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力量!
往往能发挥关键性的影响力!
“看见”看不见的地方,并练好内功,即使在经济衰退的大势中,照样可以使企业蒸蒸日上。
学习成功案例≠稳操胜券,看不见的资讯,才是最后决胜的关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刘顺仁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看不见的力量! 往往能发挥关键性的影响力! “看见”看不见的地方,并练好内功,即使在经济衰退的大势中,照样可以使企业蒸蒸日上。 学习成功案例≠稳操胜券,看不见的资讯,才是最后决胜的关键! 内容推荐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讨论如何通过“看不见”的美好事物来提升竞争力。练好它,才能创造个人和企业的卓越绩效。 谈看不见的企业风险:我看见一只黑天鹅绩效制度害惨了索尼:当研发不再有热情你最近“信义”了没:将伦理转换成竞争优势看不见的弹痕最致命:审慎地推测无法衡量的信息周公的祈祷:对部属的信任造就了四周盛世。 目录 序言 “看不见的” 比“看得见的”重要! 自序 献给看不见的美好事物 序曲 看不见的疆域 第1篇 看见那些看不见的 第1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谈看不见的心情 第2章 呼叫总部,我中弹了——谈看不见的价值 第3章 我看见一只黑天鹅——谈看不见的风险 第2篇 沟通那些看不见的 第4章 莎士比亚到底想说什么——把目标转化成指针 第3篇 奖励那些看不见的 第5章 你最近“信义”了没?——将伦理转成竞争优势 第6章 来一份“人肉三明治”——打造钢铁般的团队精神 第7章 哈佛最“不学有术”的主管——谈责任、信任、荣誉、热情 第4篇 学习那些看不见的 第8章 小珍的芬兰国庆舞会——最难忘的一堂课 第9章 冬天的橡树——谈关怀、谦卑、深度 第5篇 迎战那些看不见的 第10章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谈专注、简约、弹性及延伸 第11章 历史,我牢记在心——论危机中的现金流 试读章节 2006年9月14日,我台大EMBA的学生Cedric寄来了一封电子邮件,邀请我担任他婚礼的介绍人。他说:“老师,我与Selina的相识,是肇始于您在94级EMBA第一个学期所教的管理会计课堂上……由于分组讨论,我与Selina刚好分在同一组,您又有较多的个案讨论,才会开始这段故事……”我笑着答复:“你的所作所为,是我在台大EMBA 10年的教学生涯中,所看到最明目张胆、以学术名义掩护下进行非学术活动的例子。” 我接受了邀请,在婚礼介绍人致辞时,我不免要开开Cedric的玩笑: “虽然我是新郎在台大的老师,但我发现他并不是非常遵守我在课堂上的教导。怎么说呢? “第一,我曾告诉所有同学,要把EMBA当成是一个‘大家庭’,但是新郎却积极地在筹设‘小家庭’。 “第二,我强调EMBA是‘终身学习’的开始,但是新郎却只热衷于追求‘终身伴侣’。 “第三,我强调个案讨论的重要性,并希望小组长能够好好服务同学,不求回报,发挥‘为而不有’的精神,但新郎却借由担任小组长的机会,把组员(就是新娘Selina)‘占为己有’。” 调侃归调侃,最后,我还是执行了介绍人的神圣使命,献上我最诚挚的祝福。我送给Cedric 和Selina《诗经》中一段美丽的诗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我采用北宋大儒朱熹的观点,把《木瓜》看作“男女赠答之词”,它描写一位年轻男子的恋爱心情:一位可爱的少女赠送我桃子以表达心意,我回赠她昂贵的美玉。虽然回报的远比受赠的东西价钱高得多,但是价钱的高低并不重要,这只是表达我要永远和她相爱的情意。 “永以为好”,是看不到的心意,谦卑地送上比桃子价钱昂贵许多的琼瑶,是突显这份心意、打动对方的好办法。 奇妙的是,在Cedric和Selina的婚礼结束之后,《木瓜》的诗句仍然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最后,我慢慢了解,它不只是浪漫的文学,更可以发展成威力强大的“木桃琼瑶管理学”。请读者猜一猜,这是为什么呢? P11-12 序言 卖瓜的人说瓜不甜! 俗语说,卖瓜的人必然说瓜甜。在这种刻板印象下,凡是教会计学的老师。必然强调数字的精确与可靠,借方和贷方必须平衡,丝毫马虎不得。然而,奇怪的是,如今却有一位国立大学会计系资深教授,在他的一本著作中一开始就高唱反调,引用《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诗句,讲出什么是“木桃琼瑶经济学”以及“木桃琼瑶心理学”,还举出刘备以“三顾茅庐”这一“木桃”赢得诸葛亮以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琼瑶”,作为回报。这是一种显然有违借贷平衡的交易,但是作者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却是人们所歌颂的“高义”。 何况,不管怎样,即使“木瓜”,也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位教授又说,评估一家企业的真正价值,所根据的,不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或是获利能力,而是来自看不见的地方。他引用一位和他同样独具慧眼的教授的话:“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而言,看不见的,远比看得见的更为重要。”他将这一代表企业创造“超额利润”(excessive retum)的无形价值,特别称为“喝彩”价值。为了说明这种价值的创造,他又举出自己在美国一家餐厅的经验。原来这家餐厅通过一种心情分数,而不是靠食物或一般服务——来创造顾客的美好体验和回忆。 “量化症候群” 虽然说,这么重要的价值往往来自看不见或难以具体衡量的东西,但作者并非要告诉读者,他们可以不要数字。譬如在管理中所重视的“执行力”,就得将目标转化成看得见的指标(indicator),在这转化过程中,数字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重要的是,数字在这些场合中只是一种管理工具,人们所要避免的。乃是不要盲目地迷信“数字”或“量化”,导致患了书中所说的严重的“量化症候群”。 产生美好质量的配套 书中一方面强调不要迷信量化或数字,另一方面也指出,许多“看不见”的美好质量。都必须通过良好的“配套”才能够产生。书中举出最多的例子,便是有关薪酬制度的应用。具体地说,不同的薪酬制度的重要作用,并不在于它所给予员工金钱报酬的多少,而在于,它对于人们行为和价值观念上所传达的讯息和影响。例如“信义房屋”,经由所设计的固定比率的薪奖制度,除了让团队的管理简单化外,更重要的,由于这种制度所产生的人才过滤作用以及减少人员问缺乏诚信的行为,使“信义立业”这一理念得以实现,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效果。又如书中举出美国钢铁业中被称为“怪胎”的“纽可钢铁”(Nucor),这家企业之所以能充分发挥一种创新和冒险精神,除了扁平化的组织以及自主化的经营特色外,和它所实行的特殊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也有极大关系。 在本书中,我们会读到许多似乎与一般常识或直觉的观念恰恰相反的说法。开始时,也许会不以为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一旦你听了作者分析背后的逻辑以后,总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故意糊涂”胜过“绝对精确” 一般人总认为,会计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管理和决策所需的数据。而且数据越多越好,然而本书却举出活生生的例子,支持一种“奇怪”的看法:“看得到的信息越少,反而越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看得到的越多,产生的决策偏误反而越大。”其中一个例子,便发生在美国两家航空公司班机起降准时率的表现上,一家在数据利用方面“故意糊涂”,其结果竟然胜过“绝对精确”的另外一家。原因在于,由于这种“故意糊涂”。而不是只斤斤计较数据本身的精确性.却在公司内培养了一种“看不见”的团队精神,这才是一家航空公司“成功的源头”。 聪明的人不懂“双向学习” 又如拿“慎选员工”这件事来说,对于任何机构,这都算是有效经营一等一的重要大事.因为雇用了不恰当的人,会使得日后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变得格外困难和吃力。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是好的员工?在一般人观念中,聪明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因为聪明的人学习能力强。然而书中却指出,“越聪明的人越难教,越不懂得如何学习”。书中引用“组织学习理论之父”艾吉里斯(Chris Argyris,1923-)累积十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所谓聪明的人通常是解题(problem solving)高手,然而不幸地,正因为他们在这层次上经常成功。造成他们不大懂得如何自失败中获取教训.养成“自我防卫”(self-defense)的惯性——也就是缺乏“双向学习”(double loop learning)能力——结果反而阻碍了自我学习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培育人才上,重要的,不是挑选聪明人,而是如何去培育能够自我反省并且拥有双向学习能力的人。 追求本质,而不是表面功夫 作者感慨道,由于人们只重视看得到的事物,以至于常常迷失在眼前手段的追求上,反而牺牲了真正的目的。他借用耶鲁大学一位杰出的教授桑德(Shaun Sunder)——也是一位会计教授——的观察:“学生的研究热情与研究知识成反比”,同样地,“许多教授为了升迁写论文,不是为了解决他们觉得困惑及感兴趣的问题”。当桑德教授获知,台湾目前盛行以追求在SCI或SSCI发表成绩作为衡量学术是否卓越的风气时,他感慨地说:“太可惜了,这群社会上如此优异的头脑,不是花时间去思考解决所处社会的实际问题,而是竭尽心力去取悦那些所谓世界顶尖期刊的主编。”这岂不同样是在舍本逐末?相反地,作者在书中,举出丰田汽车如何创造人才,哈佛商学院如何培养企业领袖,以及芬兰的小学教育中如何让一群10岁小朋友经历到一次永生难忘的舞会。在这些故事中,人们所成功做到的,不是表面功夫,而是掌握事物的本质。 许多看不到的美好事物的本质,如责任、信任、荣誉和热情等,事实上,是超越数字、数据,甚至制度这些看得到的事物的,人们要通过如诗人渥兹华斯所说的“心灵之眼”才能领悟得到。在本书中,作者说,这种心灵之眼不是别的,它来自关怀、谦卑、深度以及回到自然所带来的学习力——也就是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中所引述那篇短篇小说《冬天的橡树》中所刻画的那种景象。这本书就是来自一种“看不见的”本事和能力 本书作者刘顺仁教授是我最敬佩,也是最羡慕的一位管理学者,在我拜读他发表的著作中,无论是《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或是《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带给读者的感受,都如同这些书名所显示的,在他的生花妙笔下,使得原来枯燥而艰涩的管理理论与观念,读起来都变得浅显易懂而且趣味横生。说真的,刘教授不但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尤其他那旁征博引的能力、鞭辟入里的洞察力以及细腻而精致的见解。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刘教授这种修为,应该也属于一种“看不见的”本事和能力吧! 书评(媒体评论) 沟通中最重要的,不是说出来的部分,而是没有说出来的部分。 ——彼得·德鲁克 当一个企业正常发展时,要看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包括风险、机会,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未来变化的趋势。 ——冯仑 企业现存的最大弊病是:从各级领导一直到下边,看重有形的太多、无形的太少。 ——张瑞敏 当一个企业正常发展时,要看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包括风险、机会,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未来变化的趋势。这些工作需要企业的领导花很多时间。所以我经常说。我要跟神、跟先知做邻居,这样才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我们要有一个方法去看趋势、模式、危险、机会,这些很重要,是属于钱以外的东西,并不是说花多少钱就有这个能力,而是要长期去积累和研究。 ——冯仑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董事长 企业现存的最大弊病是:从各级领导一直到下边,看重有形的太多、无形的太少,哪一位上级领导来检查都是看利润有多少?生产有多少?没有谁注重企业无形的东西,在老子《道德经》中,无形就是灵魂,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恰恰是非常重要但看不见的东西。 ——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长 刘顺仁教授是我最敬佩,也是最羡慕的一位管理学者,他的著作,无论是《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或是《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带给读者的感受,都如同书名所显示的,浅显易懂而且趣味横生。说真的,刘教授不但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尤其他那旁征博引的能力、鞭辟入里的洞察力以及独到的见解,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刘教授这种修为,应该也属于一种“看不见的”本事和能力吧! ——许士军台湾元智大学讲座教授 “企业应该做成一首诗”,我常说;刘顺仁教授的《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告诉我,“企业可以做成一首诗”。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