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保家卫国/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徐潜//栾传大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族英雄郑成功,不畏外强英勇奋战,终于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伟大爱国者林则徐,在国家危难之际,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声震中外;杨靖宇在东北英勇抗日;黄继光在朝鲜战场舍身堵住美军的枪眼……

他们反对侵略,不畏牺牲,面对每一次外敌的入侵,中华儿女总能空前团结起来,勇敢对敌,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

在祖国与家庭、个人的关系上,他们深明大义,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们为国捐躯,义无反顾,绝不忍辱偷生;在个人得与失考验面前,他们以祖国兴衰荣辱为大计,不留恋功名利禄。

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系列丛书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保家卫国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内容推荐

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这套书能为吉林省的农家书屋建设作出贡献,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保家卫国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目录

韩愈的示侄诗

杨继业忠心保大宋

沈括赴辽保国疆

宗泽管物价厉杀奸商

岳飞精忠报国

虞允文奋勇抗金

陆游报国至死不渝

辛弃疾金戈铁马抗金兵

文天祥浩然正气

袁崇焕保国卫民战沙场

戚继光驱逐倭寇

郑成功收复台湾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史可法血染扬州

萨布素抗击沙俄侵略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保卫虎门

邓世昌视死如归

丁汝昌御外侮以身殉国

徐骧五经转战抗敌寇

冯子材边关破敌

张子清实现父亲的遗愿

邓演达反蒋抗日

抗日英雄杨靖宇

李红光在东北抗日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试读章节

韩愈的示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七律名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每谈起这首诗,就不能不使人想起作者韩愈。

韩愈是河阳(今河南孟州)人,25岁考中进士,31岁走入仕途,在二十多年的为官生涯中,一直保持着清廉作风,抱着一颗爱国爱民的心,对一些社会病态现象,比如地方军阀拥兵割据等等,都能坚持反对,即使受到打击也不妥协。如在唐德宗时,他当监察御史,当时朝廷实行“宫市”,所谓宫市,就是由朝廷派出太监,直接到市场上采购宫廷日用品。名为采购,实际上太监仗着皇家势力,很少付足商品的价钱,说穿了就是变相掠夺。对这种坑害人民的做法,韩愈愤然上书,极力反对,惹恼了德宗皇帝,被贬到阳山(今广东西北部)去当县令。后来又调回中央,他仍然不顾个人安危得失,仍然以国家利益为先,有话就说,有意见就提。

唐宪宗李纯是个很迷信佛教的皇帝,在他的影响下,从朝廷官员到民间百姓掀起了信佛热。当时在凤翔的法门寺里,放着一块据说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的遗骨,三十年才向民间开放一次。元和十四年,又到了对外开放的时候。宪宗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竟派出三十名宫人,手持鲜花把佛骨迎进皇宫里供起来。皇帝这么一做,从王公贵族到老百姓,迷信闹得更厉害了。

韩愈对这件事极其反感,他想,这样闹下去对国家、对老百姓都是很不利的。于是当即上了一封《谏迎佛骨表》给朝廷,想极力劝阻皇帝,停止这一闹剧。他在这封上书中说,佛教这东西是外国传来的,中国古时候是没有的。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古代圣王,都不知道什么是佛教,可他们把国家治理得都很好,老百姓安居乐业,他们自己的寿命也很长。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期传人中国的,可是明帝只做了十八年皇帝。从那以后,社会变乱就不断发生。到了南北朝,宋、齐、陈等各朝皇帝们信奉佛教更加虔诚,倡导得更加卖力,然而那些朝代没有一个长久的。当时的梁武帝祭祀不用牲畜,自己也不食荤腥,还三次出家当和尚,结果被叛军围困,活活饿死。本想拜佛求福,得到的却是悲惨结局。至于那块佛骨,应当把它扔到河里,或者烧掉,免得它迷惑人心。佛如果真正有灵,就让他把一些灾祸责罚,都加到我韩愈身上吧。

宪宗看了韩愈的上书,直气得暴跳如雷。这个糊涂皇帝认为这是韩愈故意和他作对,影射他活不长久。盛怒之下,要把韩愈处以死刑。幸亏宰相裴度等大臣为韩愈说情,才改为贬职处分,贬到潮州去当刺史。潮州就是如今的广东省东部的潮安,在当时那是极其偏远的地方。从中原贬到那里去,算是很重的惩罚了。前面的那首七律,就是韩愈在前往潮州的路上写的。诗中充满了对国家的耿耿忠心和对于朝廷腐朽昏庸的不满。全诗起首悲壮,结尾却低沉哀伤,表现了作者虽然有一颗火热的赤心,但却无力扭转腐败的封建朝廷行径的无奈。

虽然韩愈的上书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并且受到了不公正的处分,但是,他为国为民着想,不畏皇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精神,却得到了历史的肯定。

P1-3

序言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不仅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也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和不幸。中华民族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断壮大,是与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分不开的。“八荣八耻”的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中华民族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民族英雄郑成功,不畏外强英勇奋战,终于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伟大爱国者林则徐,在国家危难之际,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声震中外;杨靖宇在东北英勇抗日;黄继光在朝鲜战场舍身堵住美军的枪眼……

他们反对侵略,不畏牺牲,面对每一次外敌的入侵,中华儿女总能空前团结起来,勇敢对敌,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

在祖国与家庭、个人的关系上,他们深明大义,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们为国捐躯,义无反顾,绝不忍辱偷生;在个人得与失考验面前,他们以祖国兴衰荣辱为大计,不留恋功名利禄。

在新时期的和平年代,我们同样希望涌现出更多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仁人志士,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民族振兴大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