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韩秀云经济丛书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韩秀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下一步,房价真会出现拐点吗?谁来拯救中国股市?金价为什么连跌二十多年之后一路暴涨?谁在为通货膨胀买单?

人民币究竟是升值还是贬值?中国的经济是向下还是向上?

一部关于中国房价、股市、物价、金价、钱价等七大热点话题的全新解读!

一部为企业家、投资者拨开迷雾,指明市场发展规律的投资指南!

一部为大从读者解颖释惑,全面剖析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普及读本!

站在2008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窗口,中国经济有太多现象让人看不懂。房价、股价、物价、金价、钱价、人价、经济周期,向下还是向上?中国经济将走向哪里?

内容推荐

宏观就是这样,永远有人在悲观时更悲观,有人在狂热时更狂热,也有人冷眼看世界,更多人是墙头草——两边倒。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水”就是资金。巨大的资本要流向哪里?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价格足够低,二是规模足够大,三是流通性足够好。

宏观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迟早都要面对一个现实。

如果不能直面全球化背景下的资金大流动、产业大分工,如果不能直面中国经济正处在大爆发之中,就不容易看懂今天的中国经济。

在中国经济大爆发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我们努力的目标难道仅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我们怎样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中国经济应该走向何方?“和谐社会”是否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而已?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房价

 第一章 房价为什么一涨再涨?

 第二章 房价会出现拐点吗?

 第三章 面对“天价房”怎么办?

第二部分 股价

 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

 第五章 股市为什么暴跌?

 第六章 股市将走向哪里?

 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

第三部分 物价

 第八章 物价为何如此涨?

 第九章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

第四部分 金价

 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

 第十一章 盛世和乱世之谜

 第十二章 金价将走向何方?

第五部分 钱价

 第十三章 人民币究竟升了还是贬了?

 第十四章 面对人民币升值怎么办?

第六部分 人价

 第十五章 我国劳动力出了什么问题?

 第十六章 面对人的问题怎么办?

第七部分 周期

 第十七章 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第十八章 面对中国崛起怎么办?

 第十九章 欲望与幸福指数

后记

试读章节

说起房子,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不管是有房还是没房的人,房子的问题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事。为什么呢?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如果我们家在农村,那就得先盖上三间大瓦房,如今甚至是三层小楼,才能娶上媳妇;如果我们住在城里,就想在好一点的地段买上套像样一点的房子,才有自己安身立命的空间,才能踏踏实实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衣、食、住、行是人类最起码的生存需要,走到今天,13亿中国人基本上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问题,接下来就轮到改善居住条件了。所以,住房成为全国人民普遍最关心的问题。但中国房价在经历了两年的暴涨之后,自从进入2008年,涨幅明显缩小,有的地方甚至开始回落,引来全国上下一片质疑之声,于是。房价拐点论。便应运而生。

要想弄明白房价是不是真的会出现拐点,房价将走向何方,我们得先搞清楚这轮房价是怎么涨上来的,再看看这些上涨的因素中哪些已经消失,哪些还会持续下去,甚至力量会进一步扩大,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我国未来房价的趋势,从而调整自己的判断、决策和行动。

记得1991年清华大学派我去德国进修的时候,我对那里的房价感受特别深刻。有德国同事问我:“你在中国挣多少钱?,顿时我的头上开始冒汗,但只能如实说:。月薪100元。。“100元?。他们眼睛瞪得大大的:“100元你怎么活?”我说:。在中国,我每月房租才两元钱,生活开支特别低,物价也非常便宜。”但是大家猜猜看,我在德国租一间小房子一个月要交多少钱?400马克!当时合1200元人民币。中国政府的总理干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拿这么多。幸好是德国基金会赞助我读书,否则我在那里根本无法立足。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还没有这么突出的买房问题,那时住房还没有商品化,而是由工作单位根据各项条件统一给职工打分,排队分配住房。由于粥少僧多,一碗水很难端得平,所以大家意见很大。1996年我回国以后,中国的住房制度开始改革,工作单位不再分房子,我们有了住房公积金,实行贷款买房。记得刚开始,感觉北京的商品房简直是天价:1平方米竟然要1000元人民币左右。天哪!这房子太贵了,我肯定买不起;后来涨到了1平方米5000元,我更买不起了,再涨到10000元时,我真的买不起了,等听到房价涨过15000元的时候,我基本上没有啥想法了。

房价对很多人来说,跟我一样,似乎永远追不上。可到了2007年,房价竟出现短期两三倍的暴涨,这是为什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照这样涨下去,那些普通收入的打工族们,他们什么时候能买上房子呢?前两年,我讲课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到处去普及宏观经济知识。

我到过新疆、内蒙古、兰州、南宁、北海、深圳、珠海、苏州、杭州、宁波、上海、南通、济南、青岛、郑州等许多城市,每到一处,每讲一次课,都看到这个地方变化最大的是房价。前年一个价,去年一个价,今年又是一个价,所到之处房价都在翻番往上升,两年前,在南宁市中心地段非常好的邕江两岸,特别漂亮的水景房才1000多元1平方米。当时在课上我就对大家说:“这个价格太便宜了,大家可以买。”结果我第二次去的时候涨到2000元,第三次去的时候涨到3000元,前不久再去时已经涨到了4000元。有人问我说:“这样的房价我们还要不要再买?”

新疆也是如此。2006年10B我在乌鲁木齐市询问房价,他们说:“不贵,2000元左右。”2007年我给全国矿业老板讲课的时候,有一个新疆学员说:“我们乌鲁木齐市的房价已经涨到了1平方米4000元。”我只想跟大家说,这两年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每当我第二次再回到那个城市的时候,那里的房价就又涨上去很多。不是一个地方涨,而是全国房价都在涨。就连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东胜市也盖了很多房子,我到那儿去看的时候,当地的房价还在飙升。所有这一切说明什么呢?它说明了一件事:中国人对住房的需求太旺盛了。

我在清华大学给MBAE课,经常举办沙龙,大家聚在一起探讨中国经济发展问题。2007年,我们的沙龙选在北京什刹海的游船上,畅谈中国楼市问题。一位研究生说,在武汉有个房地产开发商,2007年初卖3000元1平方米,结果一开盘就一下子卖光了。老板拍着大腿说:哎呀,卖亏了,卖亏了,下次开盘一定要卖6000元。3个月之后开盘就卖6000元,结果刚开盘一下子又卖光了。老板又拍着腿说:哎呀,卖亏了,卖亏了,下次开盘卖9000元,结果9000元开盘又一抢而空。老板最后发话说:这房子咱先不卖了,2008年一开盘就卖13000元,把价提得高高的,涨得让谁都买不起。没关系,反正这房价还得涨。事情虽然说的是武汉,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包括成都在内,房价就是这样一路涨上去的。

为什么呢?因为地不好拿了,太贵了,前面卖的房子本钱都收回来了,后面又没房卖,把房价挂高点,卖不掉算了,留着以后慢慢卖。结果是提一次价不够卖,提两次还不够卖,最后提到买房人实在买不起的程度。只要地产商前面赚够了,管你爱买不买。结果就是,附近的地产商一家比着一家卖。你看隔壁都卖这么高了,而且他拿地的成本也高,估计建好房子的成本得比我现在的卖价还要高,我得再涨点。P4-6

序言

5年前,我写过一本书叫《推开宏观之窗》。当时关于书名的争议很大,出版社建议我改个书名,担心宏观经济太高深、太抽象了。这么高深莫测的内容,普通百姓怎么会感兴趣,怎么能读得懂呢?

没想到,那本书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社会普通大众都很喜欢这本书。很多人读了之后,给我来信、打电话,或者发邮件,他们都说:“看了这本书之后受到很深刻的启发,没想到普通百姓也能了解和懂得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5年过去了,我们来到2008年,然而中国经济出现了很多问题,人们觉得“看不懂”。

第一,房价。房价在过去两年中,暴涨了两三倍。可进入2008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方式,开始降价销售。中国楼市真的出现拐点了吗?中国未来的房价究竟会走向何方?这是看不懂的问题之一。

第二,股价。2006—2007年,上证指数从998点一口气》中上6124点。我国股民本来只有7000万,到2007年末已增加到1亿多。很多人都在股市中赚钱了。一时间,股市的财富效应迅速扩散着。到了2008年,股市又从6 000多点一路下跌到2 990点。跌幅之深,时间之快,让很多人都慌了,熊市真的来了吗?这是看不懂的问题之二。

第三,物价。物价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上扬。先是猪肉价格在涨,后来是粮食价格、蔬菜价格、饲料价格等一系列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食品价格都在涨。我国未来的物价指数是继续向上,还是有可能向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能控制住物价吗?这是看不懂的问题之三。

第四,金价。黄金的价格一路猛涨,从21世纪初260多美元1盎司已经突破了1000美元1盎司大关。当金价冲过1000美元时,全世界的人都看不明白了,黄金真的值这么多钱吗?为什么金价一路上扬呢?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为什么古董价格在涨,黄金价格也在涨?现在究竟是盛世还是乱世,金价还会一路涨下去吗?这是看不懂的问题之四。

第五,人民币升值。自从2005年我国汇率开始有条件地浮动以来,到2008年人民币对外升值了17%以上,但国内老百姓却没有感受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我国的物价指数在不断攀升,老百姓每月生活费用支出越来越多,银行存款已经变成了负利率。那么,人民币到底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这是看不懂的问题之五。

第六,失业。我国每年有500多万大学毕业生,他们中有30%一50%的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然而,很多企业老板却在抱怨招不到人才,我们看到城里到处贴着招小工的广告。如一果说劳动力供过于求,为什么工人的工资在涨?如果说劳动力供不应求,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找不着工作?中国究竟是劳动力不足还是劳动力过剩?这是看不懂的问题之六。

第七,经济周期。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来我国经济都在增长,最近几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0%以上,GDP两位数增长持续到2008年。这时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的泡沫太大了,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会出现拐点,甚至有人说中国经济会崩溃。中国经济会走下坡路吗?这是看不懂的问题之七。

面对房价、股价、物价、金价、人民币升值、失业、经济周期这七个问题,很多人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不知道中国经济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更不知道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怎样出台?企业以后的日子是好过还是不好过?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

每天我站在课堂上,几乎都要直接面对这样的疑问,这驱使我把自己对中国经济近10年的思考写出来,跟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于是就有了这本《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看不懂是因为有大量矛盾和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几乎所有问题都处在涨也不是、跌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矛盾状态。

中国经济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上。

2008年初中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大雪灾,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波及范围之广,受灾人员之多,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之深重,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这些让人们无法承受的生命之痛,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我们悲痛!我们忧伤!中国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在奥运之年中国有这么多的大灾大难?奥运后的中国经济会发生逆转吗?我们应该怎么办?

2003年中国发生了“非典”,结果并没有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在2004年4月8日《中国财富》杂志创刊号上,写了一篇《中国经济处于大爆发的前夜》的专栏文章。随之而来的却是江苏铁本集团、新疆德隆集团、天津顺驰公司等在宏观调控中陆续倒下。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在那之后真的爆发了,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认为,中国经济还处在大爆发之中。无论我们经历多大的灾难,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中国经济的每一次大跌都在为它的大起做准备,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崛起的中国。让我们为她祈祷!为她祝福!

韩秀云

2008年写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后记

这是一本迟来的书。在写书的过程中,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

母亲的去世是我一生的痛。我出生在贫困之家,没有钱读书。父亲早逝,母亲和我相依为命。她让我读书,帮助我成家,支持我出国留学,帮我带大孩子,一生无怨无悔地爱着我。她走后,我许久都不能从痛苦中走出来。

让我难以释怀的是,我在清华大学工作23年,我家离清华不到5里路,我从没带她来过清华一次,没有给她留下一张在清华的照片。最不能释怀的是,母亲临终时我还在电脑上写书。她的辞世,让我终生遗憾。

感谢母亲把我带到人世间。她没有文化,却培养了我在清华大学教书。我28岁才挣钱养家糊口,她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我的工作。我无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想把这本书献给她,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母亲去世100天祭日那天,清晨6点去扫墓,中午回到清华,从下午到晚上我都站在课堂上,汗水湿透衣裳。深夜里我在日记中写道:“这也许是我一生中内心痛苦与体力透支都达到极限的一天,我无怨无悔。如果让我选择离去的方式,我愿意倒在讲台上。”是学生们的掌声让我从悲痛中走出来,支撑我写完这本书,我由衷地感谢他们。

我更感谢这个时代。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变。我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从下乡到考入大学,是知识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是祖国给了我读书的机会,让我有了文化。我亲眼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如果不是生逢盛世,我不可能上大学读书,不可能在清华大学教书,更不可能写书。感谢时代给了我机遇,感谢祖国对我的厚爱,感谢人民对我的哺育。

我的助手严雪铵,他总是在我最无助时给予帮助。书中的很多思想和观点都是在和他的争论中形成的。为了奉献给社会一本好书,我们几乎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他所做的一切我都心怀感激。

钱大川先生连夜帮我修改书稿。占用他的休息时间,我内心十分歉疚,无以言谢。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和我是同时代的人。他希望这本书能代表我们这一代人的思考,更感谢他夫人的鼎力支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装帧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他在百忙中为本书做了精心设计。走进他的工作室仿佛进入了艺术的殿堂,翻看书架上的每本书都是一种艺术享受,让我爱不释手,同时让我感受到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

这本书脱胎于《中国经济解读》18集电视节目,感谢山东教育电视台制片人侯纲和全体工作人员,利用电视媒体传播课堂知识。《名家论坛》独树一帜,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支撑它走…过了6年。

女儿盛楠在国外读书多年,由于教书忙碌我很少关心她的学业。去年她为本书翻译了英文摘要和目录。她对我说:“妈,这是一本好书,有一个好书名。”女儿要从剑桥大学毕业了,她一直是我心中的骄傲。

我热爱中国,所以写了这本书。说出我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并不是一时激情,而是基于长久的认真思考。书中的观点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我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愿和读者一起见证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想代表恢复高考后的一代人对读者朋友们说几句话:祝福大家赶上了好时代,祝福我们赶上了盛世,祝福中国经济越走越好,祝福中国人的日子越过越好!祝福21世纪崛起的中国!

韩秀云

2008/04/26于中央党校家中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正如一架装满了油、载满了乘客的巨型客机,起飞在即。我们正处在中国经济大爆发的前夜,而大爆发的引爆点,很可能是类似国有股减持这样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经济决策的出台。

——摘自2004年4月8日《中国财富》创刊号韩秀云专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