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映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修筑过程和秦始皇统一的故事!
《秦直道》通过描写修路过程反映现实生活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治国方略,反映千百年来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与恶劣自然环境相抗争的民族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秦直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海鸥 |
出版社 | 群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反映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修筑过程和秦始皇统一的故事! 《秦直道》通过描写修路过程反映现实生活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治国方略,反映千百年来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与恶劣自然环境相抗争的民族精神。 内容推荐 秦帝国的宫廷里,为了修路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太子扶苏,将军蒙恬以及他的兄弟蒙毅力主修建一条从咸阳直通边关的秦直道,如果有这样一条路,不仅军队能够迅速解决边境的危机,秦直道沿途的百姓也将因此受益。但赵高和胡亥等人却主张修建阿房宫和皇陵,以博得秦始皇的欢心。丞相李斯见风使舵,摇摆不定。秦始皇多疑嬗变,也始终拿不定主意。秦直道的修筑工程时断时续。 作为享誉天下的千古第一调整公路的秦直道,它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多少宫廷阴谋,多少大漠恩仇,多少儿女情长,在一条秦直道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太子扶苏,蒙恬、蒙毅兄弟,以及无数的边关将士为这条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试读章节 就在秦始皇暗暗得意时,站在前排的老将军蒙武却洪钟似的开口了:“陛下,末将以为,所谓四通八达,仍有一处未达。” 秦始皇一怔,定睛看了看,问道:“蒙大将军所指何处?” 蒙武双手抱拳一拜:“臣指的是通往北境九原之处。陛下,我大秦虽已天下安定,但北境地区时有胡人侵扰,边塞百姓不得安宁。胡人大单于头曼甚至扬言,欲南下过德水,霸占我河南地区,甚为张狂。” 秦始皇不以为然地捋了捋胡须:“朕不是已派蒙恬率兵十万去抗击了吗?你难道连自己的儿子也信不过吗?” 蒙武道:“启奏陛下,蒙武并非此意。末将以为,胡人在一统天下以前便已与赵、魏、燕等几国对抗数十年,野心不减。如今,胡人更是狡猾,利用咸阳至边关千四百里之遥,并均是大漠、戈壁以及山道,我大秦军队很难及时赶到,便为所欲为。而我大秦即使派兵进行抗击,他们也会采取你松我紧的战略,不断挑起事端,有朝一日,真的乘虚而人,别说十万军队,就是二十万、三十万,恐怕也是防不胜防啊……” “大将军的意思是……” “修一条从咸阳通往北境的大通道,虽不能朝发夕至,但一个月的路程足可缩短至七日以内。届时,别说是胡人,就是天外之人也休想与大秦抗衡了。” 秦始皇微微点头,但随即又沉吟了:“可那毕竟一千四百里路程哪……” 此时,一直在旁边察言观色的李斯向前跨了一步,开口奏道:“陛下,臣以为胡人固然挑衅无度,然其民族乃逐水草而出没,又居无定所。一年四季如同飞禽,行踪飘忽不定,即使深入中原,也不可能久留一处。只要我大秦军队严把边关,及时抗击胡人侵犯,胡人虽有野心,也难造成更大的威胁。再则,修往北境九原之大通道,因路途遥远,沿途均为高山峡谷、荒漠戈壁,费时、费力、费财,很难修建。以臣之见,修往北境的大通道可稍缓,还是先修筑东南方向驰道为宜……” 蒙武急了:“李大人此言差矣。不打仗不知用兵难。此番蒙恬奉陛下之命率十万大军抗击胡人侵犯,光马匹、战车一路马不停蹄便需行走近一个月,待赶过去,边境的百姓已受尽了胡人的欺辱,何况那里的将士给养、马匹草料均因道路不畅无法及时供应,欲保障边境安宁,谈何容易。” 众臣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声。李斯看看秦始皇,不再说下去。 挨在李斯身边的老丞相王绾却早已忍不住了,一扬脑袋站出来道:“启奏陛下,李斯大人和蒙武大将军之主张老臣均不敢苟同。老臣以为,当前之急不是修路,更不是修哪条路,而是安抚六国旧地。” 议论声在群臣中再一次响起,其中不少大臣附和着窃窃私语。 秦始皇不免心中烦躁,他摆摆袍袖:“好了,好了,众卿有何不同见解,可写奏折来,再提交廷议……” 话音未落,殿外一声“北境边关急报”传了进来,只见一个信使疾步跑进来跪在地上,双手举着一卷系红绸的信报,递与赵高。 秦始皇一惊,立刻令赵高快念。原来,急报是戍边大将军蒙恬差人送来的,急报中说,他的十万军队已将南下侵扰的胡人赶往阴山以北,但因军内粮草所剩无几,又无后续供应,将士们和马匹均被困在阴山脚下。 秦始皇心里一沉,又夺过信报亲眼看了一遍,立即下诏,命右将军王贲运五万石粮草紧急救援蒙恬,马上出发,不得有误。 王贲领诏走了,秦始皇这才稍松了口气。正要宣布退朝,蒙武却又不合时宜地长叹了一声:“唉,此番救援,道路遥远且崎岖难行,少说也要用时一月,只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 秦始皇一脸扫兴:“蒙大将军之意,这条大通道是非修不可了?哼!”说罢,站起来一甩袖子去了后殿。 退朝以后,秦始皇回到后宫南书房,才感到浑身疲倦之极。看到书案上一摞摞堆积如山的奏本,困意顿时退了许多,打了个哈欠,坐下来一卷卷打开,认真翻阅起来。或许是太累了,不知过了多久,竟然趴在案上睡着了。 睡梦中,他感到有一只纤细的手将一块毯子盖在了他的肩上。 始皇蓦地惊醒,抬眼一看,是皇后玉娘。玉娘已经三十七八岁,但风韵犹存,尤其是与秦始皇多少年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来的,两人感情之深自不待言。 玉娘叮嘱了几句就要离开,秦始皇猛地伸手抓住了她。玉娘无奈地回身问:“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始皇的目光里充满温柔,笑盈盈地纠正道:“叫政哥!朕要你像从前一样,叫政哥!” 玉娘无奈,低下眉眼,不好意思地叫了一声:“政哥……” 秦始皇春心荡漾,一把将她揽在怀里,顽皮地纠缠:“来,再叫一声!” 玉娘看看左右无人,也不免撒起娇:“政哥!” 秦始皇开心大笑,无意间,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奏折上,不由得轻轻叹出声:“玉娘啊,你知道政哥一天要看多少奏折吗?” 玉娘用手掂了掂其中一捆:“加起来足有一百二十斤吧?只多不少!”说着,她绕到秦始皇的背后,为他按摩起背和双肩,边揉边问:“玉娘一直想问政哥一个问题,只怕政哥怪罪。” 始皇觉得蹊跷,怔了怔,说:“不怪罪,不怪罪,问吧。” “政哥算过没有?这一场又一场的梦里,一共杀过多少人?” 始皇又一怔,立刻回答:“你是说……朕杀人太多了吗?那是战争!” 玉娘叹了一口气:“是战争。可现在战争结束了,梦也醒来了,政哥能保证不再打仗,不再杀人了吗?” 始皇“嘿嘿”两声:“不打仗了,还杀什么人?其实,朕也讨厌杀人。如今,天下一统,朕要让所有的人都能睡上安稳觉,不再有任何担心,不再做噩梦。” 玉娘轻轻地摇了一下头:“政哥恐怕做不到。” “玉娘你……”秦始皇心想这纯属妇人之见,然而此话既然出自他心爱的玉娘之口,他也没有发火,只是叹了口气,语调软软地回答,“你不相信你政哥?玉娘啊,朕知道你是何意。不错,做到的确很难。但朕保证……至少不杀无辜的人!” 玉娘微微一笑,长舒了一口气:“玉娘听到了!” 此时,镇守在千里之外的蒙恬正在边关城楼上向北方眺望。广袤的大漠不时地卷起风沙、黄土,满眼的荒凉。 三十多岁的蒙恬高大、雄健,一身戎装,气宇轩昂地在部下之间走来走去。当他发现将士们个个没精打采,顿时皱起了眉头。 旁边的魏副将军看出了蒙将军的脸色不好,便勉强地挺了挺身子,解释道:“蒙将军,节食十几天了,士兵们饿着肚子,哪里来的精神?听说驻扎在烽火台的士兵里已有人饿昏了……” 蒙恬吃了一惊:“哦?哪座烽火台?带我去看看!” 就在蒙恬和魏副将军急匆匆往那里赶的时候,一幕惨剧已经在东边韩副将军巡守的烽火台发生了。 一群饿昏了的士兵竟然抢夺城外草地上正在放牧的匈奴人的羊,宰杀了煮着吃,结果招来了匈奴骑兵的围堵劫杀。士兵们慌忙抓起棍棒、砍刀等武器抵抗,但在强悍的胡人面前,已被饥饿折磨多日的秦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蒙恬等策马一路急奔,到了一个山包上朝烽火台方向望去,顿时大吃一惊。 暮霭中,烽火台方向死一般寂静。尚未完全熄灭的篝火还残留着一屡屡青烟在无声地飘浮着。蒙恬感到不妙,又加了几鞭,发疯般地冲了过去。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映人他眼帘的是一大片横七竖八躺在血泊中的秦兵,惨不忍睹,再看时,发现周围有几只被宰杀的羊,冒着热气的大锅里飘溢着香味…… 蒙恬顿时猜出了几分,咬了咬牙大声喊道:“韩副将军,你在哪里?” 身后一阵马蹄声传来,韩副将军气喘吁吁地从烽火台的另一处跑过来,到了蒙恬面前,翻身下马跪在地上痛哭失声。 蒙恬一脸怒气,喝问:“从实招来,是谁放纵部下去抢胡人的羊?” “末将知罪!”韩副将军磕头如捣蒜,“实出无奈,末将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士兵们个个饿得手无缚鸡之力,万一匈奴打过来,如何抵挡!” 蒙恬怒火未熄:“军令如山,你身为副将,纵有万般难处也不能胡作非为!本将军会处置你的!”P2-4 序言 林海鸥作为活跃在影视界的名编剧,她的作品我看过一些,比如《青春的童话》、《别问我是谁》和《王昭君》等,从里面看到了睿智、成熟和大气;但是,这次当她把这部长达数十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秦直道》的打印稿摆在我面前时,我还是感到有些担心。 并非怀疑她的笔下功夫,也清楚她做事勤奋执著不甘平庸的性格,只是因为我深知这项“写作工程”之浩大和艰难。 这绝非危言耸听。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完成的一项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可与万里长城齐名,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的许多神奇之处令人叹为观止:一条笔直的长达一千四百多里的道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竟然只用了两年半时光便建成了,而且在之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形容在中国北部大地上,长城如弦、黄河如弓,秦直道则恰似一支箭,从古都咸阳穿越雄浑的黄土高原,直插鄂尔多斯,历经数千年风雨而至今不锈,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惊世的奇迹自然需要有大手笔展现,更需要有丰富的史料作为创作基础。然而,历史上关于秦直道的记载竟然是少之又少,直接提到的只有司马迁在《史记》里的两处:一则是《秦始皇本记》中有“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另一则载于《蒙恬列传》,“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 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大难点就在于题材之惊世骇俗与史料奇缺之间的矛盾。我猜想,林海鸥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肯定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无米下锅”的难题。揣着忐忑,我一页一页地读了下去,想不到竞渐渐被吸引,被感染,心里的问号也随着历史的烟云飘散一扫而去,代之以重重的感叹号! 掩卷沉思,我难以平静,眼前总是呈现着作品的一幕幕气势恢弘的历史事件和纠缠其中的人物。我们看到,围绕秦直道修建过程中惊心动魄的斗争,秦始皇千古一帝的帝王气质与儿女情长的另一面,李斯虽为旷世奇才却难掩苟且偷生的鼠性,蒙恬正气凛然却又失之于对奸佞几无防范,匈奴女满珠爱恨交集而险些酿成终身遗恨,还有灵公主与蒙毅的执著爱情,赵高一伙的阴险狡诈,扶苏公子徘徊于“孝”与“情”之间的结结愁肠,等等等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家准确地把握了“文学”和“史学”的不同,小说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载体,重点描绘了那个历史情境中人物的命运,大胆书写了上自秦始皇、下至平民百姓等诸多人物的情感戏,生动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海誓山盟生死离别,更把这种情感有机地融人到了秦直道这项伟大工程中,让读者在贯穿全篇主题的大“情感”中体会人物的小“情感”。 我为作家勾勒出的大秦王朝颇具悲壮色彩的生活场景而感叹,也深信她一定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创作辛劳。 事实正是这样,后来,作家坦诚地告诉我,她毕竟对这段历史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创作这部小说之前,曾经自虐式地阅读了大量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史料文献,查阅了许多民俗地理,甚至还数次到秦直道的遗址上去驰骋想象。站在春寒料峭、荒无人烟、一不小心都要被寒风刮倒的秦直道遗址上,望着当年修筑秦直道凿开的山口一个挨一个地伸向云雾苍茫的天边,她的心里涌动起难言的豪情和决心,充满着对绵延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这段宏伟而辉煌的历史遗迹所腾升的强烈民族责任感。林海鸥作为一个曾经在内蒙古插队的北京知青,对边疆的文化、历史和人情的特殊情结,更使她暗下决心,发誓要创作出一部无愧于这条中华民族历史大通道的作品来。 事业有成的作家无疑需要独具天赋,但更需要对作品中所表现的事件和人物忘我投入。这些年,林海鸥先后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和长篇小说问世,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每部作品完成后,她总要病一场,尤其是这部《秦直道》,完稿后竟然心力交瘁,不得不住进医院救治了半个多月,可见她写作的时候消耗了多少心血。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来自于她坚定不移的创作理念:一个真正的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陕西省的一位同行说起《秦直道》的创作,半认真半调侃:秦直道到底是谁的奶酪?我被逗乐了,又把这话讲给林海鸥。她听了以后。也笑起来,接着回答说:“秦直道所经过的地界有陕西、甘肃和内蒙古。这块奶酪是属于大家的,属于全民族,也属于全世界。不论是谁,都有责任去为它贡献一份力量,不是吗?” 我相信,这正是她创作这部《秦直道》的真实心态。这种心态,才可能把一个作家送上真正大家的境界。 杨志今 2008年初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