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梁晓声最新的一部散文集。
说它是散文集,其实有些不当,倒莫如说是一部思想集、杂感集。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梁晓声的笔所涉及的文体,无疑是特别广泛的。他对世事及史事的角度,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并且总能给人以思想启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上蹿下跳的人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梁晓声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梁晓声最新的一部散文集。 说它是散文集,其实有些不当,倒莫如说是一部思想集、杂感集。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梁晓声的笔所涉及的文体,无疑是特别广泛的。他对世事及史事的角度,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并且总能给人以思想启发。 内容推荐 这部集子收入的差不多全是2008年内写的一些文字。 2008年对于中国实在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一年。 作者笔下流淌出的感受、感慨与感动本不应仅仅这些的,事实上也不仅仅这些。他用笔记录下来的,只不过是我头脑中平日所思所想的一部分而已。 依我的眼看来,目前之中国,似乎又可以谓之为“故事中国”。 目录 出版说明 自序 论民主 关于民主的断想 民主与爱国 民主与主义 我的1978 再版说明 关于传统文化之断想 论大学精神 人和欲望的几种关系 两种人 何妨减之 世无大国 我们何以不和谐? 不能保护难以文明 关于城市的断想 时常想起方志敏 革命与文学 关于文艺之本能性与自觉性 只看到的应看到的 关于文艺这种“软实力” 文艺三元素 关于评论 关于不幸、不幸福与幸福 在民盟中央文化学习班的发言 关于希腊神话的人文解读 雨果——夹在铁钳齿口的作家 关于《三国》及其他——答学子问 美女与美人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们看的? 读学子习作有感 让我们的头脑聪明起来 听“秋雨时分”有感 伊人如凤俊友如斯 一个人的文、史、哲 读赏张鸣 我们这些动物——白衍吉《人生笔记·岁月琴弦》读后 上蹿下跳的人们——《鬼商》代序 以生命为社会之烛的人 蜡炬成灰的过程——《景克宁传》序 文化是我们另外的故乡 人性永远的享受:美之温暖——评贺文庆的少女人物形象组画 回忆的意义 青春记忆里的“红”与“黑” 一片冰心在玉壶——关于柳城的《电视电影三字经》 关于我们的“微妙”缺点——评葛佳的《老同学》 致仁山 倦怠的岂止是教师?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美丽的哈尔滨 在那里是 画之廊 老水车旁的风景 茶村印象 王妈妈印象 蝶儿飞走 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 关于民族遗风的断想 希望在于孩子 没有谁的妈妈会 把观察这种享受还给孩子 关于家长、孩子和作文 关于作文的杂感 试读章节 事实上,民主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古已有之。 诸侯称霸的社会有诸侯们的民主现象;皇权一统的社会有皇帝们的民主现象;推而论之,大约氏族时期,无论父系还是母系,也自有其民主现象吧? 在中国,后来被史家称为“帝”的尧舜两位氏族首领,便在民主现象方面有过良好表现。也有史家认为,包括禹在内的“三帝”,并不真的存在。即或如此,假托的民主表现,也还是可以证明人类对于民主的早期想象。 尧是有后代的,却将帝位传给了深孚众望的舜,这不能不说是“天下为公”的做法。舜也是有儿子的,却将帝位传给了禹,而且禹还是遭罪诛之人的后代(传说禹的父亲因治水无果,被砍了头,很可能还是经舜批准的),这也不能不说是“天下为公”的典范。禹也是一心想要以尧舜为榜样的。考察期满了的第一位接班人,不幸死在他的前边。而第二位接班人尚未来得及接他的班,他自己却猝死了。偏偏他的儿子又有野心,威胁合理的接班人不许接班;偏偏合理的接班人又怯懦,所以也就不敢相争,结果禹的儿子成为首领了。成为首领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合理的接班人杀了。 “天下为公”的历史随之终结,家天下的历史随之开始。这一开始,也就一发不可收拾。古代人的权力崇拜,远比近当代人强烈得多。权力得来不易,家传才心安理得,自然视民主思想、民主言论为大逆不道。 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分封有功者,立诸侯,起初也是想民主些个的,要求诸侯们每年年末到王朝所在地开一次会,互相交流统治的经验教训,很有点儿联邦的意思。这方式,也不能不承认是人类早期的民主现象。但是,又要天下太平,长治久安,又要一国权力家传,永远姓周,这就特难。 好景不再,周王朝也瓦解了,于是群雄争霸,烽烟四起。 孔子一生大愿是“克己复礼”,所要复的正是周朝那一种制度。也许在他想来,那是光复民主。所以他的学生子路倡导文明祭祀,不杀活牲,孔子的反应是很冷漠的。子路不解,质问他何以不热忱地支持自己,他则叹道:“唉,你眼里只看到了几头牲畜的可怜,我心里日夜思想的却是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周天朝的那种礼啊!” 忧国忧民心境,令人感动。 假如孔子至今还活着,假如我们问他,周天朝那一套封建秩序和那点子封建民主,恢复了又怎样呢?您明明心里清楚,那终究是不可持续的啊!他肯定是答不上来的,或者他认为,世代君王都接受他的谆谆教诲,争做仁君,便可持续了吧?但我们清楚,那不过是他的天真理想。 后来的君王们倒是都极敬起他的学说来了,但没几个真照他的教诲做仁君的,而是要求百姓照他的教诲做良民…… 中国历史上的情形如此,外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就说英王乔治一世吧,统一了疆土之后,实行圆桌会议,十几位有功的骑士,不但可以与他平等似的围坐着共议国事,还可以那样子和他共饮共食,碰杯同歌。比起中国最开明的封建君王与大臣们的关系,也还是民主多了吧?但那又怎么样呢?乔治一世一死,儿子称君,十几位有功的骑士们,还不是一个一个被杀害了吗?到了乔治八世,自己亦难逃身首两处的下场。 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仿佛也是很乐于实行民主的,有新思维的人都有几分可能被她宣入宫中,待之以礼,赐给爵位。连法国的伏尔泰也成为过她的贵宾,并且写过锦绣文章,赞颂她的“与时俱进”。但法国一兴起真的民主革命来,远在俄国的她便视为洪水猛兽了。一听说路易十六被“公民议会”处以死刑了,她立刻下令出兵,帮助法国保王派武装力量镇压革命,视为己任,“替天行道”…… 封建社会制度之下,民主从来都是现象,从来都是陪衬封建统治的“秀”。封建制度是绝不允许民主也制度化的…… P1-2 序言 这部集子收入的差不多全是2008年内写的一些文字。 2008年对于中国实在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一年。 我笔下流淌出的感受、感慨与感动本不应仅仅这些的,事实上也不仅仅这些。我用笔记录下来的,只不过是我头脑中平日所思所想的一部分而已。 依我的眼看来,目前之中国,似乎又可以谓之为“故事中国”。 想当年,我的同姓人物梁启超公曾写过《少年与中国》,被传诵一时。 那时的中国,真是一个呼唤思想、渴望思想进而守望思想的中国啊! 然目前之中国,思想仿佛不合时宜,仿佛到处都在泛着故事的泡沫,又仿佛以挤干了思想的为最好…… 而我这种头脑中时不时产生杂感的人,于是觉得自己很唠叨,很烦人,很讨厌。于是,有些想法干脆就让它只在自己头脑中发酵、发霉算了…… 我越来越认为,作家都接近是一类病人——总在那儿喃喃自语,还总以为是在做着很值得的事儿呢。这一厢情愿,是我这样一些人的“红舞鞋”。一旦穿上了,想脱掉又谈何容易呢? 故,每觉自己的可笑…… 梁晓声 2008年12月19日 于家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