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选贤任能/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徐潜//栾传大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选贤任能,就是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流传下很多选贤任能的故事,如“武丁选贤”“洪武访贤”等,这些故事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历史,而且对现代人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本书中,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用通俗易懂、清新明快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在品读历史故事的同时,开阔眼界,提高素养,启发智慧,陶冶情操,对人的进步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内容推荐

选贤任能,就是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选贤任能出自《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流传下很多选贤任能的故事,如“武丁选贤”“洪武访贤”等,这些故事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历史,而且对现代人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谋求发展,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有效地利用资源,选用人才,任用贤能。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国家才会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国家才会更加稳定的发展。

本书中,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用通俗易懂、清新明快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在品读历史故事的同时,开阔眼界,提高素养,启发智慧,陶冶情操,对人的进步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目录

武丁选贤

文王访贤

握发吐哺

五羖大夫

桓公求言

贤能重耳

晏婴惜贤

颜回敬师

朱升献计

信陵重士

威王纳谏

陈蕃下榻

宰相荐才

昭王求贤

庄公纳贤

韩信献策

贤士张良

高筑金台

三顾茅庐

秦王选贤

贤相玄龄

可法探师

苻坚重才

程门立雪

恩威并举

知人善任

光启求师

试读章节

晏婴惜贤

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身材矮小,生活节俭,不肯搬进豪华的住宅,但对人才极为爱惜,什么都舍掉付出。他就是司马迁表示愿“为之执鞭”的晏婴。

在他担任齐国大夫时,一次在出使外国回来的路上,他看见有一个人被倒绑着双手,由几个人押解着,走在路边。晏婴见那被押之人神色不凡,气宇轩昂,像是很有修养,就下车好奇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

“我叫越石父,是给人家做奴仆的。”那人不卑不亢,语调沉稳地说。

原来他是一个刚刚被买来的奴仆,正往主人家去。晏婴对这样一个气度不凡的人成为奴隶而惋惜,便向买主说明了自己打算赎买越石父的意思。正好那家主人也觉得这个奴隶生来不像个奴才,为了防止赔本,卖了也无妨,于是就欣然应允。晏子随即命人将驾车的左侧马匹送与那主人,赎出了越石父,就这样越石父与晏子一同回到了国都。

晏子已是久别归故里,所以格外想念亲人,来到家门口后自己便迫不及待地进了大门,已经完全把越石父忘了。越石父自从被赎回来以后,心中一直很感激晏子,觉得自己终于被人赏识,可以一展自己的才华。可这一路上他见晏子自己先上车,然后才让他上车,到家后连一声招呼也没打,只顾自己先进屋,根本没想到还有个越石父。心想这不与我在别人家做奴仆一样吗?我还有什么前途呢?

不久以后,晏婴做了齐国的宰相,国事非常繁忙,来往和应酬也特别的多。越石父根本见不到晏婴的面,晏子也没有派谁或亲自来过问他的情况。越石父心中那种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心情无法排遣,于是他叫人转告晏婴说:

“从即日起,我越石父与你晏子绝交,还是到有人赏识我的地方去吧!”

晏子听了手下人的报告,回想起当初赎回越石父的情景,然后命手下人告诉越石父:

“从前你是奴隶,我把你赎了出来,这有什么不对吗?我们并没有私人交情,或者说还没有深交,你为什么这么匆匆地和我断交呢?”

越石父说:“我从前是个奴仆,但自从你赎出了我,我以为遇到了知己,认为你了解我,因此解救了我。可是,我见你上车自己先上,到家也不打招呼,自己就先进去了,根本没问过我的情况,也没有理睬过我。这难道与我过去的主人有什么两样吗?常言道:‘为人君子不能因为对人有点点的好处就举止轻率。’而你这样待我,很令我伤心,因此我决定离开这里。”

晏子听到这一番议论后,马上来到越石父跟前诚恳地道歉说:“从前,我只看到先生的外貌举止,而现在更加了解先生的志气和品格,令人佩服,实在是我晏婴失礼。我衷心地向您道歉,还望先生能留下来。日后晏婴有什么不对之处,请先生多多指教。”

越石父见晏婴诚心实意地接受了意见,深感此人胸怀大度,将来必成大业,又经晏婴一再挽留,便留了下来,不久便成了晏婴治理国事的左膀右臂。

一匹马只赎出了越石父的身,恭谦的礼遇才赢得了贤士的心。晏婴一生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甚至乱臣贼子都不敢碰他,这无疑是得益于他那恢宏大度的气量与谦和有礼的作风。

颜回敬师

孔子的弟子中最穷苦的大概要数颜回了。他住在陋巷里,用一个竹编小碗吃饭,用一个葫芦瓢喝水,但却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是受到孔子赞扬最多的优等生。同学们也都特别佩服颜回。子贡曾说颜回“闻一知十”,属于智商最高的那种人。

有一回,孔子师徒行至陈国和蔡国之间的路上,由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粮食逐渐断绝。开始的时候,每天还能熬点稀粥,大家充饥。后来就到了粒米皆无的地步,孔子也一天天消瘦下去。颜回心里很是着急,心想老师这么大年纪,不像年轻人那样身强力壮,若是长此下去,万一饿出点毛病,做弟子的实在无地自容。想到这里,颜回忍着辘辘饥肠,强打精神,支撑着身体,出外为老师寻找吃的。

荒郊野外,杂草丛生,若于此处找到一家住户,谈何容易?颜回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艰难地向前走着。也不知走出了多远路程,遥望前面的山坳处升起了一缕炊烟,颜回不觉喜出望外,顿时精神倍增,来到了这家的门前,叩响了门环。过了一会儿,从门中出来一位老人。颜回慌忙躬身施礼道:

“老人家可好?晚生给您施礼了。”

老人急忙还礼,问道:“客人来到茅舍,不知有何贵干?”

颜回答道:“学生随同老师游学来此,不想粮食断绝,我老师已几日粒米未曾下腹,特来请老人家施舍些米,以救我老师一命。”

老人见颜回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且又是为老师乞讨,大为感动,连忙拿些米来送给颜回。颜回如获至宝,匆忙沿着来路返回。

由于一连几日无米下锅,昏睡中的孔子对米饭的香味特别敏感,也正是这股香味引诱着孔子来到厨房,透过门缝望去:香喷喷的米饭已经煮好,而颜回一个人却在那里已经吃上了。这一情景,对孔子无异于当头一棒,因为在孔子的心目中,颜回是德才兼备,最完美的学生,今天怎么能老师尚未用餐,而他自己先偷着吃了呢?于是孔子轻手轻脚回到床上,闭目装睡,想看看颜回下一步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听见颜回的脚步声来到床前,轻声说道:“老师,请用餐吧!我已经为您煮好了米饭。”孔子这才睁开眼睛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祖上,现在就把这碗米饭供奉给他们吧。”说完就要去拿饭碗。颜回急忙拦住道:“老师,这碗米饭已经不干净了,不能祭奠祖先。刚才我盛饭时,不小心将炭灰掉到饭里,觉得给老师吃不干净,扔掉又太可惜,所以先把脏饭吃掉了。”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心中有些惭愧,自己竟误解了弟子的一番好意,实在是太冤枉颜回了。同时,也为自己能培养出这样的弟子而感到无限欣慰。

后来,颜回不幸早逝。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情不自禁地大声哭喊道:“天绝我呀天绝我!”弟子们看孔子悲哀过度,怕他伤了身体,劝他道:“老师您过分悲伤了。”孔子回答说:“我不为颜回悲伤,又能为谁悲伤呢?”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溢于言表。

颜回吃脏饭的故事被后人概括为“颜回食污”。受过污染的饭,一定是很难下咽的。颜回奉献给老师的不仅是经过清污处理的饭,而是一颗圣洁的灵魂。P20-26

序言

选贤任能,就是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选贤任能出自《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流传下很多选贤任能的故事,如“武丁选贤”“洪武访贤”等,这些故事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历史,而且对现代人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谋求发展,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有效地利用资源,选用人才,任用贤能。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国家才会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国家才会更加稳定的发展。

本书中,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用通俗易懂、清新明快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在品读历史故事的同时,开阔眼界,提高素养,启发智慧,陶冶情操,对人的进步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