富翁变成了穷光蛋。 1940年,杜兰特又回到了事业的起点,在密歇根州弗林特市辛苦地工作。尽管当时他已是78岁高龄,不再富有,但他仍有着伟大的梦想。如他一贯的超前作风,他计划在全国建造50个保龄球中心。“我身无分文”,一天晚上,他对一位游客说,“但我很快乐,并且在继续自己的事业,因为我停不下来。生命的含义远不止金钱。” 目录 新版前言 前言 作者序 第一章 公路马车 第二章 四轮马车制造之王 第三章 “无马马车”降临弗林特 第四章 别克:白手起家成就汽车梦 第五章 “我必须组建一个联合公司” 第六章 “别担心,我们仍在前进” 第七章 银行家接管 第八章 杜兰特的“新孩子”——雪佛兰 第九章 “今天我从银行家手里夺回了通用汽车” 第十章 杜兰特的统治和第二次失利 第十一章 最后帝国之诞生与覆灭 后记 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图片说明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根据杜兰特的叙述,S.L.史密斯告诉他,自己是奥兹汽车公司的惟一投资人,他对公司的估价为200万美元。杜兰特问他是否愿意接受200万美元新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史密斯先生问我优先股的价值是多少,我是否认为它们会有市场。我告诉他,在结算单出来之前,优先股是没有市场价值的,但如果他愿意接受200万美元的优先股,不参与普通股分红,那么我同意在一年内以180万美元的净值购进他的股票。” 史密斯父子对获得摩根公司的财务支持感到兴奋,他们同意加入公司合并的行列。1908年7月21日,弗雷德里克。史密斯在一封写给杜兰特的信中,同意了将奥兹汽车公司3/4的股票转换成新联合公司股票的提议。 不久后,珀金斯计划了一趟从纽约到芝加哥的商务之旅,并问杜兰特是否愿意和他一起乘火车到遥远的奥尔巴尼(Arbany)。杜兰特写道:“在他的客厅里,我们有机会相互熟悉起来。我向他讲述了我在马车行业中20年的经验,在回答他的问题时,我向他阐述了我对合并计划实施的看法,并且我认为,我向他灌输了‘控股公司’的概念。珀金斯先生问我对他提出的公司名称——国际汽车公司——有什么看法,我回答说,我认为这再合适不过了。他接着又说:‘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护这个名字,如果你愿意与我合作,那么等我返回芝加哥,就递交一份纽约营业执照的申请。’我答应了……” 至于杜兰特和珀金斯在火车上的谈话是如杜兰特所希望的那样,达成了更进一步的共识,还是如史密斯所写的那样,是摩根对这笔交易逐渐丧失兴趣的开端,人们无从得知。根据史密斯的说法,珀金斯对杜兰特坚持自己主管合并后公司的财务一事变得警觉起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会谈很快陷入了僵局。与珀金斯谈话后,杜兰特回到了纽约。在走进萨特利的办公室时,他遇到了该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年轻律师柯蒂斯·R·哈萨维(Curtis R.Hatheway)。哈萨维告诉他,摩根公司迫切需要和他谈话。杜兰特来到了摩根公司律师弗朗西斯·林德·斯特森(FrancisLynde Stetson)的办公室。 斯特森很友善。他说他对别克公司的佳话有所耳闻。他接着说,他明白杜兰特完全控制着别克公司的股份,有权执行协议。杜兰特回答说,的确是那样,股票都存在弗林特市的一家银行里。杜兰特和卡顿此前为公司合并准备了一项协议请别克公司的股东签字,授权杜兰特代表他们交换别克公司与新公司的股票——其他股东和杜兰特的交换条件相同。杜兰特说,公司的所有股票都在这份协议下经过授权,并被存入了弗林特市的一家银行,由这家银行的一位副总裁担任托管人。 “斯特森先生问我,这些储户是否了解新发行的证券或新公司的任何细节问题,如资本规模等。我告诉他,股东们对我有信心,整件事都在我的掌控中。 “斯特森先生说,他怀疑这样的所有权文件是否完备,并说他认为有必要让别克公司的股东拟定一套新的所有权文件。我对更改或建议更改协议条款的行为是否明智持怀疑态度。斯特森先生坚持认为他要持有一份更好的所有权文件,并且,他不会同意在只具备储户协议的条件下进行股票交换。我告诉他,我是在律师的建议下这么做的,我需要立即与他联系。 “直到那天,我可能还是你们所说的对并购事件‘较为热衷’,但在与斯特森先生会谈后,坦白说,我的热情有些冷淡了下来。” 针对斯特森的质疑,卡顿在1908年7月29日回复如下: 关于别克汽车公司股票的转让问题,我觉得似乎是一项很平常的交易……股票当然是归每一位股东所有,他们有权以任何他们认为合适的形式出售或转让手中的股票,正如他们有权处置自己拥有的一切财产。他们已同意出售和转让手头的股票,以此换得国际汽车公司同等价值的优先股和50%的普通股,因此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能出于交换的目的,直接将自己持有的股票转让给国际汽车公司或其他人……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将该机构的细节问题主动告知别克汽车公司的每一位股东。如果有哪位股东因为未获悉这些细节,而拒绝出售股票,那么这是那位股东个人的事情,但我并不认为有必要在股东们已经同意出售和交换股票后再一次获得他们全体的认同。 当关于别克公司股票的争端仍在继续时,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摩根公司对《纽约时报》上刊登的一篇深入调查了此次合并谈判的文章十分恼火。哈萨维打电报给杜兰特说,摩根“现在拒绝合作”,但他又说自己会试着恢复局面。杜兰特在8月1日回复说,他没看见这篇文章,“但我认为这篇文章一定非常‘尖锐’,以至于在会谈后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朋友”。 这篇令人恼火的文章刊登在1908年7月31日的《纽约时报》上的一个单栏里,它这样开头: 一项涉及2 500万美元的汽车并购 汽车界第一次大型并购活动正在进行中,该计划将合并组建一家名为国际汽车公司的组织,资本总额达2500万美元,其中1100万美元普通股,1400万美元优先股。 该文章相当准确地继续陈述,别克公司和马克斯韦尔-布里斯科公司将首先合并,接着会有其他几家公司加入。文章称,摩根公司的几位成员参与了并购公司股票的承销,但银行本身没有参与交易。并购计划将于9月准备就绪。该文章没有指出信息来源。 8月4日,布里斯科结束旅程返回纽约,惊讶地发现摩根公司的状况“有些混乱”。他在给杜兰特的信中写道: 周五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那篇文章对并购细节的公开,似乎让“角落”里的人(摩根公司)非常恼火。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反应如此激烈……(而)斯特森先生采取的立场,必须让每一位参与股票交換的股东完全获悉并购细节。我料想,这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你的计划。底特律和弗林特的报纸上都开始出现相关的文章,这些消息显然来源于别克公司的股东们……我一直认为,与媒体打交道最稳妥的方法是否认某事,或者拒绝证实或否认某事,在这件事的宣传中,我们已摆出太多类似的姿态……我意识到,事态迟迟不得进展,会令你非常失望和不安,我也一样。我认为我们耗费那么多时间所取得这一切是不太值得的,而我想……或许你和我,又或者再多一两家能够依附我们的公司,能否自己来操作这件事,不再等待任何人来帮助我们实现它。我们都计算过,100万美元的现金足以为并购提供资金支持。我敢打赌,我们如果筹不到100万美元,我就把名字倒着写。 根据杜兰特的说法,亨利。福特和兰索姆。奥兹当时仍在参与谈判,但当亨利·福特宣布他要的是现金而非股票时,会谈破裂了,“除了我之外,每个人都逃离了这艘即将沉没的船”。然而,根据信件、报刊文章和其他参与者的说法,亨利·福特和奥兹很有可能在更早几周前就已退出会谈。由于在别克公司股票上的争端,或是因为媒体的宣传,又或者因为他们意识到了杜兰特不打算将并购后公司的财权移交给摩根,而且不满足于仅仅管理别克公司,因此,摩根公司对并购计划逐渐丧失了兴趣。无论是什么原因,总之,到了8月底,摩根公司对与杜兰特合作已经完全不感兴趣了。赫伯特·萨特利问杜兰特他打算怎么办。 P78-81 序言 我们非常高兴看见《通用汽车的缔造者:比利·杜兰特》中文版一书在中国境内付梓出版。本书作者劳伦斯·古斯廷先生,曾在报社任职汽车版编辑,后加入通用汽车公司,退休前任别克品牌的公共关系助理总监。本书讲述了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的历程,以及其如何影响了整个汽车行业乃至整个世界。 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由本书主角,威廉(比利)·杜兰特建立。公司以现在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别克”品牌起家,杜兰特先生随后又创立了一系列汽车公司。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和马车,汽车还只是个新鲜玩意。但在美国,数以百计的公司已经开始试制“不需要马拉的马车”。大多数公司都失败了,但也有一些品牌从全球汽车工业起步之初就一直蓬勃发展,例如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在今天的中国汽车界,这些名字已经广为人知。 之后的若干年,通用汽车公司在销售稳步增长的同时,不断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尽管市场份额起起落落,但通用汽车以其广受尊崇的品牌和产品线成为了全球汽车工业的领袖。从早期的电子前灯和自动点火装置,到最新的混合动力、插电式电动车型,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通用汽车在一系列行业技术的发展中,自始至终保持了领先地位。 中国在通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用汽车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据说,当时上海滩街头每6辆汽车中,就有1辆是别克汽车。21世纪之初,带着别克三色盾牌标示的汽车和通用汽车其他品牌一起,再一次来到中国,无论在高速公路上还是在胡同里,都能看到通用汽车产品的身影。 在通用汽车即将步入第二个世纪之际,及时地回顾历史能有助于启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包括通用汽车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面对即将展开的另一个100年,有一点是肯定的,汽车产业将继续变革,而通用汽车仍将是变革的最重要推手。同时,正如20世纪早期那样,中国将在通用汽车未来的成功中继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甘文维(Kevin Wale)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 后记 从本书首次付印到2008年通用汽车百年纪念的35年间,关于威廉·C·杜兰特的更多信息不可避免地浮出了水面。杜兰特的遗孀凯瑟琳和他最后一任私人秘书阿里斯托·斯克罗博格纳于1972年公开了他的私人文件,使得作家们首次得以阅读杜兰特的信件和整个未完成的自传。凯瑟琳·杜兰特于1974年1月19日去世,在本书第一版出版后6个星期。但是,1988年10月1日和2日,斯克罗博格纳仍能在他的家中接受采访。他的家是新泽西州霍姆戴尔附近的一座著名的农舍,据说,乔治·华盛顿在革命战争期间曾在这间农舍里过夜。此时,距离本书第一版出版已有15年。1972年,在同一所房子里,我采访过凯瑟琳和斯克罗博格纳(接下来的采访在她位于纽约格拉梅西公园路的寓所中进行)。 斯克罗博格纳公开了杜兰特的许多文件,包括他的自传的另一份副本,上面附有杜兰特手写的注释和修改。斯克罗博格纳的女儿埃斯特尔·罗伯兹于2003年公开了更多的杜兰特的文件。 1973年之后,大量关于杜兰特的书籍得以出版,包括我自己的两本书,《别克:完整的历史》(The Buick:A Complete History)[与特里·B·邓纳姆(Terry B.Dunham)合著,从1980年至2003年共更新6版],以及大卫·邓巴·别克的第一本传记《大卫·别克的非凡汽车》(Darid Buic's Marvelous Motor Car,2006)。其他书籍还包括后来出版的两部杜兰特传记,皆已列入附录书单。在这里,剩余的有限篇幅只能允许我们稍稍品味一下未收入初稿正文的一些材料。尾声是在杜兰特的私人书桌上写就的,凯瑟琳去世后,这张书桌被善意地遗留给我作为纪念。 阿里斯托·斯克罗博格纳观察到,比利·杜兰特“热情却缺乏耐心,就像圣诞节早晨的小孩那样”。杜兰特的确以这样的热情寻求着“自我销售型的产品”——那些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会使顾客自动前来购买的产品——1886年的公路马车,1904年的别克车,1918年被他命名为“Frigidaire”的电冰箱。因此,他在1931年开始对一项投资着迷,即U&I播音系统,一种制作个性化广播唱片的装置。即使在他的财富烟消云散之时,他还是在1932年为他妻子凯瑟琳的姑婆埃拉·戴(Ella Day)录制了一段幽默的纽约式问候。由于他给她的是一张5英寸的铝制唱片,因此这张唱片被保留下来。埃拉·戴的孙子威廉·杜兰特·拉德鲍(William Durant Radebaugh)在1996年公示了这张唱片。这样一来,杜兰特的子孙后代都可以听到他的声音了。“你好,埃拉?我是威利,纽约的威利·杜兰特先生……”录音是这样开头的。令某些听者吃惊的是他的波士顿口音(这是可以预料的,因为他在10岁以前都居住在那里)以及他对自己名字的发音:“Doo-rant”,而不是“du-RANT”。他的波士顿口音和不连贯的上升音节所产生的效果与他的性格中所具有的活力十分相称。 后来,在1996年,当杜兰特被《财富》杂志选入商业名人堂,别克公司的总经理埃德·墨兹(Ed Mertz)代表通用汽车接受这一奖项时,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1000多名听众——包括杜兰特的3个孙子——在墨兹播放杜兰特的整段录音时都听到了他的声音。(这段录音被保存在我的尚未完成的DVO《别克传奇》之中,DVD中还收录了有关杜兰特的短短几秒钟的胶片影像——他置身于一场宴会的背景中。这部未曾公开的DVD的拷贝——包括路易斯·雪佛兰、亨利·福特、沃尔特·克莱斯勒、查尔斯·纳什、兰索姆·奥兹、沃尔特·玛尔和查尔斯·斯图尔特·莫特,以及阿里斯托·斯克罗博格纳的影像——保存在斯隆博物馆以及弗林特图书馆和密歇根大学。) …… 杜兰特仍然有很多朋友和仰慕者。在他80岁生日时,他收到了通用汽车主席阿尔弗雷德·P·斯隆送来的鲜花和贺信,表达了他和公司“对我们的第一位领袖的欣赏和感谢……此外,您还是引领我们走上通向伟大成就之路的先驱”。斯隆不久便找来了查尔斯·斯图尔特·莫特、约翰·托马斯·史密斯和塞缪尔·麦克劳克林在经济上为杜兰特提供帮助。据说沃尔特·克莱斯勒也曾向他伸出了援手。 如果没有这些援助,杜兰特将会身无分文地死去。但他不是失败者。我们应当记住早期奥兹莫比尔公司的领导人弗雷德里克·史密斯在1928年所作的评论: 以我的智力,我至少能看出,他是一个最坚强、最有勇气的人。同时,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人和营销家……只有最缺乏眼光的分析者才不会把他列为美国汽车编年史中最独特、最鼓舞人心、最具有进取心的人物。 以下这段评论来自克莱伦斯·H·扬,一位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广受尊敬的弗林特历史学家,一位喜欢讲述杜兰特的故事,常常用洪亮而富有戏剧性的嗓音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人: 身材矮小的杜兰特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这体现在他的思想、精神和行为等方方面面。实际上,他的形象如此高大,以至于使得他身边的人相形见绌——他就像大自然的力量一样不可预测。 实际上,他就是狄更斯所谓的“盛宴的缔造者”——我们至今仍在他那慷慨的餐桌旁享用美餐,尽管他的名字已被我们遗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