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底,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教育委员会与民政事务局联同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计划于2006年中旬在香港举行“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的专家及相关团体一同就推广公民教育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交流讨论,探讨在21世纪,这四个华人社会推行公民教育的现况及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集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会议主礼嘉宾的演辞全文,以及来自两岸四地十位嘉宾讲者的论文,就各地情况探讨“公民教育”的定义,公民教育的主要特征,公民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宪法精神,公民教育的发展、实践经验、省思与展望,传媒教育与公民教育教学的关系,和学校公民教育所面对的问题及相关挑战等。
讲词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欢迎词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重点讲词
回顾与展望
台湾公民教育的省思与展望
从信息到形式:通过传媒教育令公民教育
教学变得更出色
澳门公民教育简史
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
公民人格理想的历史演进
公民教育
关于公民教育基本内涵的思考
公民教育中的民族主义与宪法精神
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
历史性转型
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
中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公民及其教育的思考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核心——公民政治教育
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科技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教育的文化取向
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
学校公民教育
培养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推动公民教育,从何入手?
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
教育的经验
傲慢与偏见:当前台湾中小学公民教育的
挑战与因应策略
开拓新境界——共创学校公民教育新路向
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生现代化人格的塑造
浅谈高校的研究生公民教育
《新公民读本》的民权理念和编写方法:以初中C卷为例
政府与公民教育
浅析中国内地推行公民教育的有利条件与
存在问题
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论政府信用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农村公民教育
关于加强农村公民教育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我国乡村公民教育发展的
现状与对策
公民意识
《新公民读本》:中国公民教育的新探索
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新思路
超越自我意识: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培育
加强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
关于孝与公民爱国意识的思考
增强权利意识是促进公民行政参与的重要环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公民国家意识的培养
学校教育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浅析
论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自我教育
21世纪公民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必然性
刍议差异性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民素质教育问题
谈当代外事交往对涉外人员素质的要求
民主政治建设语境下的公民素质
构建农民工法律素质教育机制
公民道德
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
地位
传承传统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道德资源供给与公民道德教育
当代西方公民德性理论与我国公民精神的建构
强化诚信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素质
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与公民教育
公民社会
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
浅析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建构
途径与方法
公民生活教育
21世纪初我国公民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解构、整合与重建
从高校德育中探索公民教育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公民教育
浅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机遇与挑战
论城市社区的公民教育
我国农村公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公民权利意识教育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他山之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公民
教育的启示
施米特对于公民教育的启示
其他
是什么使他们成为活跃公民?
香港公民社会指数计划研究结果公布
提高教师素质是搞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关键
开展面向21世纪公民教育的几点建议
论未成年公民的自我保护教育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论国际化趋势下提升大中华认同感的现实依据
启蒙时代的开启与古典公民教育思想的终结
“德育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
人格培养的启示
城乡公民科学素质产生差距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