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从当年首批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到现在的“中国打工皇帝”,曾多次荣获中国年度CEO、十大新经济人物、十大科技人物、英国广播公司BBC全球年度人物、美国CNN年度亚洲人物。
本书精心整理了唐骏众多精彩的职场语录与管理言论,讲述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成长史。唐骏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于这些经历的思考,把他跨越失败和挫折、最终走向成功的经验与读者分享。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骏谈职场奋斗与人生成功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云峰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唐骏,从当年首批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到现在的“中国打工皇帝”,曾多次荣获中国年度CEO、十大新经济人物、十大科技人物、英国广播公司BBC全球年度人物、美国CNN年度亚洲人物。 本书精心整理了唐骏众多精彩的职场语录与管理言论,讲述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成长史。唐骏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于这些经历的思考,把他跨越失败和挫折、最终走向成功的经验与读者分享。 内容推荐 本书精心整理了唐骏众多精彩的职场语录与管理言论,让读者很容易就能直入唐骏的内心,感受其成功职场人生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倾听唐骏的职场教诲,感受其领导与管理的真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的有关描写唐骏的书中,这是一本特别值得读者一读的书。 本书定位为职场人士、职业经理人、创业者、管理者的行动指南;企业培训、员工职场学习读物;年轻人、白领人士的职场与人生励志读本;领导者、成功者的决策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先做人,再做事,偶尔作作秀 ——唐骏论职场生存法则/1 做人、做事与作秀/2 不参与“办公室政治”/5 “二号人物”的生存智慧/10 处理好与老板的关系/15 领导喜欢提拔性格好的人/19 职场沟通是一门艺术/24 职场有规划才能脱颖而出/32 第二章 迈向顶级CEO之列 ——唐骏沦巅峰经理人之道/39 “十亿先生”的价值/40 职业经理人的标准/42 迈向顶级CEO之列/44 把职业经理人做到极致/48 第三章 执行力:纪律、速度与细节 ——唐骏论管理思想/53 从微软学到的管理思想/54 执行力:纪律、速度与细节/57 让他人变得伟大/59 管理模式:日式+美式+中式/62 战略务实,战术浪漫/67 在盛大的管理之道/70 第四章 把“人”变成“才 ——唐骏论管人和用人/75 把“人”变成“才”/76 留住员工,要让员工满意/80 及时激励/84 “圆心理论”/87 用“感动”管理人/92 唐骏的面试经/96 第五章 职业生涯终点站 ——唐骏论个人成功全过程/101 “站岗”六天获留学机会/102 在日本生活的影响/104 美国之路/106 短暂的创业生涯/110 加入微软:开始打工生涯传奇/113 加盟盛大:从外企到民企/117 新华都:职业生涯终点站/120 第六章 微软“终身荣誉总裁” ——唐骏论微软十年/125 和比尔·盖茨的故事/126 在微软的“三级跳”/130 回国创业带领团队/134 从微软到微创/137 重塑微软中国/141 告别微软/146 第七章 在盛大燃烧自己 ——唐骏论在盛大的日子/151 盛大的吸引力和上市挑战/152 收购韩国Actoz/156 网游转型:永久免费/159 遗憾:没有彻底收购新浪/163 两次路演“拯救”盛大/167 告别:盛大不是终点/170 第八章 首富的缔造者 ——唐骏论新华都的目标/175 一分钟定终身/176 收购港澳资讯/179 新华都布局/183 第九章 练好“内功”应对危机 ——唐骏论危机与生存之道/187 中国企业的经营症结/188 练好“内功”,应对危机/190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193 第十章 从日本到美国 ——唐骏论个人成功前传/197 苦涩的童年/198 大学:艺术家行为和爱情/200 在日本的五年/203 在美国的日子/206 第十一章 成功不一定要创业 ——唐骏论成功人生/211 成功是与自己赛跑/212 掌握快速学习的能力/213 激情是成功的原动力/216 唐骏的面试建议/219 创造机遇,而不是等待/223 成功不一定要创业/227 复制唐骏:简单+勤奋/229 第十二章 住酒店的打工皇帝 ——唐骏论个人、工作与生活/233 住酒店的打工皇帝/234 工作是生活的事/236 个人理财需要“稳定”/239 毛泽东的崇拜者/242 音乐、穿着和电影梦/244 篮球好手和高尔夫/248 家是永远的后盾/250 附录:唐骏个人档案/254 参考文献/255 后记/259 试读章节 把“人”变成“才” 1996年,唐骏梦想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技术中心,很快这一梦想成真。2001年10月APEC会议期间,比尔·盖茨亲自揭牌把微软亚洲技术中心升格为全球技术中心,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使各项运营指标跃居全球五大技术支持中心之首,令美国总部刮目相看。唐骏把他成功的关键归于一套系统的培训计划。 唐骏坚信中国有世界一流的人才,也坚信在本土能创造世界一流的业绩。为建造优秀的团队,唐骏开始了艰辛的招募工作,并把目光聚焦在高校。而让大学毕业生融入到微软的工作氛围,并能胜任工作,唐骏将员工的实践性培训视为公司管理的基础。 我招聘的时候是把“人”和“才”分开的。有的公司希望能够招聘到马上投入工作的人,而我要的是“人”,高素质的“人”,从“人”变成“才”是我的工作。 ★★★★★★★★★★ 我不管他们是学什么专业的,专业技能我可以通过培训使他们完全胜任微软的工作。 唐骏最看重的是新人的逻辑思维、价值观、外语、精神状态等,他认为,相对于西方热,在软件开发、编程方面中国人的头脑绝对聪明。在接受“东方网——商机”记者采访时,唐骏详细谈到了他对人才的看法。 东方民族在这一领域绝对有其特殊禀赋,并不是说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去过许多国家和地区,日本、美国、欧洲,你会发现,各民族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欧洲民族多有艺术天分,而东方民族更多的是一些高智商的东西,包括数学、记忆能力,都是东方民族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在计算机领域非常有用。 计算机这个行业要求人很聪明,肯学新的东西,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刻苦、勤奋,再加上高智商,最容易做好IT行业。 对于IT行业人才培训,唐骏有他自己的独到经验。对他来说,要在上海找到一批优秀人才并不难,只要是复旦、交大、华师大、上海大学等校的毕业生,数学、逻辑学基础好,给唐骏三个月、半年的时间,就可以把你培养成一流的IT工程师。 招聘非计算机专业,甚至非理工专业的毕业生来微软工作是一个尝试,而且我认为这个尝试取得了成功。 ★★★★★★★★★★ 高等数学、逻辑学基础这些课程不光计算机专业要学,生物学、其他学科也要学,而且我们的高校一般都学得比较深。所谓电脑,其实只是一种工具而已,真正在其中起作用的是数学、逻辑学。 我去复旦大学招聘,就招了许多生命科学系、化学系、机械系的学生。为什么?过去在招聘时我会考核应聘者非常专业的技术知识、实际应用能力,这些我现在已经放弃了,因为我发现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 那么好,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你的逻辑学、数学行不行,这两方面都达到我的要求了,学计算机就很容易,假以时日,我就可以把你培养成计算机人才。 我觉得学计算机就跟学开车一样,你多花些时间,开熟了,一定会做得好。 唐骏为他的新员工提供了可能成功的一切因素。 我觉得微软跟其他一些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是微软更注重给你一个空间。其他公司,特别是一些老牌的大公司,他们给你的一般是很清晰的条条框框,你很难走出这些条框。 为了使得新员工迅速地融入公司并胜任工作,微软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强化培训将文化与技术融合在一起。 曾经参加过培训的微软员工描述说:“公司首先进行文化培训,让我们逐渐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对待工作、掌握的技术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 第一个月的培训被称为微软全球技术中心的“秘密武器”,在封闭教室进行。训练的安排极紧张,分成若干个训练项目,主要是技术、职业化、外语、管理等。天天上课,天天有作业。一个月必须学习10本计算机基础教材,而且两天一考,包括笔试和机试。接下来是专业培训,安排在各部门小规模进行,由导师一对一培训,主要是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最后的培训是实际操作。担任培训导师的技术人员通过电子邮件提出很多实际的问题。 这样,经过最初三个月相对集中的培训,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基本变成微软所需要的职业化工程师。 人职培训仅仅是个开始,此后员工们将拥有大量的机会:公司内部定期举办技术讲座;每个月都有美国来的专家介绍最新技术和产品;每年都有100人次到美国总部接受培训。另有日常的培训根据员工的需要及时安排,诸如员工着装、面试新人、演讲、授课等等。 2008年,唐骏在接受《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主编谢卫群采访时,谈到了自己团队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心得。 在GTEC(微软全球技术中心)采访肯定有一种感觉,你看不出我们的员工是大学毕业才几年,他们办事、谈吐都很老练。经常给他们讲一种理念:希望你们在GTEC工作1年,要比在外面工作3年、6年学到的东西还多。我要你学东西,尽管累一点,许多人可能工作很辛苦,但我还是逼他们学。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将获益终生。我可以说,GTEC的员工是工作最辛苦的,但我也可以说,他们所做的工作不是重复性的,重复性的工作我不要他们做。 ★★★★★★★★★★ 微软有严格的数字化管理,但我不太愿意局限于用条条框框来管理。我们招进来的人都是聪明人,条条框框是人制定出来的,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聪明人没有效果。因为都是聪明人,而且总有比我聪明的人,中国人这种打擦边球的本领真是不同凡响,聪明人有能力来对付这些条条框框,完全可以绕着走,所以仅仅用条条框框来管理是没有用的。 ★★★★★★★★★★ 我的理念还是用文化来管理聪明人,让他感觉这个工作对他很有意义,他会努力地去做。只要把住进人关,进来的人都很聪明,很优秀,又觉得工作很有意义,这种结果是不用担心的。你想,进来的人都是我们所需要的,符合我们的标准,把我们的理念,尽量地按照人的需要来设置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让每个人都有成就感,结果可以想象,用不着那样费劲。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只要我不出差,我每天花半小时,就是给他们讲微软的文化,讲我对激情、对文化的理解。 现在唐骏很自豪的是:上海微软全球技术中心的管理团队的高层管理都是本地的,而且是从内部培养起来的,他们加入微软的时候也都是普通的工程师,公司管理人员平均年龄大概在28岁左右。唐骏在接受“东方网——商机”采访时继续说道: 这正是让我感到特别欣慰和自豪的一点。你看,国际大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已经很多了,而我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完全用本地人才的只有微软亚洲技术中心。 在筹建微软亚洲技术中心时,总部对我提了一个要求,你去中国,可以从微软带一班人,但一年之内必须把他们送回。 我来时带了4名微软总部的经理。当他们帮我招募好员工,建立好一套管理系统,这4名经理被我一个不剩地送了回去。现在,除了我这个从中国到美国,再回到中国的总经理外,我所有的员工都是从上海当地高校招募、培养起来的。我这里最年轻的部门经理只有24岁,大学毕业才两年,高级经理手下管五六十人,也才大学毕业四五年,都没有出过国。但我们的管理拿到了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被评为整个微软亚洲地区的优秀管理队伍。这也证明了一点,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做好一流的管理。 P76-80 序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于中国,是一部记录了时代激荡回旋的民族断代史;而对于缔造了“中国打工皇帝”神话的唐骏而言,则更像是一部传奇史。 唐骏,从当年首批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到现在的“中国打工皇帝”,曾多次荣获中国年度CEO、十大新经济人物、十大科技人物、英国广播公司BBC全球年度人物、美国CNN年度亚洲人物。 2002年,唐骏出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离开后成为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2004年2月,唐骏加盟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总裁职务,成为日薪50万的职业经理人,并帮助盛大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网络游戏领域内全球第一家上市公司。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在公司内部对唐骏评价道:“唐骏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楷模”。 2008年4月15日,唐骏加盟中国福建著名民营企业新华都集团任总裁,因合约期内的薪酬达10亿元而再次引起轰动。华丽转身让他成为“中国打工皇帝”。 从微软到盛大再到现在的新东家新华都集团,唐骏的每一次选择都使自己的身价倍增。唐骏已然成为了职业经理人的标杆人物,他改变了国人对“打工”概念的误解和偏见,并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打工也能成功”的榜样,且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日趋成熟过程中,起到了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奉其为所有打工者的偶像也毫不为过。 唐骏的个人职业规划,可以说概念清晰又简单:“第一,首先要学会做人;第二,简单加勤奋。”“如果你真正可以做到这两点。那你就有可能迈向自己成功的道路。” 唐骏在管理上秉承的信念也是“简单的往往是有效的”。“我的管理理念是‘简单+勤奋’。把复杂的事简单化,管理组织架构的简单化,管理内容的简单化。业务模式的简单化。” 唐骏发现,企业发展的阻力,有30%源于企业自身内耗。他用“圆心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是在圆的周边。我在圆心。我和每个员工的距离都是等距离的。这是最简单的距离,也是最艺术的距离。这种圆心距离也是员工所期待的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因为一旦没有这样的平衡。总会有种危机。担心自己是否明天会失宠。这种圆心理论就是让大家感觉到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机会,只有去努力,认真工作创造成绩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唐骏很在乎自己的名声,他很早就注意到了职业生涯的规划,他不想因一时的冲动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抹上瑕疵,这也是他不会与老东家“交恶”的原因所在,那不划算。唐骏小心翼翼地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他甚至说,“我是把‘唐骏’当成公司来经营的”。 唐骏认为,很多职业经理人很有能力,但是最后没有成功,什么原因?结合自己的成功,唐骏给出了几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性格,一个是因为心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没有把握好“位”的关系。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这就是二号人物的生存智慧。 唐骏在盛大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辅佐者。“在微软中国,我是领袖,一呼百应。是带着众人走。而在盛大,我是辅佐者,是军师。要推着一群人向前走。”“这是所有职业经理人都绕不过的一件事——我一直做老大的,突然做老二了。我也是很牛的一个人呀。我在微软的时候呼风唤雨,一来盛大,必须进行这么一个属于老二的心态调整。” 唐骏很清楚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我觉得我的辅佐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式和未来目标——不是一辈子辅佐。永远的辅佐是没有好的结果的。我的辅佐是阶段性的辅佐。完成使命我就离开。这就是我的价值。” 唐骏总结了自己的跳槽经验,“不要在低谷时跳槽。要在高峰的时候跳槽。你在顶峰,意气风发,才有能量跳得更远。如果在低谷,你的心态也会低迷。观念也会受到束缚,随便给点钱或者职位,就可能跳了,会越跳越低。” 唐骏对自己的评价是简单,并从这些简单中获得了快乐!“我的人生哲学比较简单。我喜欢开心,我不追求富贵荣华。就算现在没工作了,我也无所谓。我在上海有房子、有车。今后吃饭的钱也有了,这辈子我会过得很开心。所以。我不会因为追求名利、地位、金钱,而失掉快乐。” 《唐骏谈职场奋斗与人生成功》精心整理了唐骏众多精彩的职场语录与管理言论,让读者很容易就能直入唐骏的内心,感受其成功职场人生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倾听唐骏的职场教诲,感受其领导与管理的真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的有关描写唐骏的书中,这是一本特别值得读者一读的书。 《唐骏谈职场奋斗与人生成功》定位为职场人士、职业经理人、创业者、管理者的行动指南;企业培训、员工职场学习读物;年轻人、白领人士的职场与人生励志读本;领导者、成功者的决策参考。 后记 《唐骏谈职场奋斗与人生成功》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查阅、参考了与唐骏有关的大量的文献和作品,并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借鉴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及案例。但由于资料来源广泛,兼时间仓促,部分资料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及联系版权拥有者并支付稿酬,希望相关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qlyejlasjwel@126.com),我们都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向版权拥有者支付稿酬。在此,深深表示歉意与感谢。 由于写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另外许海梅、符美英、符明慧、李梅、周玲、卢晓霞等人参与编写此书并付出的辛勤劳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