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首先是一种文化氛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取向,是一种认知范式。这些东西表现在文学艺术中才有了后现代文艺。所以像对待传统文学那样单纯地研究文本、研究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研究文学的所谓内部规律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一种大文化背景的分析评论,需要把作家作品放在产生他们的那个特定的时代,放在那种后现代的文化氛围之中,放在那种所谓后现代范式之中来研究。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文学社会学、文学文化学以及文学哲学这样的研究模式,本书就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书名为“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即是要说明这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不可偏废。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后现代理论或者说是对后现代的认知范式与学术范式的分析和研究,下篇是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
后现代是一种文化氛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文化取向,也是一种认知范式,将其表现在文学艺术中就是后现代文艺。因此像对待传统文学那样单纯地研究文本、研究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研究文学的所谓内部规律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在一种大文化背景下的分析评论,需要把作家作品放在产生它的那个特定的时代,放在那种后现代的文化氛围之中,放在那种所谓后现代范式之中来研究。或者说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文学社会学、文学文化学和文学哲学这样的研究模式,本书正是在这些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上篇 后现代文化理论述要
一、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3
二、后现代与启蒙和现代性/24
三、后现代文化与思想系谱/51
四、后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学/68
五、后现代语境与我们的态度/91
下篇 后现代文学创作景观
一、改变审美趣味的歇斯底里
——艾伦·金斯堡的《嚎叫》/107
二、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萨特的《恶心》、《间隔》和加缪的《局外人》/130
三、荒诞的世界与荒诞的希望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176
四、一种现代社会的命运观
——阿兰·罗伯一格里耶与《橡皮》/198
五、后现代的戏仿与元小说
——巴塞尔姆与《白雪公主》/215
六、探索时间的迷宫
——博尔赫斯和《曲径分岔的花园》/233
七、“谋杀”成为了一种话语
——阿瑟·A.伯格的《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251
后记/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