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个普通外国学生的眼光,不加夸饰地记录了自己的亲历亲闻,写出了当代英国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揭示了英国当代市民社会的真模实样。通过对一些凡人小事和自己耳闻目睹的实录,接触到了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环保、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社会保障等诸多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材料是详实的,叙事是平实的,因而具有很人的公信力和说服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英伦纪事(资深教育外事官员海外访学笔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吕玉琪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一个普通外国学生的眼光,不加夸饰地记录了自己的亲历亲闻,写出了当代英国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揭示了英国当代市民社会的真模实样。通过对一些凡人小事和自己耳闻目睹的实录,接触到了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环保、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社会保障等诸多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材料是详实的,叙事是平实的,因而具有很人的公信力和说服力。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一位资深教育官员求学英伦的亲身经历。作者以细致的体验和独特的视角,深度考察了在英期间学习、生活中如租房、买菜做饭、看病、乘车、借书、上课等各个细节。英国的方方面面:四季天气、人的性情、办事规则,风俗景观、历史文化一一生动展现。同时介绍了20所最具代表性的英国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及入学申请要点。是一本海外求学,生活和旅游不可多得的实用指南。读完此书,英国不再陌生。 目录 无雾的日子 绿草都市 Zone,奇特的交通区划 保存爱心 爱走路的英国人 落日情结 华姐 Pub,男人的去处 小店生涯 老人肯的故事 排这个队,Please 计时上的Parttime效应 “一二一”与生活中的服务 超市超什么 老外们的保单 看病在英国 没有纸币的生活 最后的贵族 百万英镑博彩梦 古老的管理命题 剑桥与牛津 伦敦新年 绿草茵茵格兰情 海伦和迪妮 母亲,心中的丰碑 汉语,你的魅力 深秋的启示 山高水长吹箫人 最难忘怀胜利时(上) 最难忘怀胜利时(下) 落花时节访牛津 夜来细雨读书时 绿草依依乡野情 格林威治三月行 伦敦唐人街 可爱的邓迪 仲夏斯特拉福德 跨越历史的时空/晏政 面对思想与表达的挑战/蔡粲安 西窗絮语/聂卫平 附录:心仪之优美大学20所 后记 试读章节 跨越历史的时空 晏 政 年前,收到玉琪君寄来的一摞书稿,蓦然间,20多年前那个稚气未脱,聪颖、诚实、热情而又勤奋刻苦、好学向上的“大男孩”(聂卫平语)出现在我面前。26年过去了,这个“大男孩”已然人到中年,前几年见面时,眼角悄悄爬上了鱼尾纹,形体也有点儿发福了。但那略带娃娃型的英俊脸庞上似乎还存有些许稚气,从他的文字看,他也还是那么地透着灵气、朴实、谦虚、热情,全然不像个人仕20余年的人。比较而言,两本书稿当中,我更喜欢《英伦纪事》。作者在这本书中,以一个普通外国学生的眼光,不加夸饰地记录了自己的亲历亲闻,写出了当代英国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揭示了英国当代市民社会的真模实样。说实在的,对于英国,我们既熟悉又陌生。这个老牌帝国主义,这个铁骑曾经踏遍全球的“日不落王国”,曾经带给我们,也带给世界上许多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以巨大的屈辱和苦难。加之,在十八九世纪英国一些著名经典作家的笔底,英国社会似乎总是充满罪恶渊薮,总是充满尔虞我诈,灰暗,阴冷,了无生气,迷雾重重。这个印象,在我们那代人的头脑中,好像是挥之不去的。100多年以后的英国变了么?那个阴暗冷漠的社会及生活在那个社会里的普通人们现在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呢?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去过英伦三岛的人来说,是不甚了了的。而《英伦纪事》正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给了我们一个比较清晰、比较确切的答案。 伦敦号称世界雾都,这是60多年前我读初中时,就听说了的地理常识。过去总以为伦敦常年大雾,是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使然。直到读了《英伦纪事》,才恍然大悟,才知道雾锁伦敦,主要还是由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化的伴生物。也是直到读了《英伦纪事》,我才知道今日伦敦已不复旧时模样,英国为它摘掉那顶虽然颇富诗意然而不无讽刺的“世界雾都”的“桂冠”了。作者在《无雾英伦》中写道:“来到英格兰,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伦敦大都市里一片又一片绿格茵茵的草地,那绿油油、毛茸茸的草,简直就像是画师的饱浸油彩的大笔涂到大地上去的……它给都市带来的清新是无法比拟的,和想象中的雾都相距太远太远。”遍地绿草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晴天和雨天也是交替着来,给满眼的绿色留下了绝好的生存机会”。《无雾英伦》讲了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看病在英国》写的则是普通英国人“病有所医”的医疗保健问题,《老外们的保单》反映了英国社会对人身财产的保险体系,《Zone,奇特的交通区划》,谈论的是大都会庞大而复杂的交通管理,《牛津与剑桥》、《管理古老的问题》等等,则涉及青少年教育这个亘古恒新的话题。还有,《超市超什么》、《小店生涯》讲商业;《保存爱心》、《一二一与生活服务》讲社会文明;《最后的贵族》、《Pub,男人的去处》、《没有纸币的生活》、《百万英镑博彩梦》……则把笔触伸向伦敦人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可以说,《英伦纪事》不过20余章节,却通过对一些凡人小事和自己耳闻目睹的实录,接触到了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环保、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社会保障等诸多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材料是详实的,叙事是平实的,因而具有很人的公信力和说服力。阅读此书,我真想跟随作者的足迹,列那个遥远的岛国去走一走,看一看。百闻不如一见啊! 如果说《英伦纪事》是作者留学英伦三岛期间的日常生活手记,那么《经典旧大陆》则是玉琪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欧洲大陆参观考察、交流之余,抓紧工作间隙写下的旅行随笔。自从几百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偌大一个美洲以后,欧洲从此被称为旧大陆。作者行迹所至,既探寻了希腊和伊斯坦布尔两个文明古国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叩问了法兰西和俄罗斯两个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伟大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即使对布鲁塞尔和蒙特卡罗这两个小国首都的匆匆一瞥,也不忘对其不同历史图景的动人记述和现实生活的浅唱低吟。 《经典旧大陆》,短短10多个章节,作者怀着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崇敬和对欧洲人民的友好情愫,给我们绘形绘声地介绍了旧大陆古往今来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神话和民间传说,呈现出众多令人神往的文物古迹和群星璀璨的伟大历史人物,还或浅或深地描绘了现代欧洲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及生活画面。应该承认,欧罗巴,真是一块弥漫着神奇色彩的土地,也是一块洋溢着蓬勃活力的土地。恰如作者所概括的:在这块土地上,“古典与现代,文明与蛮荒,掠夺与赠予,辉煌与毁灭,专制与民主,衰落与复兴,掩映在海湾灯火辉煌的城市群里,遍地遗迹将雅典的起源与历史散落在时空的迷雾中”。读罢全书,掩卷遐思,不能不令人发出几多唏嘘,几许感慨! 20多年前我曾经是吕玉琪同学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那么依照旧例,我还是不揣冒昧地给这两本书写一段评语吧。应该说,摆在我面前的这两本书,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的即兴文字,而是作者近距离观察古老欧洲的精心之作。内容新鲜充实,语言跃动活泼,思绪时时跨越历史时窄,记事往往翻飞古往今来,堪称融记事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集历史现实风土人情于一炉,其中好些篇幅生动幽默,情趣盎然,富于哲理,精彩时现,既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又能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不失为一部别开生面的文化旅游笔记。 P148-151 后记 感谢我的朋友们一直以来给我的鼓励,终于使我从埋头于无数的烦琐事务中抽出一些空闲,整理多年来积淀下来的那些回忆,写成这些东西,算是一种回馈吧。更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学长们,帮我作评价和指点,给了我写作的信心,虽然惭愧于文字的笨拙。还要感谢我的从事国际交流的同事们,帮助理清我许多思绪上的纷扰;同时,还有江西教育留学服务中心的朋友们,帮助整理了国外大学的资料,使每本书之后都有20所心仪大学的选择呈现给敬爱的读者。心存感激,致以谢意。 书评(媒体评论) 那段时日,我每个星期都以一种期待的心情等着那个伊莉莎白头像旁边盖着洋邮戳的信件翩翩到来。在好集邮的同事急着揭去他们的战利品之后,我则静静地坐下来,在那些因涂改而愈发显得潦草的字里行间寻觅着第一读者的乐趣。 聂卫平(作者挚友) 我乐于把玉琪凝聚心血的佳作《经典旧大陆》、《英伦纪事》,推荐给准备走出国门留学深造的学子,推荐给高等学校正在涵养人文素质的师生,推荐给渴望认识世界文明的人们,从而陶冶性情,澄心烛理,“我思故我在”。 甘筱青(留法博士、教授、大学校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