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的世界很精彩”;也有人说,“现在的世界很无奈”。现在的世界确实很精彩:物质丰富,科技发达,交通便利;但是,现在的世界也的确让人感到很无无奈:假货泛滥成灾,骗子横行霸道,弄虚作假成风。以致有人感叹:“现在是诚信不知何处去”;有人惊呼:“现在的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一、假货泛滥成灾
“假货泛滥成灾”,这话应该不是文学笔法,而是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现在的造假,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1)仿冒你没商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打起了名牌的主意,热衷于制造假名牌。“鳄鱼皮包”、“茅台酒”不是名牌吗?他仿冒你没商量。
成立个小作坊,弄来点皮子料,找几个工人,仿造鳄鱼皮包的样式,做个皮包,贴上“鳄鱼”的标签,这皮包就成了高档皮具。收购一些旧的茅台酒瓶,灌进去一些大路货,酒瓶口一封,就是名酒“茅台”了。他管你什么假冒不假冒,只要能获取暴利就行。等消费者发现买了假“鳄鱼”,喝了假茅台,他早就溜之大吉了。
这“李鬼”一出,谁见了“鳄鱼”皮具,看到“茅台”,心里都要先打个问号,到底是“李鬼”还是“李逵”?
(2)欺骗你没的说
在北京的中关村,你随便走在哪一条大街上,都经常会有人悄悄接近你,然后低声问道:“要证件吗?毕业证、身份证、结婚证、离婚证……”只要你想要,他什么证都能做。
假毕业证,让一些人由专科变成本科,本科变成研究生,研究生变成博士。
假身份证,让一些人开公司坑蒙拐骗,高考让人捉刀代笔,职称考试偷梁换柱。
假结婚证,让一些人跟情人周游列国随意住饭店开房间。夫妻合住一间一般是要结婚证的。但要他也不怕。带着哪!你即使长着火眼金睛,看出了破绽又能怎么样?半夜三更的民政部门也不上班,即使上班,谁给你查去,你就老老实实地让他住下吧!
假离婚证,让一些人家里“大旗”犹在,外面则是“彩旗”飘飘。
如果你揭露了他,他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现在这种假的人物多着呢!也不是俺一个。
这话说得倒也是不假。据媒体报道,从2001年5月下旬起,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始接受高等教育文凭鉴定工作。“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中心收到近600件文凭送鉴申请,其中竞有1/6的假文凭。一家银行送来鉴定的33份文凭中,只有2份是真的;一机关单位送来鉴定的6份学历证书中,竟无一是真……”
(3)让总理都无奈
现在有些企业做假账,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就连一些上市公司,也照样如此。比如说“银广夏” (000557),当年做假账的水平之高,可以称得上是吉尼斯之最。
《财经》杂志的记者凌华薇、王烁曾经在《财经》2001年8月号中,以“揭开银广夏陷阱”为题,揭露过“银广夏”做假账的问题。
“银广夏”通过做假账所创造的“巨额利润”神话,把许多投资者骗得血本无归。我的一位朋友曾经买了100多万元的“银广夏”股票,结果仅剩了不到30多万。现在他一提起“银广夏”,就恨得咬牙切齿。
要说就一个“银广夏”造假,也许还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不止一个“银广夏”。
2001年8月30日《法制日报》一版,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财政部一次查处了严重违反有关会计法规的13家会计师事务所及21位相关注册会计师,他们所犯的错误只有一个:为企业做假账。
实际上,财政部查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做假账的案例,恐怕也只是冰山一角。
这做假账的问题让当年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都颇感无奈。2001年4月,他在给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题写校训时,挥笔写下的是这样四个字:“不做假账”。
这四个字画出了会计师的道德底线,也反映出朱镕基内心对做假账问题的深深无奈。
事实上,不仅假名牌、假证件、假账本等假货泛滥,还有假广告、假合同、假发票、假评估、假企业等,也是不一而足。
二、骗子横行猖獗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形形色色的欺诈行为;时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欺骗故事。
当你好心地将一位无处落脚的姑娘领回家中安歇,可是不久,你会惊讶地发现,她突然不知去向,而你家中的贵重之物,也已不翼而飞;
当你慈善地把钱递给一只脏兮兮的小手,然而,你一回头,却会发现,在一个角落里,一位身强力壮的男人正在得意地向你窃笑;
当你热心地把钱寄给一位“需要帮助”的久违的朋友,但是,随后你了解到,那位“久违的朋友”,其实是你根本就不认识的骗子。
用“骗子横行猖獗”来形容眼下骗子的张狂,骗子的无所不在,似乎一点也不过分。
P1-5