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作为一部跨文明的比较诗学研究著作,本书是尝试性的探索,弥足珍贵,但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泰戈尔诗学的比较研究,作为东西方之间、中国和印度之间文学对话的题域,本书还没有充分展开,还可以有更多的文章可作。从印度诗学的角度看,本书对印度现代诗学的总体状况的梳理以及泰戈尔与同时代其他印度诗学家的比较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充实。
本书以泰戈尔诗学为中心进行比较诗学研究,以本体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为基本研究思路。所谓本体研究是以泰戈尔诗学本身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诗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逻辑体系;所谓比较研究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个方面,纵向比较主要研究泰戈尔对印度传统诗学的继承和发展,横向比较主要研究泰戈尔诗学与西方诗学和中国诗学的关联。在纵横比较的基础上,本书还对东方诗学的话语转型、诗学对话与文化输出、方现代诗学话语重建、诗学的跨文明研究等学术界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泰戈尔诗学比较研究,从纵向的角度看,是东方诗学话语转型研究;从横向的角度看,是东西方之间、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诗学对话。
序
绪论——泰戈尔与比较诗学研究
一 泰戈尔和他的时代
二 泰戈尔诗学文献整理
三 泰戈尔与比较诗学研究
四 泰戈尔诗学比较研究
第一章 思想历程
第一节 前期诗学思想
一 早期诗学著述
二 《文学》
三 主动性诗学体系的形式
第二节 中期诗学思想
一 中期诗学著述
二 《什么是艺术》
三 浪漫主义的深化
四 神秘主义的发展
第三节 后期诗学思想
一 后期诗学著述
二 《文学的道路》
三 批判与反思
第二章 本体研究
第一节 人格论
一 审美内涵
二 哲学底蕴
三 有限中的无限
第二节 情味论
一 形成过程
二 审美内涵
三 主体性
四 超越性
第三节 欢喜论
二 文学目的
三 哲学底蕴
第四节 韵律论
一 诗人的韵律
二 音乐家的韵律
三 哲人的韵律
四 美在韵律
第五节 和谐论
一 美在和谐
二 和谐在爱
三 真善美统一
第三章 各体诗学
第一节 诗歌论
一 相关著述
二 创作论
三 语言论
四 体式论
五 接受论
第二节 戏剧论
一 戏剧情味
二 想象与象征
三 戏剧冲突
四 戏剧表演
第三节 儿童文学论
一 儿童文学与教育
二 儿童文学与游戏
三 视童心为神圣
四 简朴自然
第四章 传统继承
第一节 接通民族精神血脉
一 寻根民族文化
二 弘扬民族精神
三 重建民族话语
第二节 承接民族诗歌传统
一 诗歌体式
二 虔诚精神
三 自然美
四 和谐美
第三节 激活民族诗学话语
一 话语传统
二 审美意识
三 超越精神
四 语言意识
第五章 现代定位
第一节 浪漫主义
一 天然本性
二 思潮回声
三 浪漫特征
第二节 神秘主义
一 诗人之神秘体验
二 哲人之神秘思考
三 诗哲之“诗人宗教”
第三节 唯美主义
一 个人气质
二 民族基因
三 同声相应
第四节 现代主义
一 思想拒斥
二 创作影响
三 心灵契合
第五节 生态主义
一 自然观
二 文明论
三 整体和谐说
第六章 西方影响
第一节 渊源与纠葛
一 文化渊源
二 思想纠葛
三 矛盾态度
第二节 接受与影响
一 泰戈尔对西方的接受
二 泰戈尔诗学中的西方影响
三 西方对泰戈尔的接受
第三节 对话与互动
一 诗学话题
二 文化题域
三 互动关系
第七章 中国情缘
第一节 友好情缘
一 交往
二 谈论
三 接受
第二节 精神契合
一 诗心会通
二 道法自然
三 人格和谐
四 诗禅一致
第三节 话语激发
一 契合
二 激发
三 对话
四 误读
第八章 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民族诗学的话语转型
一 诗学传统
二 现代语境
三 话语转型
第二节 诗学对话与文化输出
一 对话方式
二 文化输出
三 启示与思考
第三节 诗学的跨文明研究
一 比较诗学与跨文明研究
二 泰戈尔与诗学的跨文明研究
三 迎接世界诗学时代
泰戈尔诗学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