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全面、系统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诸多理论为指导,对水权界定、水价形成的原理、水费收缴与支出的管理办法、农户的参与、用水户协会的内部治理结构、相关的管理制度安排等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分析了以用水户协会为核心的参与式灌溉管理制度形成的动因及效益,探究协会可持续运行的条件,并以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的用水户协会为案例,分析了农户参与用水户协会的诱因、意愿以及影响协会运行的因素,评价了用水户协会运行的绩效。最后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参与意识;以水资源供给完全成本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水价调节机制,降低路径依赖和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协会的管理成本,多渠道解决协会的运行经费问题;给予协会更多的权利,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协会的健康发展等。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及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6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价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简略评论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交易费用理论
3.2 产权理论
3.3 制度变迁理论
3.4 外部性理论
第4章 我国灌溉管理组织制度的演进及现状
4.1 我国灌溉管理组织制度的演进历程
4.2 我国参与式的灌溉管理发展现状
4.3 内蒙古自治区参与式灌溉管理发展的必然性及现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核心的参与式灌溉管理制度产生的动因及效益分析
5.1 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核心的参与式灌溉管理制度产生的动因
5.2 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的制度收益—成本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参与式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6.1 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与运行
6.2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水价核定与水费计收
6.3 农民用水户协会持续运行的博弈分析
6.4 政府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民用水户协会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农户参与用水户协会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2 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视角
7.3 影响农民用水户协会有效运行的其他因素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绩效与问题分析
8.1 数据说明
8.2 用水户协会成立的过程分析
8.3 用水户协会运行绩效分析
8.4 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运行及管理问题研究”课题组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2 相关调查问卷
附录3 2009年内蒙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农民用水户协会项目监测评价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