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察贤辨才(党政干部科学发展观历史文化读本)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黄书元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蔡声子是春秋时代蔡国人,他关于楚国之才为晋国所用的评论使之名垂青史,是出色的雄辩家与外交家。

鲁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蔡国出面调解楚国和晋国的矛盾,蔡声子在晋楚之间游说。当他离开晋国又来到楚国的时候,楚国令尹(相当于丞相)子木与他长谈。子木问了晋国情况之后,又问,晋国的大夫同楚国大夫比起来,谁更贤明多才呢?蔡声子的回答明确而又出人意料:“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比如楚国盛产杞木、梓木和皮革,源源不断运往晋国,结论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木问,晋君难道没有重用宗族和姻亲吗?声子说,当然有,但算起来还是任用楚人更多些。我听说并且也这样认为,善于国家政事的人,赏赐不过度,刑罚不滥施。赏赐太滥,有可能赏到坏人头上,刑罚太苛刻,有可能伤到好人。《诗经-商颂》说,“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就是因为商汤赏罚适度,不敢懈怠,上天才成全他,据有天下。可见,古代的圣君是非常谨慎、兢兢业业遵守礼仪与法度的。楚国的情况就不同了。你们对人苛刻,常常滥用刑罚,人人自危,因而人才纷纷逃到四周的国家为之出谋划策,反过来有害于楚国。对于这种弊病,楚国不能改变,无计挽回,这说明人心对滥施刑罚是无法忍受的。

声子进一步举例说明,楚申公子仪之乱,楚大夫析公受牵连逃到晋国,晋国视之如宝,楚和晋的绕角之战,析公被安排在晋君后面。那时,晋军支持不住,将要逃遁。析公说,楚军轻浮易动,如果同时敲鼓发出齐整威严的声音,选择夜间向楚军攻击,楚军便会意志动摇,继而溃逃。晋人听从析公建议,楚军果然夜间溃逃。晋国乘胜追击还袭击了蔡国和沈国,俘虏了沈国国君,并再次打败楚国申息两地的军队,逼使郑国不敢与楚联盟,楚国由此丧失了中原,这不都是析公起的作用而又因他熟知楚国的内情吗?再有,雍子本是楚大夫,家庭有矛盾,父与兄联合诬告他。楚君与大夫不能明断,逼得雍子也逃往晋国,晋封赏土地,用为谋士。彭城战役,晋、楚在靡角交兵,晋军又将败退。雍子见状,下令说军中年老年幼的以及孤儿与病员都可离军回家,一家中有两人在军中的,可以回去一人。精选兵卒,喂饱战马,摆开阵势,焚烧营舍,决一死战!晋军猛然士气高涨,楚军当夜被击溃,楚国因此失去了东夷,令尹子辛由此被杀,楚国元气大伤,这都是因雍子的缘故。成公二年(前589年)楚大夫子灵与司马子反争夺夏姬。为了一个女人,子灵被排斥,跑到晋国,晋人封邢邑给他(今河南温县平皋),用为谋臣。子灵抵御北方戎狄,南通吴国离间了吴与楚的关系,还教吴人学习射箭驾车,军力渐强,使楚国腹背受敌。所有这些,都是子灵所为。再推到鲁宣公四年(前605年),楚大夫贲皇逃到晋国,鄢陵之战,楚军凌晨迫近晋军,来势汹汹,晋军即将败退。贲皇却建议说,楚军的精锐在中军的王族子弟,如果晋军誓死顶住他们,派栾书、士燮等迂回引诱,再集中精力打击其王族,一定能挫败楚军。结果楚军大败。

子木听了声子这一番追述与议论,说:“你说得对。”声子说,可惜这些情况非但没有改变,今天又有甚于此,伍举不过娶了申公子牟的女儿,申公子牟得罪逃亡,楚国却非说是伍举将子牟送走的,害得伍举逃奔郑国,他日日向南方眺望,盼望什么时候楚国能宽恕他,允许他回国效力,但楚国却置之不理,最近跑到了晋国,晋国对他非常器重,都要与著名的叔向相提并论了,如果他要伤害楚国,那可是很难防范的。子木愈听愈觉得不安,立即向楚康王禀报,决定恢复伍举爵禄,允许他回楚复职。

自己国家的人才,反为他国所用,教训在于对人苛刻。楚令尹子木最后为声子的雄辩所打动,争取伍举返国复职,亡羊补牢,还是比较明智的。

P5-7

目录

治国用才

 周公吐哺待贤士

 “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魏文侯用人崛起

 赵王委蔺相如以重任

 刘邦尊儒取天下

 高歌《大风》.求猛士

 贾谊才高 忧郁而死

 汉之得人 于兹为盛

 曹操三下求贤令

 刘备三顾茅庐

 王猛一岁五迁

 唐太宗推诚任玄龄

 武则天倚重狄仁杰

 北宋用人 官多成灾

 忽必烈信用“聪书记”

 马皇后以才为国宝

 努尔哈赤器重读书人

 皇太极大胆用汉人

察贤辨才

 秦穆公自责用孟明

 求贤如求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时光易逝 及早用材

 王莽谦躬未篡时

 孙权不疑诸葛瑾

 长孙皇后尊贤避亲

 唐太宗拔擢马周

 韩愈惜才助贾岛

 宋太祖慧眼识齐贤

 宋太宗重大节用吕端

 宗泽慧眼擢岳飞

 辽圣宗以人才为宝

 知人不易,用人更难

 刘基知人又自知

 康熙帝慧眼识施琅

 雍正帝用李卫之长

随才任使

 商用伊尹灭夏桀

 孟尝君用人不拘一格

 主父偃岁中四迁

 出身奴虏的托孤大臣

 汉武帝顾托得人

 因材换职两县皆治

 唐太宗知人善任

 太宗择人,唯才是与

 姚崇不因私去贤

 宋璟力除裙带风

 刘晏理财用才

 唐宣宗寝宫记县令异政

 范公用人爱憎分明

 金世宗取才于暴君之朝

 元世祖用郭守敬治水

 朱元璋老少参用

 左公刚毅 砥砺书生

 康熙帝善用河臣

 雍正帝用人重才技

 林则徐用人不拘一格

 

荐贤自荐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墨子奔走 鼓吹“尚贤”

 以贤荐贤 人才荟萃

 毛遂自荐脱颖出

 小甘罗自荐出奇谋

 萧何捐嫌举曹参

 举贤良对策论国是

 出身僮仆的大将军卫青

 李恢自荐治南中

 羊祜病危荐杜预

 唐高祖“既往不咎”用李靖

 张嘉贞逢时得超擢

 娄师德大度荐狄公

 毕士安力举寇准

 “朋党”与荐贤

 程元凤举人无私

 元世祖不论资历用安童

 杨士奇为国荐贤才

 贤臣荐清官

 鲁亮侪义不代贤

 

捐弃前嫌

 齐桓公释仇用管仲

 秦穆公“五羧”挽贤相

 敌将可赦仇者先封

 汉文帝纳谏赦魏尚

 曹操不念旧恶

 陈霸先多用敌将

 赵普荐才百折不挠

 成吉思汗用人不计恩怨

 元世祖用宋金两国状元

 朱元璋不以前过为过

 朱元璋敬请刘伯温

 李白成用人不计前嫌

 努尔哈赤化敌为友

 雍正帝不计私怨用鄂尔泰

 

用人之论

 韩非“法、术、势”的用人术

 秦国的逐客风波

 刘邦用人不以无过为贤

 汉文帝不以口辩用人

 董仲舒论养士以求贤

 东方朔论得士

 王褒论君主求贤

 桓谭论人才乃国之大宝

 开科取士,选用贤才

 王安石论举贤任能

 叶适论“养士”、“取士”与“任官”

 刘基著书论人才

 张居正选才六原则

 沈文奎论用人之道

序言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关键。汉代桓谭指出:“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宋代王安石也指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清代沈文奎反复强调:“古来成事业者,要求实用,不贵虚名,而欲求实用以图事功者,尤必以得人为第一。”这些都说明正确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对于国家的兴亡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历来都很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周公不仅重视人才,而且还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一旦有贤士来访,即使他正在洗头,也要握住头发去接见;即使在吃饭,也要吐出咀嚼的食物,以接待来宾。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爱贤典范,成为千古之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说。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指出他能得天下的原因就在于任用贤才:“夫运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一段话说明得天下人才是关键。唐太宗知人善任,如高士廉公正无私,不结朋党,即以其为吏部尚书;岑文本长于文章,即供职于中书省;杨师道平和忠诚,即以为侍中,随侍左右;刘洎秉性坚贞,热心于公益之事,即授民部尚书;马周任使称意,才堪大任,即破格拔擢,十几年间,由布衣列宰相之班。在唐太宗正确的用人政策指导下,贞观时代人才辈出。清代康熙皇帝在众多大臣反对的情况下,任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台湾。康熙帝的这一果断决策是建立在真正了解施琅的基础上。施琅受知遇之恩,果然不负康熙帝的厚望,为统一台湾大业做出重大贡献。

在朝代的兴亡更替中,人才是一个关键因素。正确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则国必兴盛;反之,则国必衰败。即所谓“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是也。

我党提出了科学人才观,如何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当前摆在广大领导干部面前的问题。望本书的编写能为广大领导干部选贤任能提供借鉴,为树立科学人才观提供参考。

内容推荐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透视历史……

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其人苟贤能,虽仇必用;其人苟庸愚,虽亲必弃……

一部学者写给领导的书。历史事实是相对稳定的,历史的意义却历久常新。众多知名学者撰文,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表述,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一部可资借鉴的历史文化读本。

编辑推荐

在朝代的兴亡更替中,人才是一个关键因素。正确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则国必兴盛;反之,则国必衰败。即所谓“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是也。我党提出了科学人才观,如何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当前摆在广大领导干部面前的问题。本书收录了历史上著名的人才选用故事。本书能为广大领导干部选贤任能提供借鉴,为树立科学人才观提供参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