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人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见。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久开”的审美旨趣。它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5000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亦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本书《园林史话》作为《中华文明史话》丛书之一,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为您尽展我国园林之风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园林史话(中英文双语版)/中华文明史话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人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见。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久开”的审美旨趣。它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5000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亦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本书《园林史话》作为《中华文明史话》丛书之一,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为您尽展我国园林之风采! 内容推荐 这套《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其实,用汉、英双语对照形式出版的这套书籍,并不仅仅会为海外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它精心安排的选题,也会成为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简明读本;阅读这样的书籍,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形式,这将对增进中国民众的对外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目录 序 引言 一、殷周苑囿 二、秦汉宫苑 1.秦始皇与中国第一座皇家园林 2.汉代皇家宫苑与私家园林的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与寺观园林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文化与皇家造园运动 2.山林野趣与文人雅趣相融的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逐渐形成 四、隋唐时期园林 1.隋朝著名皇家园林——西苑 2.唐都长安的苑囿 3.唐代皇家园林的典范——华清宫 4.唐代“文人园”的萌动时期 五、两宋时期园林 1.两宋写意山水园与自然风景园的发展 2.西京洛阳的私园发展与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 3.宋代文人造园活动渐成风气 4.北宋著名皇家园林——“寿山艮岳” 5.宋代园林发展的特色业绩 六、元代园林 1.元代的皇家园林 2.元代著名私家园林——苏州狮子林 七、明代园林 1.《园冶》与明代造园理论的发展传播 2.明代著名皇家园林——华贵高雅的宫后苑 3.明代著名私家园林——超凡脱俗的拙政园 4.明代江南私园发展的鼎盛时期 八、清代园林 1.清代园林的政治决策性作用 2.清代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3.清代凸显地方特色的私家园林 九、中国近现代园林 1.中国近现代公园的诞生与发展 2.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3.现代人鉴赏中国园林 结束语 试读章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表示自己是承袭帝统、受命f天,各大大小小的政权都在各自的都城大规模营造苑囿宫殿。但是,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些皇家宫苑大多只能建于城内或近郊,比较著名的皇家园林有芳林苑。 芳林苑在洛阳城内北偏东,魏明帝时期又在汉代旧苑的基础上加以扩建。据《三国志魏志》记载:“景初元年(237)……帝愈增祟宫殿,雕饰楼阁。凿太行之石英,采各城之文石,起景阳于芳林之园,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铸作黄龙凤皇奇伟之兽,饰金墉、陵云台、陵霄阙。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皇帝亲自率百官参加,足见其是一座重要的皇家园林。 芳林苑是一座仿写自然、人工为主的皇家园林,园内西北以各色文石堆筑为土石山,东南则开凿水池,名为“天渊池”,引来谷水绕过主要殿堂前,形成园内完整的水系。沿水系有雕刻精致的石景,形成很好的景观。另外,园林内还有各种动物、树木花草,以及供演出活动的场所。从布局和使用内容来看,它既继承了汉代苑囿的某些特点,又有了新的发展,被以后的皇家园林所模仿。 2.山林野趣与文人雅趣相融的私家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家园林多有文献记载可查,其中有建在城市中的城市型私园,如宅园、游憩园等,也有建在郊外与庄园相结合的别墅园。不过,由于园林主人的身份、素养、趣味不同,致使官僚、贵戚的园林在内容和格调上与文人、名士多有不同,且南北方的园林在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的体现上也有差异。 晋武帝时期,石祟任荆州刺史,聚敛大量财富用于宅园的营造。其人‘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晋书·石崇传》),生活十分奢华。晚年辞官后,石祟退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业”,即金谷园。 据石崇本人所作的《思归引》序文中所述,金谷园是一座临河的、地形略有起伏的天然水景园,园内有许多“观”、“楼阁”和主人居住的房屋等。人工开凿的池沼和由园外引来的金谷涧水穿流于园林建筑之间,河道能行驶游船,沿岸可成垂钓;园内树木繁茂,植物配置以柏树为主调,其他种属则分别与不同的地貌或环境相结合,从而突出其成景的作用。 金谷园中赏心悦目的风貌及楼、观等建筑的运用,虽仍存有汉代遗风,但其成景的精致显然已不同于两汉私园的粗放。当然,这些区别的产生,归根结底还要归功于当时风行的“山居隐逸”思想。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全面汉化,并大力吸收中原文化。作为当时北魏都城的洛阳,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人口日增,并在汉、晋旧城的基础上得以扩大。城内有大量的私家园林,这些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已有用石材堆叠的假山,建筑物为飞馆、重楼等形象。比较有代表性的园林就是大官僚张伦的宅园。 据载,园内高树成林,极可能是在前人废园的基址上建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张伦私家园林的大假山——景阳山,结构相当复杂,显然是凭借高超的园艺技巧以土石筑叠而成。其作为园林的主景,已经能够把自然山岳的主要特征比较精练而集中地表现出来了。 此园具体规模不得而知,但限于在洛阳城内的一坊内建造,用地毕竟有限,其规模不可能太大。唯其小而又要全面地体现大自然的山水景观,就必须求助于“小中见大”的规划设计,因此,此时园林的筑山理水不再仅运用单纯写实摹拟的方法,而是采用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方法,这可以说是造园艺术的一大飞跃。 (3)南朝著名城市型私园——“湘东苑” 南朝城市型私家园林也多为贵戚、官僚所经营,他们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享受,争奇斗富,十分讲究山池楼阁的华丽格调,并刻意追求一种近乎绮靡的园林景观。文献中记载的此类私园较多,尤以梁武帝之弟、湘东王萧绎所建的湘东苑为代表。 湘东苑位于湘东王萧绎的封地首邑江陵,系南朝的一座著名的私家园林。据史料记载,此园的建筑形象相当多样化,或倚山,或临水,或映衬于花木,或观赏园外借景,均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充分发挥了点景和观景的作用。而且湘东苑内假山的石洞长达200余步,足见当时叠山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可见湘东王萧绎在建造湘东苑时,在综合山池、花木、建筑创造园林景观的总体规划方面,是经过一番精心构思的。P12-14 序言 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工作者,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几乎全部得自自学。所谓“自学”,也就是自己摸索着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篇幅简短的历史知识小丛书,给我提供过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引领我步入中华文明殿堂的有益向导。按照我所经历的切身感受,像这样简明扼要的小书,对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丛书,就是这样一种主要针对外国朋友而量身定做的书籍。 编撰这样的历史知识介绍性书籍,首先是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不容易。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历史的困难性所造成的,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用通俗的形式来表述,尤为困难。好在读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它只是引领你入门的路标,中华文明无尽的深邃内涵,还有待你自己去慢慢一一领略。这套《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其实,用汉、英双语对照形式出版的这套书籍,并不仅仅会为海外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它精心安排的选题,也会成为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简明读本;阅读这样的书籍,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形式,这将对增进中国民众的对外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华文明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是,按照我的理解,主要面向海外读者编撰出版的这套丛书,并不应该成为一种自我夸耀的演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值得同等骄傲的优秀文化,也都带有诸多同样丑陋的斑点。我们需要的是相互的理解与交流。从清朝末年时起,有许多来华的日本人,喜欢用“不思议”也就是“不可思议”这个词,来描述对中国的困惑;直到今天,类似的困惑依然普遍存在。日本在历史上与中国文化接触密切,尚且如此,海外其他地区,自然更加严重。这种困惑的根源是不同文化彼此之问的隔膜。我希望出版《中华文明史话》这样的读物,能够有助于普通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进而沟通我们的心灵,共同面对逐渐融为一体的世界。 2007年12月1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