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着基础设施、工业效率、资本形成、金融深化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改革政策得失,在总结中国改革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经验对世界经济和经济理论的贡献。
本书牧录了作者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十余篇最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论文。这些论文考察了工业改革对企业生产率和利润率的影响,改革以来中国金融深化、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总结了中国的改革经验。
从转型与增长这一大的主题出发,本书既从生产率变化的角度评价了转型的效果,也从金融自由化与政府治理的角度探讨了增长的动力。在本书的附录部分,作者则试图从理论上探寻中国改革经验的一般意义,并从实践上阐释了中国发展历程的全球影响。
1.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的评价
2.金融改革是否缓解了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
3.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
4.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
5.改革以来中国的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
6.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分权竞争、政府治理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决定
7.中国地方官员为什么要改善基础设施?
一个关于官员激励机制的模型
8.改革以来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变化研究:1978—2005
9.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变化与要素再配置:1993—2006
10.中国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及其解释
附录
11.中国的经济发展如何影响了全球经济?
12.中国的经济转型:30年的经验贡献了什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