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北朝那些事儿(3乱世枭雄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云海孤月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长篇历史随笔《南北朝那些事儿》的第三卷,继《南北争霸卷》后接着讲述南北朝历史。

千载易过,历史永记。当我们回忆那些叱咤风云的汉人和鲜卑人英雄豪杰的时候,不应该忘掉历史留下的教训。历史是用来借鉴的。化干戈为玉帛,融四海于一家,这是南北朝给我们的启迪,也是这部书的最大意义所在。

内容推荐

公元386年,代国遗腹王子拓跋硅走马草原、横戈塞上,建立鲜卑魏国,揭开北朝大幕。公元420年,东晋名将刘裕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帝位,建立南朝刘宋,定都建康,相伴滚滚长江的六朝古都开始见证南朝的风雨沧桑。公元589年,北方五十万铁骑踏过长江,陈朝风流后主陈叔宝藏身景阳宫井,南北朝落下帷幕。《南北朝那些事儿》正是描绘了这203年神秘而又辉煌的历史。

本书为《南北朝那些事儿》第三部“乱世枭雄卷”,接着第二部“南北争霸卷”继续讲述南北朝大历史。

北魏孝文帝不惜毁灭自己的民族迁都汉化,为统一天下发动南征。萧衍从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镇诸侯,建立萧梁王朝。南北朝再度展开大会战,韦睿决胜钟离,陈庆之一路高歌书写战争神话。六镇起义,鲜卑化席卷北中国,尔朱荣、高欢、宇文泰先后崛起……南朝更替,北朝裂变,南北朝到了关键时刻——隋朝一统天下的前夜。

本名滕涛,喜爱并多年用力于魏晋南北朝历史,著有《鲜卑帝国》等。南北朝诸文网络连载后。天涯、新浪、搜狐等历史论坛反响强烈。兴起一股探秘南北朝的热潮。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孝文皇帝

第二章 内鬼萧衍

第三章 大帝之死

第四章 东昏侯

第五章 钟离大会战

第六章 毒杀亲子的胡太后

第七章 高欢本事

第八章 六镇大起义

第九章 契胡枭雄尔朱荣

第十章 白袍陈庆之

第十一章 北朝第一刀

第十二章 突出重围

第十三章 黑獭定关中

第十四章 绝代双雄斗北方

第十五章 日落佛国

试读章节

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花木兰,几乎每个人都能轻松背出“木兰辞”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花木兰拒绝皇帝封赐,失去载入史册的机会,以至于后人产生千般猜测,莫衷一是。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不会忘记每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木兰辞》不胫而走。

关于《木兰辞》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即便将其收入《乐府诗集》的宋朝人郭茂倩也只是说《木兰辞》转引自南朝陈国沙门智匠的《古今乐录》,并在按语中注下:“歌辞有《木兰》一曲,不知起于何代?”

为什么郭茂倩也不知道《木兰辞》产生的时代呢?想必今已失传的《古今乐录冲没有标注。为什么没有标注呢?可能智匠和尚也不清楚。陈朝之前,,北方上溯有许多朝代,隋、北周、北齐、西魏、东魏和北魏,直至东晋十六国。《木兰辞》涉及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由此可以试着推断出其产生的时代。诗歌中许多情节与冯太后执政时的北魏帝国隐隐相连,映射出当时的政治变革和军事战略变化。

比如,我们从可汗和天子两词的互用可以判断出花木兰生活在中原的鲜卑国家,再从交战的地点、规模、方式可以清晰判断出这个国家是北魏。

可汗是鲜卑人对贵族的尊称,被柔然人当做皇帝的称谓。可汗和天子互用,只能出现在鲜卑国家,出现在北魏汉化改革之前。孝文帝诏断北语,一从正音的政策相当严格,不太可能再混用两词。若说产生于北齐、北周时代,则没有长达十年之久大规模讨伐柔然的战争。

木兰姓氏,争议颇多。因为《木兰辞》所提不过“木兰”两字,没有提到花姓。木兰替父从军用父亲的名字,军中伙伴唤作“木兰”,恢复女装后仍叫“木兰”,这只能是她与父亲名字的共有部分,即姓氏,因此有人认为“木兰”是“慕容”的音讹。

连诗歌产生的时代都存有那么大的疑惑,姓字名谁当然更是说不清的官司,我们还是用熟悉的花木兰吧。

不管如何,纵使花木兰不是汉人,也是汉化的少数民族。否则不会精于纺织、化妆,贴花黄的妆扮虽然盛行于北周,但民间应该流传已久。花木兰是河南虞城人并非没有可能,但祖籍决非河南。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说明花木兰家是北魏军户。北魏实行世兵制,子子辈辈都当兵。北魏兵源构成有两部分,鲜卑兵和非鲜卑兵。鲜卑兵指代北及漠南原鲜卑部落联盟成员,即平城和六镇兵。非鲜卑兵构成复杂,有高车人、敕勒人、丁零人、氐羌人、柔然人,甚至汉人。这部分人是魏军统一北方、远征蒙古高原抓获的俘虏或降兵,设置军府驻守地方,类似于现在的军区。

北魏国汉人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不打仗。士兵从各地军府中征发,并非从普通老百姓中选择,花木兰的父亲卷卷有名,当为军户。

从花木兰的征途看,“旦辞暮至”是文学夸张修饰之词,马再快,不可能一天集结军队到达黑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杀虎山)。花木兰北渡黄河到平城加入大军,出塞抵达黑山,遭遇燕山胡骑(即来自今蒙古国杭爱山的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展开战斗。这条路线是北魏国出塞打击柔然汗国常用的军事路线。

由此我们推断,木兰替父从军的具体年代应在公元470年(北魏皇兴四年),这一年处罗可汗吐贺真的儿子受罗部真可汗(意为聪明的可汗)郁久闾予成率柔然骑兵入塞。献文帝拓跋弘御驾亲征,兵分两路,大举反击,诸将会师于女水河畔,大败柔然。十九天内北魏骑兵往返六千余里,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大获全胜。

为纪念战功,拓跋弘改女水为武川。北魏随后设置武川镇,与其他五镇合称六镇,驻扎军队抵御柔然。在魏军漠南统帅太尉源贺率领下,花木兰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长军旅生涯。这十年正是冯太后进行改革的十年。花木兰当然想不到,她战斗过的新城堡武川孕育了隋唐皇族,与她并肩作战的战友即有宇文家族、独孤家族、杨坚家族和李渊家族。

 柔然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北魏在公元479年,这一年,刘宋大将萧道成建立南朝第二个政权齐国。迫于北魏帝国军事压力,萧道成派使者出使柔然,约定共同进攻北魏。柔然伏古敦可汗(意为永恒的皇帝)率十万骑兵入侵北魏,直抵塞上才撤军而回。

拓跋宏一反帝国讨伐柔然的传统,面对柔然挑衅并不出击。拓跋宏并非不喜欢军事征服,而是在战略方向发生了变化。

北魏建国百余年,经济重心逐渐由游牧区转移到农耕区,当年冯太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就是为了振兴魏国的农业。此时,帝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不再是漠北而是江南,军事重点由北向南转移。北魏帝国和柔然汗国之间基本达成默认的停战协定,不再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北境军队陆续调回,花木兰回到家乡。

花木兰军功卓著,拒绝孝文帝高官厚禄的赏赐,潇洒地回到家乡与父母姐弟团聚,共享天伦。电影赵薇版《花木兰》把拓跋宏和花木兰塑造成一对恋人倒也符合两人生活的历史时期,但《花木兰》没有拍摄出那个时代的特征。P008-009

序言

本书是长篇历史随笔《南北朝那些事儿》的第三卷,继《南北争霸卷》后接着讲述南北朝历史。

北魏孝文皇帝拓跋宏执政,帝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向新文明迈进,一劳永逸地解决多民族国家的矛盾,孝文帝毅然毁灭自己的民族,脱下胡袍,换上汉服,诏断北语,千里迁都,向天下昭示,四海皆兄弟。一曲胡笳塞上来,汉月照中州,新都洛阳拔地而起。南北大交兵,孝文帝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

南朝人萧衍凭借无与伦比的权谋手腕和尚武精神,借助北朝南征,从一个小书生做大到地方诸侯,长帆千里攻入南京,取代萧齐,建立萧梁王朝,发动一次又一次声势浩大的北伐。南北朝再一次展开大会战,风雨洛口、火烧邵阳洲,决战钟离,高筑浮山堰,双方互有胜负。白袍将军陈庆之率七千马队直入北方,击败三十余万敌军,攻无不取,战无不克,兵锋所指,莫不降服。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气势如虹地攻占北朝国都洛阳,书写出一段战神传奇。

萧衍称帝近五十载,历史上贬大于褒,人们对于这位晚年专听独任、昏聩无能的佞佛菩萨愤恨嘲弄。作为做出中国历史第一首词的诗人,萧衍早已用一句豁达的名言回答了千年质疑:“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万事如镜花水月,国家也是一样,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人民的。每个人都会死,只有大地长存。

孝文汉化,迁都洛阳,本意打造一个同一民族的国家。然而,事与愿违,繁华催生腐败,腐败导致地区差距日益扩大,民族问题再度尖锐。北方鲜卑人揭竿而起,六镇大起义爆发,鲜卑化席卷北中国,乱世枭雄尔朱荣、高欢、宇文泰先后崛起。

汉化使原本以血统区分民族的方式变成以文化来识别,民族对立不再是汉人与鲜卑人的对立,而是汉化的人与鲜卑化的人之间的对立,两个阵营非常奇怪。汉人也是鲜卑人,鲜卑人也是汉人。比如,高欢是汉人血统,但他却是鲜卑人南迁洛阳的鲜卑人原本是正宗的鲜卑人,却被叫做汉人。也就是说,接受鲜卑文化就是鲜卑人,接受汉人文化就是汉人,而不管你身上流淌的是何种民族的血液。

魏末乱世是一曲悲歌,慷慨、豪壮、勇武、野蛮,死亡太平常了。汉化与鲜卑化在历史舞台上角争,平民鲜卑一手促成繁荣的北魏帝国走向灭亡,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两大鲜卑帝国。他们从漠南六镇的烽烟中走来,尔朱荣、葛荣、高欢、宇文泰、斛律金、侯景、贺拔岳、于谨、李虎、杨忠,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开创了北齐、北周、隋和大唐。

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东西魏逐鹿中原,高欢与宇文泰斗智斗勇,平分秋色。高欢死后,其子高洋建立北齐,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北周灭掉北齐,再次上演弱国吞并强国的好戏。北周的成功秘诀只有一个,民族团结。

鲜卑人不仅给中原注入了强悍的血液,同时也带给南朝粗犷、野蛮的风气。这是一段战乱不止的岁月,英雄和恶魔融为一体,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本性。民族大融合使中华民族经历了诸多的痛苦和悲伤,但这段历史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周人自动脱下胡服,再也不用倡导什么汉化。鲜卑民族最终消亡,融入了汉民族的大河当中。鲜卑即汉,汉即鲜卑。鲜卑人的汉化使中国人不再为民族而战,中国走向了民族一家的盛世大唐。

千载易过,历史永记。当我们回忆那些叱咤风云的汉人和鲜卑人英雄豪杰的时候,不应该忘掉历史留下的教训。历史是用来借鉴的。化干戈为玉帛,融四海于一家,这是南北朝给我们的启迪,也是这部书的最大意义所在。

书评(媒体评论)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期,是中华盛世的胎动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巨变时代,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

——新历史作家 赫连勃勃大王

南北朝是个英雄辈出、豪杰涌现的时代。云海孤月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力和纵横捭阖的叙述风格。发幽掘隐,搜罗爬剔,重新梳理并全景再现了那个令人无限遐思的时代。

——邯郸作协副主席、作家 大鸟

五胡十六国之后,北魏拓跋硅与南宋刘裕揭开了南北朝的序幕,这是一个注定精彩的时代。云兄笔力雄健,兴浓之处的议论和抒情,令人拍案。读此书,怡情而增长见识。

——新历史作家 老铁手

上承三国魏晋,下启隋唐两宋。历经三百年血与火的洗礼,我们的民族华丽转身,凤凰涅槃,这就是伟大的南北朝时代。云海孤月兄从纷繁庞杂的史料中抽丝剥茧,轻松梳理出如此一段完整、清晰、精彩而又让人读来热血沸腾的好看历史,令人佩服之至。

——新历史作家 江湖闲乐生

《南北朝那些事儿》揭开了那段历史苦涩、神秘的面纱,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密码,全新展现了那些充满人性、可爱执著的人物。

——新历史作家 金满楼

南北朝这样漫长而稳定的政权割据形势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是极为精彩的。

——新历史作家 月满西楼

原来看明月,现在看孤月。就是喜欢这种掷地有声的文章 啊!

——天涯网友 吉勒汀医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